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簡介道次第

一、釋名
 

道次第的「道」,意思是道路。為道路命名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目的地命名,例如「去策秋林寺的路」,意思是沿著這條路走,最後可以到達策秋林寺,若你想去的地方是策秋林寺,就可以走這條路。同樣地,「解脫的道」意思是走這條路最後可以達成解脫的目的,想要解脫的人可以走這條路;增上生的道、一切遍智的道、惡趣的道、餓鬼的道、畜牲的道等,也都是以目的地命名。另一種命名方式是以行走者命名,例如馬的路、汽車的路、火車的路等。同樣地,下士夫的道、中士夫的道、菩薩的道、聲聞的道等,也都是根據行走者命名。

講完道路的意思後,再看上路是什麼意思。舉例來說,「走上通往策秋林寺的路」,意思是心裡想去策秋林寺,然後真的開始邁步走;同樣地,設定了一個目標,心裡看著它,為此而開始身口的行為,這就是上路了。若你把目標放在生起菩提心、成就佛果,帶著這個動機而開始種種行為,例如去上課,在過程裡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走向佛地。再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我們不想去惡趣,沒有這樣的動機,但當我們想要傷害別人,或是因為生起強烈的貪欲而做出身口行為時,就在朝惡趣前進。雖然當事人沒有「我要到惡趣」的想法,但當他開始這樣做時,看在諸佛菩薩眼裡,他其實是在奔向惡趣。

「次第」的意思是安排順序,這個詞也在暗示要安排的內容不只一個。如果內容只有一個,就不必安排順序;正因為內容很多,所以才要安排順序。在這個概念裡,包括了三大部份。第一是無誤,首先我們需要一條沒有錯誤的道路,由於我們主要想走是大乘道次第,所以這條路必須是沒有錯誤、能讓我們走到佛地的路。第二是完整,這條路不能只有一段,它必須很完整的。第三是次第正確,如果雖然完整但順序錯亂,也無法準確抵達目的地,所以要有正確的先後順序才行。

以上是對「道次第」這個詞應有的理解。

 

二、以譬喻說明


若根據《地道建立》來介紹道,會談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五道。有一位上師說:「從進入資糧道開始,就像是把車開上了大公路。」但我們現在都還沒有上大路,我們還在距離大路很遠、一個很偏僻的小村莊裡。為了到達目的地,我們必須先從窮鄉僻壤離開,走到大路上去。這段路,政府沒有舖,所以走起來很麻煩,也很辛苦,一路要經過高山峻嶺、岩壁森林,沿路都是碎石,很不好走。但是,只要走過這一段崎嶇不平的路,上了大路,一切就會好辦多了。那條路面舖了柏油,既平坦又好走,踏上去,只要順著這條大路走,自然就會走到目的地;如果搭上車,還能加快速度,一下子就可以到了。現在講的三士道次第,主要是在講要怎麼走,才能好好地走過這一段未上大路前、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

如果不談資糧道以上,只把未入資糧道前的道路統攝來說,雖然一般會講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但道次第講的下士道與中士道,並不是單純的下、中士道,而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字的重點是,內心先把目標設定在成佛,為此而學下、中士道;若沒有先設定這樣的目標,雖然學的內容看似相同,但實際上會有很大的差異。就像剛才舉的三人爬山的例子一樣,只把目標放在來生獲得人天果報,與把目標放在解脫、成佛的人,雖然同樣在學下士道,例如同樣修念死無常,雖然基本上要修的科判是一樣的,但是修的方法會不太一樣,重視的焦點也有不同。

總之,現在要說的道次第,是把目標設定在成佛,為此而講的道次第。

 

三、道次第的最終目標


既然目標是成佛,那麼,佛又是什麼?若用很概略的方式介紹,佛的藏文直譯是桑傑,桑的意思是遠離一切過失,傑是圓滿一切功德。在佛陀具備的一切圓滿功德中,若從要學習、要確立的角度來說,主要的兩種功德是大悲心與一切遍智;此外,也可以把這兩個功德開展為佛的身語意功德,從這個角度去認識佛。所以,可以簡單地這麼說,所謂佛就是具備大悲心與一切遍智這兩種功德者。

那麼,這兩種功德又是怎麼產生的?其實,若只從佛本身的角度來說,只要遠離一切過失就行,因為他已經沒有「我要一個身體」、「我要悅耳的聲音」等各種「我要」的耽著,但他依舊要成辦圓滿的身語,這又是為了什麼?為了成辦所化機的義利。若沒有圓滿的身語,就無法成辦利他。所以,他是因為從最初就安立了「要利益眾生」這個目標,所以才去成辦圓滿的身語功德。

