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課-業果道理是佛真正的想法(下)(最終回)

五、業果之理是佛的想法


(一)業果之理與事實相符


佛陀開示過的業果之理,是不是佛的想法?回答這個問題時,「不是佛的想法」這個答案無法出口的原因之一是,若業果之理與事實不符,才有必要繼續問:「既然不是真的,佛陀為何要這麼說?是基於什麼特殊需要而說嗎?」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說業果之理與事實不符。
 

(二)佛對於業果之理的說法一致


另一個原因是,佛陀在初轉法輪開示了四聖諦之理,在開示集諦時講了業果之理。此後直到末轉法輪,佛陀無論開示什麼法,都是在「業果之理為真」的前提下說的。在佛陀示現涅槃前,他說:「我曾說過的這些法,若你們有不認同的,現在提出來吧!在我未死之前,把心中的疑議都提出來。」一般人在此時沒有能力提問,當時提問的都是非常利根、證量很高又很有勇氣的菩薩,他們非常清楚記得佛陀曾經說過的法,無論多微細的內容都能清楚憶持。他們分別對佛陀提出問題:「您曾在某某時如此說,又在某某時那樣說,這是怎麼回事呢?」或問:「您曾在某某時如此說,其深義為何?」他們問的都是非常深細的問題,佛陀也一一回答。在提問時,這些菩薩完全是以業果之理為真的前提下,提出各種深細的問題。關於業果,佛從來沒有前後不一致,以至於需要解釋:「我在某時如此說,是因為考慮什麼的緣故。」
 

(三)業果之理是判教準則


再者,佛陀曾經授記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在他們出世後,會區分佛語中哪些可以如言承許,哪些不能如言承許。他們兩位都把業果之理歸為要如言承許的佛語,並以此為基礎判教。業果的見地,是佛教徒共同的見地。因此,在決定無我義時,也會請業果作證,例如,辯論自性是否成立,中觀宗會說:「若自性成立,則業果之理便不合理。」但下部宗會反駁道:「若自性不成立,則業果之理便不合理。」雙方都請業果作證,業果之理,是雙方都要承許的見地。

近代有些人不承許前後世及業果之理,但對於佛陀有信心、認為自己是佛教徒。這種人到底算不算是佛教徒?有點難說他們是,大概只能說是半個佛教徒吧!

 

(四)佛要弟子寧捨命亦不可違犯業果


惡業中有一類是性罪,例如殺生;另一種是遮罪,例如喝酒。喝酒不是性罪,喝酒本身並沒有罪,但受戒的人若喝酒就不對,因為他違反了承諾。以下這個教導,是佛陀對出家人開示的學處,他說:「若有違害性命之虞,在這種情況下,脫掉僧服、穿上在家人的衣服不算犯罪;但是,就算會死,也不可以犯下性罪,包括殺害他人性命、說粗惡語、說妄語等。」

如果佛陀是隨便想到什麼就講什麼的人,他的話就不用聽。近代有些宗教份子,對他們自己的宗教非常相信,卻沒有什麼慈愛心。他們帶著自己宗教的見解,很強硬地說:「就是要這麼做,死也沒關係。」但佛陀不是這樣的人,他非常有慈愛心,而且他說法的對象,是他的所化機、他的學生。「就算會死,也不要說妄語;寧願捨命,也不要傷害他人。」講這個話的人,是一個非常有慈愛心、完全不會亂說話的人。當他要我們寧願死也不要為了求活而殺人時,若他心裡沒有「為了求活而殺人,比僥倖活著更吃虧;捨命也不傷人,雖然暫時看似吃虧,實則會得到更大的好處」這種想法,他如何能對我們說得出口?我們是他慈愛的對象,尤其是對著他的學生,若業果之理不是真的,他怎麼可能這樣說?由此可以清楚知道,業果之理是佛陀心裡真正的想法。

在佛陀一生裡,包括前、中、後三個階段,在不同的地方,遭遇各種好壞境界時,他的聲聞弟子經常藉此請問道:「這是由何因緣而生?」佛陀總是一一說明它們是由過去如何的業而產生,由此可知,業果之理是佛陀真正的想法。

