第4課-簡介下士道

下士道要實修的內容分為四部分:念死無常、思惟三惡趣苦、皈依、業果。為何下士夫的實修道由這四個部份組成?為了達到下士道次第的目標,也就是來世投生人天善趣,要實修的科目為何是這四個?
 

一、生起希求後世的心


佛教徒這個詞,藏文直譯是「向內者」,意思是以調伏內心為主的人。因為佛法把主要的力道放在改變自己的內心,透過這樣的方法成辦最究竟的安樂,按照這種方法做的人,就被稱為「向內者」。如果一定要安立造物主,佛教會引用各種經論為根據,說這個造物主是心。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要回答「為何下士夫的實修道由這四個部份組成」,主要必須從心識的角度來看問題。雖然心識的種類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欲。例如,以投生惡趣來說,促使他造惡業的原因裡,追根究底,一定與某個貪欲有關。雖然有些惡業看起來是因為起了瞋心,但生起瞋心的原因與貪欲有關,產生嫉妒的原因也與貪欲有關,由上可知,促使他去造業的推手是貪欲。再者,光有業不夠,它還必須被激活,發揮激活功能的也是貪欲。貪欲也是一種欲,只是它是一種顛倒的欲。所以,來世會去到某處,是欲造成的。

今生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們會去某處,也是受到某種欲的驅使。無論你去上課、吃東西、到任何地方去,除了偶爾是被逼著去之外,其他都是由於某個欲的驅使造成的。這樣說來,往下投生惡趣是由於欲的驅使,往上的種種行為與走向,例如學法、成辦解脫與佛果位等,也都是因為某種欲造成的,所以才說若要主張有造物主,應該就是心識中的欲了,這是我的想法。正由於心識中最主要的造作者是欲,因此,改變內心的欲求實在非常重要!改變欲求,有能力掌控內在的欲求,要對什麼對境生起或不生起欲求,掌控權要在自己手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事。現在我們對自己的欲求沒有控制權,想著不要生起欲求,但是擋不住;想著應該生起欲求,但就是不想要,例如雖然知道應該希求菩提心,但我們就是生不起這個欲求。

「走!」這個字,是在生起欲求後才會說的話,無論走向惡趣或走向解脫,都是在欲求產生時就開始上路。因為欲求這麼重要,所以,若要真正開始走下士道,就必須先對來世安樂產生欲求。如果很想要,自然就會想辦法獲得它,從找方法到付諸實踐,這些都會很自然地發生。所以下士道的實修分為兩大類,一是設法對後世安樂生起強烈的希求心,二是去成辦能達到這個欲求的方法。

要如何對後世安樂生起強烈又清淨的希求心?方法是念死無常與思惟惡趣苦。為什麼方法是這兩個?因為,如果不思惟死亡無常,就只會一直規劃這輩子的事,不會想到自己還有下輩子,也不會考慮下輩子的去處;如果沒有思惟惡趣苦,對於下輩子會去哪裡也不會在乎,也就不會強烈地產生「我要獲得人天的所依身、不受惡趣苦」的想法。因此,若要在心裡強烈又準確地產生「下輩子,我必須獲得一個很好的善趣所依身」這種想法,只要念死無常與思惟惡趣苦的力道愈強,這種希求心就會愈強。

希求心真的很重要,我們現在就差在希求心。一旦生起希求心,你會什麼都肯做;一旦生起真正的希求心,你就會拚命想辦法,想不到辦法也會努力問別人,你會很積極地想辦法。就像一個很想移民美國的人,你會看到他到處鑽、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他很積極,只要聽說某人能幫忙,他就會非常積極地爭取;若沒有直接認識的人,也會想辦法運用人際關係,看看能透過誰找到幫手,甚至不惜說謊、做出各種各樣的事。為什麼他能做這種程度?因為他非常想去美國。若沒有很強烈的欲求,他就會看起來很隨緣的樣子,如果不必太花力氣、碰巧能去,他就會去,要不然他就會說算了。學法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強烈的希求心,就只會在方便又容易的時候學佛,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放棄。可是,若有生起真正的希求心,你是不會放棄的。總之,對來世安樂生起欲求的方法,是念死無常與思惟惡趣苦。

二、獲得來世安樂的方法

若你想「若下輩子投生惡趣,那就慘了!我必須脫離惡趣!」或是「來世我一定要獲得殊勝的人天所依身!」一旦生起強烈的欲求,接下來就會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達成心願?方法是皈依與業果,就業果來說,此處的方法是思惟業果。

