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略說滅諦

請看《現觀總義》第218頁:「三者滅諦之體性,乃安立為『由能證得己之道諦,斷除所斷之離(法)』」。其中「道諦」指現證無我慧以上的道,整句話的意思是,靠著道諦而完全斷除任一所斷的那個部份是滅諦。「以體性門可分為三:聲聞滅諦、緣覺滅諦、大乘滅諦等。」這些內容之後會講到,這裡先跳過。「堪以聲詮之門分類,如《集論》所說有多種:名言滅、勝義滅、不圓滿滅、圓滿滅、有莊嚴滅、無莊嚴滅、有餘滅與無餘滅等。」僅就可以名之為滅諦的角度來分類,在無著菩薩造的《集論》裡舉了很多項目。通常滅諦和道諦會一起解釋,以下先對這些名相做字詞解釋。

首先看「名言滅」。道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到了加行道忍位的時候,就會獲得絕對不可能墮入惡道的把握,此時稱為獲得了名言滅。為什麼這樣命名呢?雖然已經有絕對的把握不會墮入惡趣,但那時不能算是斷除了惡趣苦,因為種子未斷,只是由於能投生惡趣的順緣已經不具足,因此獲得不可能投生惡趣的把握,但它不是真正的滅諦,只能在名言上算是滅諦,所以稱為名言滅。

一般來說,投生極樂與妙喜淨土後,同樣也絕對不可能再墮入惡趣,但這種情況不會被冠上「滅」這個名相,因為這種結果並不是依靠自心生起的功德,而是靠著他力(佛力)得到的結果。加行道忍位的菩薩是因為自心相續上的功德,使得他獲得絕對不再墮惡趣的把握,所以可以用「滅」字,但由於投生惡趣的種子未斷,不算真正的滅諦,只有在名言上可以稱為滅諦,所以冠上「名言滅」這個名相。

「勝義滅」則是真正的滅諦。「不圓滿滅」指的是聲聞與緣覺的滅,「圓滿滅」是佛的滅。聲聞與緣覺並沒有斷除所有的所斷,他們雖然斷了煩惱,但仍有所知障未斷,造成他們無法同時遍知一切法,因此而無法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學習菩薩道,不只能斷除煩惱,還能斷除所知障,由於斷除了一切過失,所以是「圓滿滅」。

再來看「有莊嚴滅」與「無莊嚴滅」。在獲得解脫的前提下,有神通和預知能力稱為有莊嚴滅;在獲得解脫的前提下,沒有神通和預知能力稱為無莊嚴滅。「有餘滅」的意思是,這輩子獲得了解脫,內心已完全沒有煩惱,此後也不會再投生輪迴,不會再受苦,但是他的身體依舊是未解脫前的身體,雖然心不會苦,但身體還是會有苦。雖然斷除了煩惱,但還是要承受餘留下的身體的苦,此即有餘滅;「無餘滅」的意思是,獲得了解脫,等到這一生結束,舊的身體拋掉了,從此又不再投生,就不會再受苦,以前的身體再也沒有餘留,此即無餘滅。

接下來說明針對「滅諦是否為勝義諦」的一些不同的看法。請看文。「有云:『第四品抉擇滅諦時,是言十六空,因而主張滅諦為勝義諦或滅諦有二諦之分。』。然滅諦為世俗諦,方是《解心要莊嚴疏》意趣。」意思是說:有人認為滅諦是勝義諦,有人認為不是,而認為滅諦是世俗諦是《解心要莊嚴疏》中的意思。

中觀宗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闡釋《般若經》的論典例如《解心要莊嚴疏》,主要是站在自續派的觀點來解釋;但中觀應成派會說滅諦是勝義諦。不過,應成派內部對於「滅諦是不是空性」又有不同的看法。在談到「離垢的空性是不是滅諦」這個議題時,大智者們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若各位有聽聖座講經,會知道聖座似乎認為滅諦是空性,但聖座的親教師即上一世的林仁波切則認為滅諦不是空性。聖座在解釋《中觀根本慧論》中的「入空戲論滅」與「以空戲論滅」時會說,用「入」字是詮釋滅諦的內涵,用「以」是詮釋道諦的內涵,即靠著證空慧而滅除煩惱與苦。

※ 摘要:
  • 「道諦」指現證無我慧以上的道,靠著道諦而完全斷除任一所斷的那個部份是滅諦。
  • 到了加行道忍位,就會獲得絕對不可能墮入惡道的把握,此時稱為獲得了名言滅。但它不是真正的滅諦,只能在名言上算是滅諦,所以稱為名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