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課-我們與佛陀,誰的看法對?

之前說過,「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這段話概略的意思是,應該透過認識苦而斷除苦因、成辦真正的樂因。滅的意思是斷除、脫離苦的那一分,這是我們應該設法獲得的;若要得到這種結果,就必須學道,學習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

這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學處,但這些事情我們一直都在做,他又何必再說一次?我們都知道什麼是苦,也有去尋找苦因,也有設法解決問題,我們都想離苦得樂,也為此努力,想辦法達到目標。既然這四件事情我們都懂,也都在做,佛陀為什麼要再說這些話呢?

 

一、關於「苦應知」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苦,為何佛陀還要說「苦應知」?因為,我們這些輪迴者視為安樂的,在佛陀來看都是苦,不是真正的樂,但我們以為那是真正的樂,所以佛陀說:「你應該要知道,那些你以為是樂的,其實是苦。」不知道它們是苦,就不會知道它們其實是自己不要的,反而對它們生起貪心。

例如,我們以為看電影、吃美食、穿華服會快樂,這些依於色聲香味觸產生的種種快樂或輪迴之樂,我們以為是真正的快樂,但佛陀說:「那種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必須認識到它們是苦;那種快樂,不是我們該要的快樂。」不只不應該追求那種快樂,連產生它們的基礎--色香聲味觸,包括我們的身體,它們的本質都是苦,都不是我們真正該追求的。

如果佛陀的看法真的是這樣,那我們真應該跟佛陀好好地辯論一番,因為我們與佛陀的看法實在太合不來了。我們眼中的目標、非要不可的事物,佛陀竟說它們不是我們真正應該要的,說它們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眼中,我們平常追求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只要能如願擁有就覺得此生足矣,其他什麼都沒有也沒有關係。如果我們的看法對,佛陀的看法錯,老實說,我們其實就不必學法了。

有人說,只要身體健康、夫妻和睦、生個幾個好孩子、有夠用的錢、無病無痛,人生若能這樣就什麼都夠了。然而,如果我們真的有機會跟佛陀辯論,他應該會問我們:「人生真的這樣就行了嗎?」也許有人回答:「我覺得這樣就行了。」但應該再追問:「雖然你覺得行,但事實上真的行嗎?」自己的心覺得可以,但事實上是不可以,這表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錯誤的想法不應該做為判斷的標準。「人生這樣就行了嗎?」可惜上課的時間不夠,否則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要花時間好好討論。

再者,回答「真的行嗎?」這個問題時,回答者本身的程度也必須考慮進來。一個不想上學的小孩,他只要有假可放、不必上學、有禮物可拿就行了,但父母覺得這樣不行。為什麼孩子會覺得行?因為他只想得到一兩天、一兩個禮拜後的事情;為什麼父母覺得這樣不行?因為父母考慮的是孩子的一輩子,現在好好受教育學習,未來才能有好的生活。

同樣地,我們覺得人生只要這樣就行了,但佛陀覺得不行。為何我們與佛的看法不一樣?因為我們只看這一生,我們對人生的計畫只到這一生未死之前。佛看的比我們遠很多,他看到人死後心識並沒有斷滅,會繼續有來生,而來生的苦樂與今生做的事有關。正因為看到這個事實,所以佛才說不可以只考慮今生的安樂。所以,我們與佛的見解不合,就像小孩與父母的見解不合一樣。

對小孩子來說,只要給他玩具車,他就覺得行了;但長大後再給他玩具車,他會搖頭跟你說:「這是假車,我要真正能開上路的車。」同樣地,我們以前認為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另一種快樂才是真的。一旦心裡產生這種想法,就會覺得自己以前追求的目標是不行的。

在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快樂之外,其實還有更好的快樂,但我們並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才會覺得只要現在這種快樂就行。只要知道有更好的快樂存在,就會覺得自己現在的想法不行。我曾聽說生活在專制國家的人,本來只要享有一點自由就覺得很好;但當他有機會出國,住在民主國家一段時間,親身感受到在那裡生活的寬廣與自由後,再回到本來的國家,就會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原來並不自由,也會對原本滿意的生活感到不滿意。

以上對「苦應知」的詮釋其實很粗略,這個主題涉及的內容其實很多。世界排名第二還是第三的富豪拜見聖座嘉瓦仁波切時,向聖座傾吐內心的苦處。聖座一面聽他說,一面教導他一些思惟的方法。後來這位富豪託人向聖座說:「由於您教導的方法,我變得比較快樂了。」即使身體健康、富可敵國的人依舊會遇到困難,由此可知,人生光有財富、健康與名聲等並不足夠。

