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課-【滅諦】苦能除(二)檢視希求心

認識佛
 

最細分的四聖諦,是從所知障角度說的四聖諦,或說「大乘不共的四聖諦」。當你能夠用理路成立它的時候,對於所謂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就不再只是一位已來過、最初開示四諦之理、透過他自己的經驗示道、曾在歷史中出現、出生於毗蘭尼、佛教四部宗義都能如此解釋的世尊;而是,由於能透過理路成立最微細的四諦之理,便能知道這位具四身的佛陀,會由報身而化現出殊勝化身與各種不淨化身,凡是所化機所在之處,他就能顯現在有情面前。就好比空中的日月,只要地面有水,不論這水是在什麼樣的器皿裡,都會一一顯現出日月的影像般,無礙地對有情顯現出身、語。若能透過理路成立最微細的四諦之理,就能用理路成立這樣的導師是存在的。同樣地,這樣的世尊,他的慈愛已臻究竟,這也是可以用理路成立。一旦如此,就可以用理路成立從大乘宗義觀點主張的,具備究竟悲智功德的佛了。雖然要用理路成立很困難,但是做得到。

這樣的世尊,他對我們有慈愛,而且這樣的慈愛,不是只在嘴巴上說愛,而是至心地愛;不是時有時無的愛,而是恆時都有的愛,所謂「大慈悲心」就是如此。我們雖然也有慈愛的人,但真正要為對方做些什麼時,若慈愛不夠強大,就會做不到為了對方而捨棄自己;但世尊對我們的慈愛不是這樣,無論任何時處,他都能為了我們而捨棄自己,擁有這樣慈愛心的佛是存在的。

即使這樣的佛存在,但若我與他分開在不同的地方,他不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狀況了嗎?這樣一來,他不就沒辦法幫我了嗎?不,不是這樣的,他對於我的情況瞭如指掌,可以現前了知我的一切處境。

 

佛在,為何我仍受苦


一、我希求的不是解脫

若真有這樣的佛,大家應該會產生一個疑問:「那麼,為何我們至今仍留在這裡?」他既知道我們的情況,又那麼慈愛我們,他的身、語又全無質礙,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仍留在輪迴受苦?應該很自然會有這個疑問。

原因之一是我們根本不希求解脫。我們希求的是世間安樂,而世間安樂事實上就跟毒一樣。只要有人傷害我們想要的世間安樂,我們馬上翻臉,覺得他是壞人。多數人之所以違反依師軌理,原因也大多是這個。只因為稍微無法滿足自己對今生安樂的欲求,上師在我們心中的位置就變了。然而,心裡有「捨棄今生」想法的人,大概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不會有違反依師軌理的危險。

即使不談希求解脫,只要內心有「捨棄今生」的想法,這種人別說是對上師,連對敵人的態度也會不一樣。獲得名聲時,他心裡想的是:「這對我有害,會妨礙我獲得解脫。由於我對自己沒有自由,煩惱又很重,一旦變得稍有名氣,就會對名氣生起欲求,貪欲就更大。一旦對名聲產生很大的貪欲,便會對勝過自己的人生起嫉妒,對與自己差不多的人生起競爭的心,對低於自己的人生起慢心。一旦變成這種樣子,我會無法獲得解脫。」想到這裡,他會有「我不要變得有名,名聲這東西我不要」這種想法。一旦產生這種想法,或說一個平常對這件事有理解與稍有經驗的人,當有人批評他時,他會想:「這個批評我的人,說不定是上師佛的化身。」對他來說,這個批評自己的人,是救自己脫離危險的人;由於他來批評我,使我沒有機會生起慢心;若我的壞名聲擴及整個社會,原有的慢心也都會全部息除。這樣說來,這個批評自己的人,是助我離三惡道的人,是助我走上解脫道之人。他會對敵人有這種感覺,若連對敵人都可以這樣想,對上師更不用講,被上師批評時,他一定能想「上師是為了幫助我,才這樣說的」。

所以,我們沒有滿願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是對著顛倒的事物產生了欲望,滿足我們顛倒的欲求,那怎麼行?若佛滿足我們這種欲望,表示他對我們並不慈愛。我們要的都是對我們有害的,而他卻滿足我們的欲望,這並不是好事,這只表示他對我們沒有慈愛心。

有些父母會這樣溺愛孩子,明明知道某些事對孩子有害,但沒有直接拒絕。我認為並不是慈愛的表現,要不是混雜了耽著心,要不就是太缺乏方便善巧。總之,佛沒有滿足我們的欲求,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這裡。


二、若真心希求解脫,一定能滿願

因此,只要你真的生起對解脫無造作的希求,為此而努力的話,你一定會有老師,不可能找不到老師。幾乎可以這樣說。當然,從一方面來說,若沒有「關係」會有點困難,因為無論要造成利益或傷害,兩方要有關係才行,為此,所以要皈依三寶、供養三寶、向三寶祈求,再加上自己這方面真心希求解脫,應該不可能找不到老師,你會剛好遇到一位很適合自己的老師。理由是:因為佛無質礙。

雖然基本上,若你生在一個完全沒有佛法的地方,要自己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應該很困難,但假設你因為前世種下的習氣或其他原因,生在一個沒有佛法老師的地方,你的確會找不到老師,但你仍會以各種方式得到幫助,例如,有些人會這樣,以前的智者菩薩、佛等隱藏的經論,他們會獲得這些伏藏,而在沒有師長的情況下,既得到加持,又證得其中的意義;又有一些人雖未獲得伏藏,但親見佛或菩薩;有些則是在夢中,佛菩薩對他們開示佛法;有些是直接見到佛菩薩,由他們為他說法;有些是在夢中看見佛菩薩對他開示某個意義的文字;有些雖然沒有上述的境遇,只是在看到一般的世間情況時,便把這些情況在內心整合,由此而生起證量。總之,這樣的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佛是無勤力任運而至。所以,只是我們並未真正對解脫生起希求心,對佛法沒有真正的希求心。