佛陀的種族是釋迦族,釋迦族是王族,人口大約有數萬人,最後整個領土所有的釋迦族都被琉璃王殺盡,慘遭滅族。為什麼琉璃王有能力殺掉這麼多的釋迦族人?其中一個原因竟與佛陀有關。琉璃王最初來犯時,被佛陀用婉轉的方法善巧地化解了,如此連續阻止了兩次。這段時間裡,佛陀對釋迦族人說法,使得整個族人幾乎全都證得見道位。而後,在琉璃王再度發動戰爭時,根據歷史記載,釋迦族人完全沒有還手,因為他們都受了戒,堅持不傷害有情。否則,若釋迦族人還手,憑著先天的優勢,包括經濟、智力、知識、體力等優越的能力,他們不會被滅族。佛陀投生為釋迦族人,也是因為這是很優秀的種族。

當年最初佛陀身邊的學生,有很多不同種族的人;他的父親淨飯王覺得,佛陀身邊的學生長相不夠莊嚴,便下令全國人民,每戶人家最多只能留兩個孩子,剩下的都送去出家,以便使佛陀的僧團看起來更莊嚴。總之,釋迦族非常優秀,若他們要跟人戰鬥,沒人可以贏得了,但他們最後被滅族了,為什麼?因為他們全族的人都受了戒,誓言要斷除傷害他人的行為,寧願全族被殺也不反抗。想想看,若不是斷除傷害他人的行為,能帶來更大的利益,或者這樣說,若前後世與業果道理不是佛陀真正的想法,他會怎麼教那些釋迦族人?他應該會要他們為了保命而傷人,這樣一來,這麼優秀又強大的民族又怎會被滅族?然而,佛陀不但沒那麼說,而且為了讓大家更明白業果道理,在戰爭時,佛陀透過神通力,把七個釋迦族小孩安置在缽中保護。然而,戰爭結束了,七個孩子雖然沒有受到任何武器傷害,但也都死了,接著佛陀說:「這就是業。」

有時我會想,藏人有藏人的共業。西藏在西元1959年失守,60到62年間文化大革命,是留在西藏的藏人生活最辛苦的時候,但在那同時,流亡印度的藏人也因為水土不服、飲食不適應、經濟狀況很貧困、各種流行疾病而過得很辛苦;後來,當西藏的情況有些進步之時,印度這裡藏人的生活也有進步,時間幾乎是同時。我想,這跟釋迦族的情況也許有些相似,同一種族者的共業。

佛陀最初阻止琉璃王進攻,是因為那時釋迦族還有很多人尚未證得見道,還是凡夫;後來,經過佛陀開示後,在戰爭中死亡者幾乎都是證得見道的聖者。當時,這些釋迦族人過去已造了要被殺死的重業,如果佛陀真的能阻止,他一定會阻止,但阻止的原因主要不是為了釋迦族,而是為了下令殺人的琉璃王,因為他會墮入惡趣;否則,若只是為了釋迦族人,就沒有必要用力阻止,因為,那些釋迦族人證得聖道之後,有些仍會投生於人,但大部份都會投生天道。這樣一來,那個殺人的國王不就很像是在做好事嗎?他就像幫助老人扔掉老病之軀、再換一個好身體,使老者停止領受老苦、病者停止領受病苦。這些人死後,接著若是用化生的方式投生,他們只需要在中陰階段待幾個小時,有些只待一個小時,之後就成了天人。如果只從釋迦族人獲益的角度看,琉璃王就像是把釋迦族人送到天界去的人。

前幾次佛陀阻止戰爭,主要是希望爭取時間,讓那些被殺的釋迦族人在被殺時是處在證得見道位的狀態。事實上,佛陀知道無法阻止這場滅族的戰爭,即便能夠阻止,他阻止的理由也不是為了讓自己的族人活久一點,而是希望能阻止琉璃王造惡。

我們如果知道自己要死了,大概會昏過去吧。但如果只是死,沒有什麼好昏倒的,除了早晚的差別,我們都會死;然而,為成就有大意義之事而死,與未完成有意義之事便死,使得死亡有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之別。死是一定會發生的事,無論你再怎麼保護也沒有用。以我來說,雖然應該要重視身體健康,但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藉這個身體多幫助別人一點、法學得更好一點;否則,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拿錢幫助我,把我放在某種儀器裡設法延壽、窮盡一切努力維持身體健康,最終還是會死,一點辦法也沒有。你能花多少時間精力去重視健康?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用在維持健康上,最後還是要死。

 