隨著聖座到世界各地弘法,他的想法也漸漸受到世人重視。以前可能只有政治人物、科學家以及人生遇到困境的人會注意聖座說的話,但近來一些經濟富裕的人也組團向聖座請益。而這些在一般人眼中的成功典範,他們內心遇到的難處,也許可以從下述這個故事中看到一點端倪。

從前有位非常富有的印度國王要建造皇宮。他找了最有名的工匠,不惜重金打造了一座完美到零缺點的皇宮。完工之後,他讓每個人都可以進來參觀,並希望大家提出批評。參觀的人很多,但因為這皇宮實在蓋得太完美,無論從任何角度都找不出任何缺點。有一天,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實修者,參觀完後走出皇宮,竟然看到國王在門口等他。一般而言實修者不會跑來參觀皇宮,他算是稀客,所以國王特地跑來想聽聽他的意見。國王問:「如何?我造的這座皇宮有缺點嗎?」實修者說:「這皇宮只有兩個缺點,所以可算是很不錯的皇宮。」開放參觀至今,從來沒人說得出皇宮的任何缺點,所以國王很好奇地問:「哪兩個缺點?」實修者說:「讓我反問你兩個問題吧!只要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這皇宮的兩個缺點就成立了。第一個問題是,你能永遠住在皇宮裡嗎?第二個問題是,這皇宮能永遠存在嗎?」

輪迴任何的安樂都有無常的過失。在談到「苦應知」時,這部份的內容也要包括進去。更仔細的內容,也許以後會說,之前在四聖諦課程裡也講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參閱。

 

二、關於「集應斷」


對於「集應斷」這件事情,我們與佛陀的意見也是合不來。什麼是苦因?我們認為是沒錢、沒名、身體有病等外在因素是造成苦的原因。由於我們有這樣的看法,所以也會朝著外境的方向解決問題。但佛陀認為真正的苦因是我們心續中的貪、瞋、我慢等煩惱,若追得更深細些,不認識事實的無明才是苦的主因。但我們心裡根本不會這樣想,在遇到困難與痛苦時,我們不會想「是因為生起煩惱,才會造成這些苦」,不認為苦是煩惱造成的。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與佛陀的看法真的非常不一樣。肯聽佛陀話的人,會說苦因是煩惱,也會認為應該要斷除煩惱。為了真正認識這個道理,必須把「煩惱如何成為苦因」的相關道理研究清楚。

舉例來說,我們應該都知道生氣時會不快樂,但要能清楚地把瞋心辨識出來,不是模糊的一團,而是清楚知道它是心的支分,就像能清楚地指著某個東西一樣,清楚地辨識出瞋心,清楚地知道造成傷害的瞋心是它,要消除的瞋心是它,我們應該沒有這種清楚的作意。我們可以清楚辨識身體的支分,例如右手、左手、左手的姆指等,也能明確地辨識出身體有問題的部位並設法改變。例如左手姆指有傷口,我們覺得不舒服,所以我們會在這個部位擦藥,設法把它治好;如果治不好,為了避免病菌擴散到全身,就把姆指截肢。左手姆指是身體的一個支分,辨識出它是苦因,就針對這個部位做相關的處置便能解決問題,這是很清楚的道理。

同樣地,瞋心不是我們的自性,它只是我們的一個支分。若這個支分使得我們不快樂,就設法改變這個支分,消除這個不快樂的因,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應該要有的想法,我們有能力產生這種想法,而且它也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想法。知道疼痛來自姆指的傷口於是擦藥治療,即使截肢切除掉姆指,但身體依舊存在,只要改變姆指這個傷口的狀態,疼痛就能消除;同樣地,知道我與瞋心是分開的,不快樂來自瞋心,只要消除瞋心這個支分就好,心識依舊存在,我還是我,但不快樂消失了。雖然道理很清楚,但我們平常不會這樣想,也不會這樣做,所以必須要學習才行。

 

三、關於「滅應證」


佛教的內容可以概略分為三部份,分別是:佛教科學、佛教見地、佛教的實修與成果。在色法與心識這兩個領域裡,佛教科學雖然也有談到色法,但這個部份的研究成果,現代科學顯然更加出色。不過,由於佛教認為苦的主因是內心思惟的方式出問題,所以把研究的主力放在心識這個領域。佛教在這個部份提供的研究成果,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清楚分辨心識的種類、各自的作用;知道哪些心識對我們有利,哪些心識對我們有害;明白好的心識如何利益我們,壞的心識如何傷害我們;知道增長好心識的方法、消除壞心識的方法等,這些內容在佛法心識科學這個領域裡都有透徹的研究。把這些方法用在自己的心上,付諸實踐,就是在實修佛法。換句話說,辨識心識的種種特質與作用屬於佛教科學,運用方法增長好心識、消除壞心識,就進入佛法的實修。

