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應該認真思惟的幾個問題

我們做任何事,都是為了離苦得樂,學法修行更是如此。在平常生活裡,在做決定之前,我們都會先觀察。學佛也是一樣,我們是為了消除根本大苦、獲得究竟大樂而學佛,然而,這個目標確實達得到嗎?有效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你人生的精力都用在哪裡?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兩者之間有關連性嗎?

嘴上說著「我要解脫」、「我要成佛」的人,付諸實踐時,你把主要的力氣放在什麼地方?為何這麼做?你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以下這些問題,希望大家找時間思考與作答。提出答案之時,也要同時講出理由。理由不要照本宣科,要用你真正的想法作答。

一、與增上生有關的兩個問題
  1. 前後世存在嗎?
  2. 業果之理是真的嗎?
二、與解脫有關的問題
  1. 我們不斷地受苦,最根本的因是什麼?
  2. 我們有可能完全離開痛苦嗎?
三、與成佛有關的問題
  1. 佛是什麼?
  2. 你在上一題回答的那種佛,存在嗎?
  3. 我們能不能成佛?
四、與法有關的問題
  1. 什麼是法?
  2. 你認為的這種法,一定要學嗎?
  3. 若解脫是你學佛的目標,那麼你最應該努力做什麼?
  4. 若成佛是你學佛的目標,那麼你最應該努力做什麼?
你把人生的精力都用在哪裡?你的人生目標又是什麼?兩者之間有關連性嗎?誠實地自我檢視,看清自己心裡的想法與實際的作法後,你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可以嗎?也許你覺得沒問題,但或許你會產生一些疑惑。

把人生都用在追求名聞利養,就算把它們都成功地拿到手,應該還是不夠,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事,就算你想要的都得到了,人生依舊有很多的問題與困境。再者,難道你不會死嗎?也許你沒想過這個問題,但只要稍微想過,就算內心不承認,嘴巴上應該都會說自己總有一天會死。死後,還有下輩子嗎?如果有,而且來世還會再領受各種苦樂,這些苦樂又與今生自己的作法或說業果有密切關係,如果前後世與業果這兩件事都是真的,你就不能只顧這輩子的事情。

嘴上說著「我要解脫」、「我要成佛」的人,付諸實踐時,你把主要的力氣放在什麼地方?為何這麼做?你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從口裡說出來的講法不見得就是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有可能只是在模仿而已。內心真正的想法,可以從你實際的作法看出端倪

以下,根據我曾經想過的,以及從別人身上看到的情況,提出一些與學佛的作法有關的問題。請各位根據你看到的別人的例子,以及你內心真正的想法,或是觀察自己平常的作法,看看自己平常都在做些什麼,來回答這些問題。

五、與學法道路有關的問題
  1. 把主力放在出家、好好持戒,這樣就夠了嗎?
  2. 把主力放在接受灌頂、做課誦、持咒、偶爾做三年的閉關去持咒,這樣就夠了嗎?
  3. 把主力放在實修密續的生起次第,這樣就夠了嗎?
  4. 把主力放在實修與大圓滿相關的氣脈明點的修習,這樣就夠了嗎?
  5. 把主力放在當一個善良的人,這輩子於公於私都盡力幫助別人,例如在學校盡力教育小孩、照顧老人或病人,熱心公益服務社會,這樣就夠了嗎?
  6. 把主力放在禪修「念住」,例如觀呼吸、觀身體、觀心念等,這樣就夠了嗎?
  7. 把主力放在停止一切作意,用什麼都不想的方式禪修,這樣就夠了嗎?
  8. 把主力放在淨罪集資,例如做十萬遍大禮拜、供曼達、持百字明咒,這樣就夠了嗎?
  9. 把主力放在念佛名號、觀修佛、對佛祈求,這樣就夠了嗎?
  10. 把主力放在學習佛法,也把自己知道的跟別人說,這樣就夠了嗎?
  11. 把主力放在蓋廟、造佛像、佛塔,並且做供養,這樣就夠了嗎?
  12. 把主力放在護持佛法與僧團,做法會的施主,幫助佛法的弘揚,這樣就夠了嗎?
  13. 把主力放在專修奢摩他,設法獲得神通與預知能力,這樣就夠了嗎?
  14. 把主力放在依師軌理,以恭敬與信心服侍上師,並以此為滿足,這樣就夠了嗎?

以上這些問題,不是在討論不同教派的修習方法熟優熟劣,而是針對把目標放在解脫與成佛的佛教徒,提供一面自我檢視的鏡子。問題的重點,不是這些事情該不該做,而是該不該把這些事情當成最重要的核心。

我們做任何事,都是為了離苦得樂,學法修行更是如此,我們是為了成辦大安樂、消除大痛苦才來學佛的。在平常生活裡,做任何事情之前,例如在做生意之前,我們一定會先弄清楚它是怎麼回事,做下去真的會對我有利嗎?在做決定之前,我們都會先觀察。學佛也是一樣,我們是為了消除根本大苦、獲得究竟大樂而學佛,然而,這個目標確實達得到嗎?有效的方法又是什麼呢?這些都是應該要先好好觀察的問題,若只是聽到別人說,或是受到廣告的影響就馬上決定投入,這不是很違反我們一般的作法嗎?在平常的生活裡,連小事你都不會這麼隨便地做決定,關乎未來苦樂的大事,當然更應該謹慎地觀察才對。

不能只憑內心的喜好做決定,因為你的喜歡與討厭,不一定符合事實。你喜歡的事,事實上不一定對你有益,也不一定能夠成真;你討厭的事,事實上不一定對你無益,最終也不一定就無法成真。所以,剛才提出的那些問題,有些可能剛好就是你現在的作法,有些可能在別人身上看得到,請想想:把整個學法的重心放在那些事情上,理由是什麼?這種作法真的可以幫助你達成學佛的目標嗎?

有些人嘴上說的與實際做的一致;但有些人嘴上說的是從書上或別人那裡聽來的,但實際在做的卻是別的事。我們會做的是心裡真正認同的事,不會做只有嘴巴認同的事,所以,嘴上的講法到底是否真心,從他在做的事就可以看出來了。

把目標放在解脫成佛的修行者,應該把努力的重心放在哪裡?宗大師的答案是「三主要道」。三主要道包括:出離心、菩提心、清淨正見,若把清淨正見分為世間正見與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是業果見,出世間正見是無我見,則宗大師的回答是,學佛者應該努力的重點,是努力生起信業果、出離心、菩提心與無我見。在《三主要道》最後,宗大師說:「如是以此三主要道義,自若如實通達諸扼要,當依寂靜處所起精進,願汝速疾成辦究竟願。」宗大師不只詳細說明這些學佛重點,並親自把它們命名為三主要道,說它們三者是學佛者的主要道路。

平常的生活裡,我們很少真心想學佛;但偶爾也會突然很想修行、造善業,在生起這種強大心力的時候,你實際上去做了什麼事?是去修出離心嗎?還是去修菩提心?還是設法增強自己對業果的信心?或是去思惟無我的道理?你是去做了這些事,還是去做了別的事?如果那時你做的是這些事,表示你的想法與宗大師一致;如果不是,就說明你的想法與宗大師其實並不一致。

不要因為宗大師說應該把重點放在三主要道,就跟著說三主要道是學佛重點,這樣沒有用。你應該思惟理由,為何它們三個是學佛的重點?必須透過理由,在自己的內心裡生起定解,光跟著信心走,這樣不夠。學佛到底該把重點放在哪裡?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並且透過學習佛法,與佛法提出的觀點做個比對。

…《釋量論第二品略講》第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