然而,透過皈依與思惟業果,如何能讓我們來世不投生惡趣?如何有助於來世獲得妙善所依身?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事,否則它們在你心裡就不足以被稱為「方法」,一旦不覺得它們是方法,你就會想其他的辦法,這兩個方法就不會是你的選項。總之,若希望來世不墮惡趣、得到妙善所依身,佛法提出的方法是皈依與思惟業果。

皈依如何幫你來世不墮惡趣、投生人天?你心裡應該對這個問題有準備,有一天,當你真正問自己這個問題時,要能夠答得出來才行。或者換個問題,如果過幾個小時後你就要死了,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若你只剩幾小時的生命,你現在會做什麼?若完全不相信有來生,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必討論,你能做的事大概就是交待遺言、分配財產等;若雖然沒有很相信,但沒有全盤否認,覺得說不定有來生,這種人在臨終時,就必須要相信有來生。在未死之前,他的心思都在別的事情上,繞著很多世間的事情轉,所以他沒有真正相信有來生;但是,當他確定知道自己真的會死,醫生也跟他坦白說「你來日不多了」,此時他很自然就會想「我的下輩子要怎麼辦」,現在我要問的問題是,在那時,他可以用的方法是什麼?在臨終前皈依,三寶會怎麼救你?對於這個問題,你心裡必須要有很清楚的答案。

三寶能救怙的理由,首先就像剛才講過的,來世墮入三惡道的因是十惡業,投生善趣的因是十善業、布施等善業,能把這些做好的核心關鍵是學習業果。若能如理取捨業果就能得到救護,這是三寶對我們真正的救護,因此才說正皈依是法。但是,要真正對業果生起信心,無法完全靠理路,因為光靠物力正理無法把業果的道理完全解釋清楚。必須靠著對佛的信心,以「因為佛這樣說」為理由,建立對業果的信心。也就是說,光靠理路無法對業果產生信心,必須先相信佛,而相信佛就是皈依。修皈依時,我們思惟佛功德,在這之前已思惟過惡趣苦。若能透過思惟佛功德而對佛生起信心,一旦聽到佛說要如理取捨業果,就會照著去實踐,因此而脫離惡趣苦、獲得妙善所依身。

這部份的內容,其實與中士道講的四諦建立是一樣的,不過四諦之理基本上可以透過物力正理成立。皈依的對象是三寶,從中士道的角度來說,佛是示道者,正救怙是滅道二諦,也就是法,救怙的助伴是僧;從下士道的角度來說,正救怙是如理取捨業果,亦即斷惡修善、如理持守業果,示救怙道的是佛,救怙的助伴是僧。以上,是一般對皈依的認識。如果你還有幾個月、幾年的時間可活,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修皈;但如果馬上就要死了,頂多只能稍微做一點,但基本上沒有時間這樣做。該怎麼辦?此時,如果有人要你修皈依,它能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總之,是否生起希求心,關鍵在有沒有思惟;一旦思惟得很清楚,就很容易產生希求心。我們只是沒去思惟死無常,若你稍微知道如何思惟,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對今生的種種念想自然就會消失。若不只確定有來生,而且還想到「來生很危險。若不想辦法,我的來生恐怕會非常艱難」,此時你會產生「我要脫離這種危險」的心。這種轉變從理解的角度來說很容易,但要在內心產生真正的轉變,一定要靠實修,要養成內心的習慣,才有可能成功轉變。

修皈依與業果,如何能幫助我們死後不墮入可怕的地方?若想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學習。例如,「造惡業會讓來世投生惡趣,造善業會讓來世投生善趣、獲得妙善所依身」這件事情是真的嗎?道理何在?無論你是引經據典或運用理路,都要設法對這件事情生起定解,這件事情非常重要。若你不信,就不會照著業果道理去取捨,就算有,你也只會做一陣子,例如因為周圍的朋友都這樣做,所以你也暫時照著做一點,一旦遇到障礙,你就不會繼續了。

剛才提到,從下士道的角度來說,佛法救護我們的方法,一是皈依,二是業果。其中,要真正認識第二種救護方式也就是業果,其實並不容易。頂多只會掛在嘴邊說說,但在對境時要依舊能守得住,即使因此失去生命也不違反業果之理,就必須在內心真正生起定解才行。這種人,內心相信地獄真的存在,又深信投生地獄是因為說謊、造惡業,就算別人用火燒他的身體逼他說謊,他也不會就範。因為他很清楚,被火燒就算再痛,也只是幾分鐘或幾小時的事,但是投生熱地獄則是幾千年的燒灼之苦。這麼清楚的事實擺在眼前,他又怎麼肯為了眼前不死而說謊呢?問題是我們不信,所以我們只會在沒事時堅持不說謊,一旦遇到命難,就毫不猶豫地選擇說謊了。