真心非常想自殺的人,誰也救不了。也許可以阻止一兩天,阻止一兩個月,但能持續阻止多久?根本阻止不了。一心想要自殺的人,旁人真的救不了。當然,若像之前講的那位不會游泳的先生,那是另一回事,否則,真心想自殺的人,誰都救不了。同樣地,完全沒有希求解脫的心,完全臣服於煩惱,完全被貪欲牽著走的人,就算旁邊的善知識再有悲智力等功德,也很難幫得了,那樣的人會往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因此,生起希求解脫之心,真的太重要了。

以中士道的皈依而言,懼怕輪迴而生起希求解脫之心,是皈依二因中的一個因,再加上見到三寶有能力救護我們脫離懼怕,便是具備了皈依二因的第二個因。這兩點,是中士道的皈依二因。只要具備這兩個因去皈依,由於三寶無欺誑,必能無欺誑地獲得救怙。若欠缺這兩個因,輪迴是自己去拿的。

我的一位老師,早上天剛亮時,在虛空中清楚看見《般若經》裡的一段經文。之後,這些經文所展現的空性義理,就像自動產生似地在心中成為偈頌,他叫一位學生過來,把心中出現的這些偈頌唸出來,讓那位學生寫下來,寫了長度有二十首的四句偈,最後在結尾處加上一首自己寫的四句偈,帶著它去拜見聖座。至於之後發生了什麼,就不知道了。這件事情很隱密,即使老師已圓寂,我仍不敢把他的名字公諸於世。若老師還在,這件事情我連講都不敢講。現在老師不在了,我也只敢把這個情況跟大家說,但老師的名字我不敢提。

 

佛能滿足一切清淨的希願


要真正用理路成立這樣具四身、悲智究竟的世尊很困難,必須經過很多年的學習才行。在這之前,即使還不能以理路成立,只要有信心,對他祈求,當然你所求的事,動機必須無誤,就像剛才提到的一樣。雖然一般我們會說佛能「滿足一切希願」,但其實應該是「滿足一切清淨的希願」。要滿足一切人的一切欲求,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例如,若我與某人是敵對的,我祈求「願某人能死」,但某人祈求「願我不要死」,那佛該怎麼做?若滿足我的欲求,就無法滿足他的欲求,所以不可能滿足一切人的一切欲求。但透過無誤的動機,向佛祈求清淨的事,若能讓自己養成這樣的習慣,則雖然還沒有辦法以理成立,但是,你可以透過自身的經驗知道:他應該是存在的。若養成經常向佛祈求的習慣,自己也有多次「基本上應該辦不成,最後竟然辦成了」的經驗,你心裡會有「『佛不存在』這種看法,應該是完全說不通,應該是真的有點什麼」這種感覺。不是透過理路,而是自己的體驗,這也是一種方式,對產生信心會很有幫助。

之前跟大家說,這堂課要用理路的方式成立四諦之理,但講著講著,好像有點偏向非理路的一方,變成不是講如何用理路成立,而是在講如何依靠信心了。哈哈。

經常順帶地這樣做,供水,即使只有一盞燈也供,只有一朵花也供,養成這種習慣,就會在不辛苦的情況下順帶累積福德,好像種下種子一般。持佛名號或是持咒,例如六字大明咒是很容易的事,並不會累,也不會讓你吃虧。除非很確定持咒沒有好處、只有壞處,你當然就可以不去持咒;但現在我們不但沒有這種確定,也有「持咒說不定會有好處」這種想法,在這種狀況下,就多去持咒,不會有壞處,只會有好處。

若每件事都必須等你用量識成立之後才去做,萬一死亡先到,怎麼辦?人生很短,就像剛才講的,若要用理路成立悲智力兼具者存在,除非花很多年時間專精地學習,否則應該很困難。在以理路成立之前,若什麼都不肯做,只肯等,這種做法並不聰明。在以理路成立之前,不要等,附帶地累積依楅田力的善根,會獲得很大的利益。

不過,要知道以上這些做法,屬於生起證無我慧的支分(而不是主要);若以為只做以上這些就能獲得解脫,這種想法是錯的,它與我們要用理路成立的結論非常相違。但另一方面,若以「淨罪集資有助於生起證無我慧」為理由,在做完淨罪集資的法行後,只去祈願「願能證得無我」而不去學習,這樣無法證得無我。要證得無我,必須透過聞思修無我,要透過這種做法才行,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但是,在聞思修無我之時,若能順帶如此去淨罪集資,可以讓聞思修空性的品質更好,更容易上路。總之,要知道淨罪集資是證空性的支分,在這個認識之下去淨罪集資。

※  摘要:
  • 由於能透過理路成立最微細的四諦之理,便能知道這位具四身的佛陀,會由報身而化現出殊勝化身與各種不淨化身,凡是所化機所在之處,他就能無礙地對有情顯現出身、語。
  • 我們希求的是世間安樂,而世間安樂事實上就跟毒一樣。
  • 真心非常想自殺的人,誰也救不了。完全沒有希求解脫的心,完全臣服於煩惱,完全被貪欲牽著走的人,就算旁邊的善知識再有悲智力等功德,也很難幫得了,那樣的人會往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
  • 透過無誤的動機,向佛祈求清淨的事,若能讓自己養成這樣的習慣,對於「對佛產生信心」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