附說:應努力累積福德


既然已離題,就繼續離題下去吧!哈哈。佛世時有一個聲聞出家人,他要到菩提迦耶即現今的比哈省,於是去跟佛陀請假。無論當時或現在,比哈省的居民都頗為惡劣,因此佛陀跟他說:「你會遇到障礙,還是別去吧。」出家人說:「我非常想去,請您准假。」佛陀說:「你若一定要去,就先回答我幾個問題。若能通過,你就去。」佛陀問:「如果你去那裡,人們批評你、說你壞話、對你口出惡言,你會怎麼辦?」出家人說:「我會想『他們沒有打我,就很好啦!』」「若他們打你呢?」出家人說:「我會想『他們沒殺我,就很好啦!』」「若他們殺你呢?」出家人說:「我會想『我若繼續活到很長壽,也許會造很多惡業,做很多錯事,他們殺我是讓我沒機會做壞事,很好啊!』」佛陀說:「行了!你去吧!你不會遇到障礙的。」

佛世時,有一個老出家人想要縫法衣,但因為年紀大眼睛看不清楚,不會穿針線,他說:「誰想要福德啊?」他的意思是想找人幫忙,幫助他可以累積福德。那時佛陀在附近不遠處散步,聽到這話,就走過來說:「我想要福德。」然後幫這個出家人穿線。這個出家人一聽到佛陀的聲音,便雙手合十跪下來,抓住佛陀的手說:「您已用三大阿僧祇劫累積了福德,為什麼現在還說要福德呢?」佛陀說:「我累積福德,親自領受了它帶來的成果,所以我對福德不會知足的。」正因為佛陀太清楚福德會帶來什麼樣的好結果,所以他很清楚累積福德有多麼重要。

佛陀無論想什麼都會如願成辦。以最小的例子來說,佛世時某個國家發生傳染病,他們派人向佛陀啟白,佛陀一到那裡,疫情就停止擴散了;久旱不雨時向佛陀稟報,佛陀一到那裡就下雨了。像這樣的情況非常多,當問佛陀為什麼會這樣時,佛陀的回答清一色都是:「因為以前某某時,我曾累積這般這般的福德。」

累積了福德,除了得到相應的果報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果報是心想事成。心裡想的事情能如願成辦,背後的靠山是福德。福德就像錢一樣,例如,種稻可以獲得米,種樹可以獲得木材,要獲得米或木材,除了剛才這種方法外,還有一種通用的方法是用錢去買。錢可以買到米與房子,需要幫手可以用錢請苦力。就像這樣,事情要辦成有一個共同的因,就是福德。福德對於內心的願望可以如願成辦,有很大的影響力。

佛陀在金剛座示現成佛,成佛後,他首先說的話是:「福德之異熟,淨除一切苦;依於福德力,所願悉成辦。伏魔勝菩提,涅槃得寂靜。」福德帶來的異熟,消除一切苦、給予一切樂;有福德的人,想要成辦的事情都能成辦;依於福德調伏內外等四魔而獲得無上菩提、獲得最究竟的涅槃。這是佛陀成佛時最初說的話。為什麼佛要這麼說?若用最平易的方式形容,簡單說,佛陀用了很多輩子實踐他的成佛計畫,為了成佛,他努力累積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今日,他的目標終於達到了,內心非常歡喜,於是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說:「我這種作法對了!沒錯!」就好像平常我們也可能會有這種反應,按著計畫讓夢想成真的那一刻,內心充滿歡喜,就算沒有人聽,也會忍不住跟自己說:「我的計劃,是行得通的。」佛陀親身的經驗就是如此,精勤地累積福德,讓他的心願圓滿成辦,在那個當下,就不由自主地這樣說了。這裡用「不由自主」雖然並不適當,但這樣的說法我們可能較易體會。總之,佛陀在剛成佛時說的這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五)結論


最後,把業果的內容前後整合起來思惟。業果之理是佛陀真正的想法,所謂佛陀,是一個已經完全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者,所以他的想法不會有錯。因此,業果之理是佛陀真正的想法,且完全符合事實。用這種方法思惟,應該有助於生起對業果的信心。

業果的部份,就上到這裡。

※  摘要:
  • 佛陀曾經授記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判教,他們兩位都把業果之理歸為要如言承許的佛語,並以此為基礎判教。
  • 事情要辦成有一個共同的因,就是福德。福德對於內心的願望可以如願成辦,有很大的影響力。
  • 業果之理是佛陀真正的想法,所謂佛陀,是一個已經完全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者,所以他的想法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