在佛的兩種功德中,斷功德主要靠證空慧獲得,靠著證空慧消除一切過失。因為一切過失的根本是我執,若要連同我執習氣一起斷除,就必須在證空慧上努力。證功德主要靠菩提心獲得,包括圓滿的身語、完整具備能成辦利他的一切條件、並且無質礙地利他,透過菩提心而圓滿一切功德。所謂佛是自利與利他二利究竟,或說斷證功德完全具足,或是具備「桑」「傑」二者,或是具備「強」「秋」二者。要能獲得這樣的成果,最重要的道路是方便與智慧兩者兼具,缺一不可。在方便與智慧不斷地進步的狀態下,漸次從資糧道邁向加行道、見道、修道乃至無學道。雖然一般來說,也有未證空性但發起菩提心的情況,由於有生起菩提心,所以說他進入了資糧道,但是,要生起真正的資糧道,或說要生起真正精純的資糧道,菩提心與證空慧兩者都必須具備,這在《現觀莊嚴論》裡有提到。一般我們會說成佛要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裡累積資糧,但是,從何時開始是三大阿僧祇劫的起點呢?答案時,何時具備菩提心與證空慧,就從那時開始計算。只具備菩提心雖然可以稱為資糧道,但其實還沒有開始累積資糧。

再者,要到什麼程度,才能說某位行者是在學行智慧度呢?基本上,他的心續裡有生起菩提心與證空慧,但又不只如此而已。就生起證空慧來說,他是先在根本定(等持)中觀修空性,真正生起證量,並且在後得位時,無論做任何事,證空慧的力道依舊在,無論看到或聽到什麼都如幻,他必須處在這樣的情況,必須在後得位時依舊有力地依止正知正念。同樣地,菩提心也是如此,不只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而且不分晝夜、無論做什麼,完全都是為了利他、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做。無論吃、喝、行、臥,即使只是在散步,都是以無上菩提為所緣而做。當這兩種狀態都具備、都很自然產生時,才會說這位行者是在學行智慧度。

平常在講地道時,大多是根據證空慧的進程安立。例如首先以比量證空性、生起止、生起觀、現證空性、斷除九種階段的實執等,但在這之外,我們也應該知道隨著地道的升進,菩提心應該有什麼樣的進步,不過這部份知道的人似乎不多。一般學經論的人大都知道,證空慧的力道愈來愈強,它要對治的所斷勢力如何變得愈來愈弱,如何透過這個過程清除過失,最後如何被完全淨除。就像這樣,我們也應該知道菩提心在最初生起時,它的力量有多少,隨著菩提心產生,內在的功德用什麼樣的方式不斷增長,並清楚隨著內在功德的增長,如何達到最終圓滿一切功德的目的,但這部份的內容在藏地並沒有普遍流傳。宗大師在《廣論》裡提到:「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藏地,如何透過證空慧在道上升進,先不論內容的精純度,但至少這些解釋在文字上都還看得見;但是,如何透過菩提心在道上升進,在藏地連解釋的文字都沒有。要對這些內容生起定解很不容易,必須時時淨罪集資,並設法透過研閱《華嚴經》等佛語,了解相關的內容。尤其《現觀莊嚴論》裡談到二十二種發心,宗大師說,我們應該設法研閱解釋這部份內容的論著,設法認識如何透過菩提心在道上升進。

以上把進入「公路」後的相關內容,用很簡要的方式做了統整。這門課的重點,主要想說明上公路之前,在還沒有證空性、還沒有生起菩提心之前,應該要走的道路。一旦具備了菩提心與證空慧,上了公路,之後的內容就在《地道建立》中。學習《地道建立》時會知道,隨著證空慧與菩提心愈來愈進步,內心相續的過失會漸漸淨除,功德會逐漸增長,最後獲得「斷盡一切過失、圓具一切功德」這種結果。由於獲得這種結果,不但自己會獲得最究竟的安樂,也能究竟地成辦他人的義利。透過學習,一旦你真心產生「原來菩提心與證空慧,可以帶來這樣的結果啊!」這種感受,就會有「不生起證空慧不行!不生起菩提心不行!」這樣的心情。因此,你必須設法弄清楚,菩提心與證空慧如何帶來自他二利都究竟圓滿的結果,這很重要。一旦心裡有很清楚的認識,當你去利他,卻發現自己原來幫不上忙時,你馬上就會想:「沒有成佛,就是會這樣!沒生起菩提心與證空慧,就是會這樣!」

總之,以目前來說,我們要把努力的目標放在設法生起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