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課-重點是質量,不是數量(最終回)

課程進行到目前為止,已概略解釋了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的內涵。一般來說,某人若做了布施、持戒等行為,我們會說他造了善業。然而,若他只是為了追求今生安樂而做這些事,算不算造善業呢?以碗為喻來說,他做的這些事,就像小孩子用來玩扮家家酒的紙碗一樣,雖然看起來像碗,但不是真正能用的碗。他做這些事情看起來像是在造善業,但不是真正的善業。

若把考慮的重點放在來生,為此而做布施、持戒等行為,他做的這些事就像塑膠碗,可以發揮容器的功能;若進一步透過認識四聖諦而生起出離心,在這樣的狀態下做的事就像銀碗;若再進一步生起菩提心,所做的事就像金碗;若再加上空正見,在這種狀態下做的事,就像鑲上鑽石的金碗。

一個完全不知道鑽石與金銀價值的人,他看到某甲有五十個塑膠碗,某乙只有一個鑲了鑽石的金碗,他會覺得某甲很厲害、某乙乏善可陳。很多時候我們不也是這樣嗎?覺得某甲供養十萬元真了不起,某乙只供養一塊錢很寒酸;覺得某甲做了十萬次大禮拜很厲害,某乙只做了一次大禮拜沒什麼功德。然而,只做一次大禮拜的某乙,若他是在好好地思惟了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後才拜下那一拜,某甲別說是十萬遍,連十億遍大禮拜也比不上。

一般佛教徒也有累積念誦《皈依發心偈》的習慣,有幾個人相約閉關專心修唸十萬遍皈依。其中有一個人唸了五萬遍後,跑去問另一個人:「我唸五萬遍了,你呢?」被問的這個人在每唸一次偈頌時,都會先好好地思惟,所以一天只唸六到十遍左右。所以他想了一下後說:「我好像唸了一百多遍吧!」唸了五萬遍的人聽了嚇一跳說:「什麼啊?你只唸這麼一點啊?」對方回答道:「你在計算的,是唸皈依文的次數,還是修皈依的次數啊?」我們平常的做法,恐怕也是這樣吧!

發心也是如此。若你只是口頭唸誦「為利眾生願成佛」,但內心完全沒有思惟,就算唸了十萬遍,雖然唸誦文詞也能累積一些福報,但你的心並沒有改變;若能一面思惟一面唸誦,就算一天只能累計三、四遍的次數,但累積到一千遍左右,你的心會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無論是修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性,若能每天好好地用心修一次,一年下來就是三百六十五次了。

為了今生而造、為了來生而造、為了解脫而做、為了成佛而做、在證空慧攝持下而做的善,看似相同的一件善行,但由於能攝的心不同,造成的差異有如天壤。剛才在講這些內容時,本來想用不同的幣值為喻來說明,為今生而做的相似善行就像玩具鈔,為來生而做的善行像印尼盾。之前我去印尼朝聖時,付了一萬元買花,算錢的時候雖然是數了一萬元,但其實幣值很低。為了解脫而做的事就像馬來西亞幣,以菩提心做的事就像美金,若再加上空正見而做的事就像英鎊。但這樣的譬喻我覺得不滿意,因為馬幣與美金、英磅之間雖然有差別,但不到天差地別的程度,所以就換成用碗作譬喻。

※ 摘要:
  • 為了今生而造、為了來生而造、為了解脫而做、為了成佛而做、在證空慧攝持下而做的善,看似相同的一件善行,但由於能攝的心不同,造成的差異有如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