被外在的某種情況限制,例如被硬性規定不能做某件想做的事,那時我們就處在不自由、被強迫的狀態。我們從未自由過,這就是我們現狀。只從這輩子的角度來說,貪欲給我們這輩子找了很多麻煩,瞋恚也讓我們失控,講不該講的話,做不該做的事,這些事情我們都有親身經歷,親自嚐到苦頭,而且我們並非不知道生起貪瞋的害處,有些人甚至多次告誡自己不可以,但還是做了。這就表示我們其實不自由。然而,是誰讓我們不自由?不是造物主,不是鬼怪,是我們心續裡那些壞的心識,例如瞋心等。只要消除讓我們不自由的因,就能獲得完全的自由。若用很粗略的方式解釋,獲得這樣的自由就是解脫,就是滅諦。

幾乎可以這樣說,「欲」控制了一切,一切人與事物都在臣服在欲的控制之下。有些欲很明顯,有些欲雖然不明顯,但它就是在。只要事情的發展沒有順著自己的意思,我們的心馬上就有點不快樂甚至生氣,這表示我們基本上希望外在的一切都要順從自己的意思。如果沒有這樣的欲或期待,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又怎麼會生氣呢?有些人想掌控的範圍很大,為了達到目的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一般人雖然沒那麼大的控制權,但是會跟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爭吵,想要控制別人,希望對方的想法變得跟自己一樣。一直以來,我們很在意自己有沒有把外境控制好,事實上真正應該控制的是自己的心,但我們對這件事情不在意,也沒有設法弄清楚如何控制自己的心。

 

四、關於「道應修」


簡單來說,「道應修」這句話的意思是,應該成辦能獲得快樂的方法。我們應該都覺得自己有這樣做吧?但佛陀說我們用的方法不對,真正的方法是戒定慧,它們才是真正能讓我們獲得快樂的方法。佛陀這樣說,但我們怎麼想?我們不但不覺得這些方法可以獲得快樂,甚至覺得這些方法會讓我們變得不快樂。有人可能會想,如果花很多時間去修戒定慧,人生會因此變得困難重重。

佛陀的看法與做法,跟我們真的好不一樣,到底誰的看法才對?如果佛陀只是個普通人,我們大可不必在意。這個世界上跟我們看法不一樣的人太多了,哪有可能一一去研究?但佛陀不是普通人,當年他是印度某大強國的王子,擁有健壯的身體、俊美的容貌,還有與他琴瑟和鳴、美如天仙的妻子,也有一個兒子。他與父母的相處也很和睦,家境又很富裕,一般人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標他都達到了。但是他說:「人生不能只是如此。」於是他放下一切,經歷很多辛苦,最後他說:「我自由了,我得到真正的快樂。」他的父親淨飯王請他回來,雖然他去了,但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思留在皇宮裡,別說承接皇位,連住都不願意住。見過父親後,他在附近的森林裡蓋了一間小小的茅屋,就這樣住在裡面。

佛陀不是沒有退路。如果當年他選錯了路,只要願意,他隨時可以回來接掌皇位,他的妻子沒有改嫁,他原有的權力也都還在。但他一點也不後悔放掉這一切,佛陀說:「我得到了真正想要的,我擁有真正的快樂。」不只自己快樂,他也把獲得真正快樂的方法告訴他的父親、家人與族人。

佛陀當年的選擇與我們好不一樣。這兩種作法完全相反,不可能兩種都對,其中必然有一條路是比較傻、比較不聰明的。那麼,到底誰才是傻子?是佛陀、他的追隨者、所有的釋迦族人都是傻子,還是其實我們才是傻子呢?

※ 摘要:
  • 因為我們只看這一生;佛看的比我們遠很多,他看到人死後心識並沒有斷滅,會繼續有來生,而來生的苦樂與今生做的事有關。
  • 我們認為是沒錢、沒名、身體有病等外在因素是造成苦的原因,所以也會朝著外境的方向解決問題。但佛陀說,不認識事實的無明才是苦的主因。
  • 只要消除讓我們不自由的因,就能獲得完全的自由。若用很粗略的方式解釋,獲得這樣的自由就是解脫,就是滅諦。
  • 佛陀說,戒定慧才是真正能讓我們獲得快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