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反而被誤解,該怎麼辦?

別人拿錢叫我幫忙供養,我幫了好幾年,最近才知他們在背後說我吃他們的錢。請問悲桑老師:面對此事,我該如何調心?還有,我本來是希望能成為他們造善業因緣,沒想到反而害他們造口業,該如何是好?

錢這種事情,別說是再信任的朋友,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間很自然的金錢往來,如果能夠記帳的話,還是記清楚比較好。否則,如果心裡有疑,即便表面不講,但心裡隱約就是有點兒不對勁。人的心是很奇怪的,有時就是會忽然懷疑對方是怎麼回事。所以,你幫別人供養金錢,最好是能拿到收据,這樣比較清楚。

以上,是從「一般」的角度來談。接著,從「特別」的角度來說。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且認同人應該要心地善良,也都喜歡自己能夠成為善良的人,但是,真正要做卻做不到。為什麼?因為,當你真正要去做到時,就會碰到很多必須「捨棄自己」的抉擇。若無法捨棄自己,就無法做到成全別人的善良。要不就得放棄自己的安樂,要不就得放棄自己原有的悠閒,要不就得捨得一些錢,要不自己的一些好名聲會被犧牲掉。總之,若你在利他的同時,什麼都不能捨棄無法犧牲,那麼,你恐怕很難真正幫得了什麼忙。所以,在「利他」的背後,同時伴隨的就是「捨」心。

從某個角度來說,「法」其實就是在練習一顆能捨的心。當然,所謂「能捨」的意思並非要你把錢丟掉,而是去除內心對於錢財、名聲、身體等等的耽著。當你愈能捨,你所進入的法的層次也就愈深邃,而你內心深處的安樂也將愈見增長。

因此,當你要去利他時,要先有心理準備,對於日後可能會有麻煩,在尚未行利他前,心裡就要接納它可能會發生。

在有這樣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你透過特別的訓練,生起利他的心力與欲求的話,那麼,「助人利他」與「讀經論」兩者間,哪一個較重要,就變得很難回答了。因為「利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心。

既然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心,所以,如果你想要這樣學,那麼,你可以幫人供養卻故意不拿收据。不管別人相不相信你,你刻意不做取信於人的動作,同時,你繼續以清淨的增上意樂去幫助別人。如果有人在背後講你壞話,就讓他講,講更多亦無妨。以上這些,如果你能做得到,它將成為一種很特別的實修方式。如果你能做到,它更勝於讀經論這種學習。

如果做不到,那麼,以一般的作法(清楚記帳、拿到收据)去做比較好。

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了避免他們造這樣的口業,所以,帳要盡量記清楚。不過,對於避免別人造惡,我們只能盡量,但無法做到百分之百。能做的,就是先訓練自己的心,而後將善根回向給對方。

想要完全不成為別人造惡的因緣,恐怕只能一個人躲進山洞裡。但即便你人在山洞修行,別人還是有話可說:「他在山洞裡,搞不好在做什麼什麼呢。」所以,我們應該很難讓別人不做或不說什麼。連佛陀都被很多人批評了,何況是我們呢?

所以,我們當然應該考慮如何避免對方造惡業,但我們做不到百分之百。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憂心也無用。應該在事情未開始之前,好好地考慮清楚「如果對方因此造惡業,我該如何因應」。一旦事情開始了,那些無濟於事的擔心,恐怕都是多餘的了。

為了避免別人因為誤會而造口業,有些時候解釋是有用的,如果對方只是單純地對事情有疑惑,你去講清楚,誤會可以冰釋。但有些時候是因為你的做法惹得對方不高興,他因為這不高興而起疑,在這種情況下,解釋大概沒有用。

所以,為了避免對方造口業,你能解釋的就去解釋;若解釋無用,那麼暫時也沒什麼辦法了,你只能先把重點放在自己修心,先藉這樣的境界修練自己。

當解釋沒有用時,你可以這樣想:「連佛陀都沒有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他,我又哪能做得到呢?哈哈哈。」然後就這樣安住吧。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若真正那這樣實修的話,真正清淨的修行人是這樣的:別人看他,都覺得他壞,然而,他真誠地檢視自己的心,因為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最知道,他知道自己是真心誠意地為利他而做,所以心安理得。即便所有的人從外相看他,覺得他做的都是沒意思的事情,但他的內心深處知道自己做的對,做的是如法、符合佛陀教示的事情,因此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生起很大的勇氣。有人說,這樣的實修,是最清淨的實修。

假如我們做的事情,都受外人的稱讚,我們的心啊,馬上就失守了。但是,當別人從表面看覺得你壞,但你自己很清楚你所做的是真心利他之事,這才是最具格清淨的實修。

你現在遇到的還是小事。有些老師,花了五年、八年、十年盡心盡力教導學生,但結果呢,卻被學生在背後說閒話。所以,在一些修心教授中,會特別提到這種情況,提醒為人師者先要有這種心理準備,因為,這樣的境界,是很容易讓人起瞋心,可能會讓人心生「我再也不要利他」的想法。 一般的生氣,只會讓人直接針對某個對象生氣,但剛才講的那種情況,很可能會延燒成為「我再也不利益他人」的危險。所以,在面對這種對象前,必須特別修慈心與悲心。

就好比前些日子講過的「擐甲精進」那樣,事前就必須下決心:「即使他這樣對我,我也不要失去慈悲心」。如果面對大事情也能做得到的話,面對小事就簡單多了。

…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