若能打從內心深處真正相信業果,你修道的根基就算站穩了。從此之後,再沒什麼能為難你了,從這裡開始的佛法之路,對你來說一點也不難,無論實修中士道、上士道,你一點也不會覺得累。但如果內心深處沒有這樣的定解,則這之後所有的學習與實修,都像蓋在冰上的屋子,包括空性、菩提心、佛果位、密咒乘、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學再多,都是在冰上蓋房子。無論你把房子蓋得多麼華麗壯觀,底座的冰一旦融化,什麼都留不住。

生起定解很重要,但它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事,必須把它放在心裡,任何時候都把注意力放在上頭。讀經論時,要觀察內心有沒有因此更增加對業果的定解;去上課時也要重視這件事;即便只是隨意地讀歷史,也要重視這件事。你必須一直不斷地想辦法,經常問自己:「還有什麼可用的方法,可以讓我更增加對業果的定解?」你必須經常想著這件事,一直把它放在心裡。不能隨意敷衍,應該很積極、任何時候都很關注它才對,因為它實在太重要了。

宗大師說:「一切善樂的根本是深信業果。」宗大師有個很特別的地方是,他在論著裡安立的科判,都有很深遠的意義。在為業果安立科判時,他用的詞是「一切善樂的根本」,一切善、妙、好、樂的根本,都來自深信業果。

密勒日巴尊者說過的一段話,對我很有幫助。密勒日巴尊者講述他一生的遭遇,包括曾經遇到的困難、他如何努力與最終得到的成果,有人聽了之後說:「您根本不是凡人,應該是佛的化身才對!因為您的心力實在太強了,一般人的身體根本負荷不了。請問您是哪一尊佛的化身?」尊者說:「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的化身。若我是三惡趣的化身,但你們把我當成佛的化身,用這種方式修信,對你們會有益處;但對我來說,我並不是什麼的化身。」他繼續說:「在我心裡,唯一有的就是對業果的深信。我用惡咒殺了很多人,我的來生就只有地獄可去,這個相信在我心裡的力道很強啊!是它,它是我最根本的力量。一旦有了這個力量,就不得不去想辦法。由於解決方法只有馬爾巴上師那裡有,所以無論上師說什麼,我都會照著做。在還沒有獲得上師傳給我的口訣之前,多少苦行我都能承受。我能做到這種程度,最根本的關鍵就是深信業果。當我因為深信業果而做種種苦行、最後展現成效時,你們卻說我是佛的化身。其實,拖累我們修行沒有成果的主因,就是不信業果。」又說:「你們說我是佛的化身,正表示你們連粗分業果都不相信。不信業果,根本不可能相信空性;若真正相信空性,對業果的信心也會愈來愈強,斷惡修善的力道也會更強。」這些話,是密勒日巴尊者的經驗之談。

相信三寶即使在暫時上也能救護我們,以及相信業果,這兩種相信都很難。或許是因為真正能幫助我們了解它們的解釋,必須等到進入中士道了解四諦的建立,才能有點聽得懂,並對內心產生幫助。然而,即使無法用理由說明,只要你沒有邊執見這種邪見,就算只能靠著相信佛而相信這些道理,也必須建立對這兩者的信心,不能覺得無關緊要而放著不管。

總之,一定要想辦法相信業果。即使不完全相信佛功德,就算只知道一點點,也會有幫助。若能至少相信釋迦牟尼佛不會亂講話,他不會騙人,也一定會有幫助。因為,業果道理佛不是只說一次,而是幾乎任何時候都在說,也是所有祖師異口同聲承許的事實。再者,佛陀開示的教法中,有些內容大家的看法不一,例如「無我」,不同宗派有不同的見解;對「四大洲」的安立,有些經典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業果之理,所有佛經的講法都一樣,完全沒有歧異。若你心裡至少相信「佛陀不會亂說,他不會說謊。佛經裡講的業果之理都很一致,所以佛陀心裡肯定認為業果道理就是這樣。如果佛陀是傻子、沒智慧的人,我當然不必理會他的想法;但佛陀不是這樣的人」,雖然這種信心說起來很小、很微弱,但依舊有一定的影響力。即使我們心裡對佛的認識只有這樣,也會對我們有幫助,你至少會稍微有一點在意業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