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課-學習空性的利益

之前請各位背《三摩地王經》的兩個偈頌(註一),主要表達的重點是:要解脫就必須證得無我。無我有很多粗細的層次,其中最細的就是我們常唸的《心經》中談到的「應諦觀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觀」(註二),也就是自性空。證得自性空的智慧被稱為佛母,開示空性的《般若經》也被稱為佛母。「佛母」是藏文「母親」一詞的敬語。證空慧是母親,相當於孩子的則是佛、聲聞與獨覺阿羅漢。以佛來說,若佛的母親是證空慧,則父親就是菩提心。

為什麼用這樣的親子關係為喻來說明菩提心、空性和佛果的關係?以世間慣例來說,一個母親若和藏人結婚生子,則生出來的孩子就是藏人;之後若與漢人結婚生子,則第二個孩子就是漢人。世間人基本上是根據父親的血統,決定孩子屬於哪一個種族。藉用這個世間譬喻要說明的是,無論獲得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或是佛果位,都需要證空慧;只求解脫不需要菩提心,追求佛果則一定要有菩提心。菩提心不是獲得解脫與成佛的共因,證空慧才是。

無論透過經論或理路,都可以證成「無論成佛或解脫,都一定要證得空性」;與科學界相較,空性見地亦是佛法最了不起的成果。在空性見地中,「尋找但找不到」是現今科學界有能力解釋的事,但「雖然找不到,但是有」這部份的論述,現今科學仍無法做出解釋,然而這才是真正的空性見地。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因為尋找找不到,所以無自性;雖然無自性,但仍是有,有的方法是透過觀待、透過施設而有。以上內容我只是把聖座說的向各位複述,真正的意涵我也不太懂。

最近有位格西跟我說了一件事。他有一位信仰印度教的朋友,為了打發時間,這位朋友在放假時去聽這位格西講課,聽了之後產生興趣,就持續地聽下去。他聽這位格西講空性,回家後也繼續做思考。在這之前,他的心長期被一件事情困擾著。由於與一位親戚不合、經常起爭執,所以他很記恨那位親戚,這使得他非常苦悶。聽聞空性並開始思惟與觀修後,也許他過去生曾經種下空性的習氣,在開始觀修後,空性的見解在心中形成強大的力量,使得他與那位親戚的心結、痛苦與瞋恨完全消失;不只如此,在平日的生活中,雖然沒有特別憶念空性,但他的心只要一有空,就會不由自主地現起與空性有關的內涵。另一個例子是,我認識一個人,他應該沒有學過細分的空性,只學過在這門課程裡說的粗分空性,但是他有略做思惟。平常人在遇到一些小事或小困難時會有的失意、難過或是緊張害怕的反應,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

再從法的角度來看學習空性的利益。佛在佛經(註三)中說:若沒有菩提心與空正見,用數十萬年的時間不斷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指觀呼吸之類的禪定)累積的福德,比不上一個人在沒有信心的情況下,聽聞一刹那空性的義理甚至生起疑惑所累積的福德大。若帶著懷疑的態度聽聞空性都能累積這麼大的福德,以沒有懷疑的心去聽聞、學習與思惟空性,累積的福德該有多麼大呢?

既然學習空性能帶來這麼大的利益,那就要趕快開始學!若空性很簡單,那當然要趕快開始學,不用等到以後;若空性很難,更要趕快開始學習才對。我們都不年輕了,不是嗎?若我們現在還是十一、二歲的小孩,或許還可以說:「我現在腦部發育還不完全,等過幾年我變得更聰明時,再來學這麼難的空性。」但我們都一把年紀了,沒有任何可以再拖延的理由,應該要趕快開始學空性。

※ 摘要:
  • 以佛來說,若佛的母親是證空慧,則父親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獲得解脫與成佛的共因,證空慧才是。
  • 因為尋找找不到,所以無自性;雖然無自性,但仍是有,有的方法是透過觀待、透過施設而有。
  • 既然學習空性能帶來這麼大的利益,那就要趕快開始學!
  • 若空性很簡單,那當然要趕快開始學,不用等到以後;若空性很難,更要趕快開始學習才對。

註一:「世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其後仍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設若於法觀無我,既觀察已若修習,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諸餘因不能靜。」

註二:這一段《心經》藏文直譯為:「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樂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應作是觀,彼應諦觀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觀。」漢文的《心經》僅說「照見五蘊皆空」。

註三:《寶施童子經》云:「曼殊室利,若諸菩薩無善巧方便,經百千劫修行六波羅蜜多。若復有人聞此正法,生疑心者,所得福德尚多於彼。何況無疑而正聽聞及以書寫,受持,講說,為他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