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24課-成佛之道(最終回)
生起菩提心,需要什麼條件?具備兩個欲求,就能產生菩提心。第一個欲求是,想要成辦有情義利、讓一切有情都離苦得樂的欲求;第二個欲求是,自己想要成佛的欲求。第一個欲求又包含兩部份,希望有情離苦的欲求是大悲心,希望有情得樂的欲求是大慈心,所以第一個欲求也可以說是慈悲心。第二個欲求也可以說是想要成佛的心,若能明白成佛之後為何能利益眾生、明白自己有成佛的能力,愈朝這方面思考,就愈會生起想要成佛的心。因此,簡單說,只要具備慈悲心與想成佛的心,就會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一、從菩提心的大河溯源
接著,我想借著河流這個譬喻,看看菩提心這條大河如何形成。
一條大河的形成,是從開端的源頭、匯集眾多支流,最後才形成一條大河。剛才說到,只要具備慈悲心與想成佛的心,就能生起菩提心。透過學習,明白什麼是佛、確信自己有能力成佛、成佛之後能廣大利益一切眾生,這條是「想要成佛之心」的河,當這條河,與另一條「慈悲心」的河匯流之後,就成了菩提心的河。
大悲心是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行苦、我執的心,這條河必須匯集兩條支流。在繼續講下去之前,必須再說明一個道理。先舉個例子,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是你的敵人、父親與母親。基本上我們對父母的愛差異不大。現在母親沒有生病,但父親生病了,敵人也生病了。你那種希望對方離開痛苦的悲心,會對誰產生?只會對父親產生。也許媽媽的身體也不舒服,但你沒有看到,因為沒有看到,即便是親愛的人,也不會生起悲心。
由上可知,要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心,必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看見對方在受苦;第二個條件是慈愛。就像你明明也看見敵人受苦,為何生不起悲心?因為你對他沒有愛。如果對方是跟你毫無關係的人,我們會對其中有些人生起一點慈愛,對有些人則不會。也就是說,大悲心的河,須要兩條支流匯集,一條是慈愛的河,另一條是能看見對方在受苦的智慧之河,匯集這兩條支流,才會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悲心。
大悲心在講的並不是一般的小苦,而是輪迴苦。要生起大悲心,必須具備能看見眾生在輪迴受苦的智慧,因此要有能力看見行苦,看見眾生受到行苦折磨,如何因為煩惱而受苦,這種智慧必須透過訓練才能產生,這是一條支流;另一條支流是以一切有情為所緣的慈愛心。透過訓練生起這兩種心,當這兩條支流匯集,就會產生大悲心。
對一切有情生起慈愛心,又看到並確信一切有情正在輪迴中受苦,接著就會生起「若一切有情都能離開痛苦該有多好!」的心,這就是大悲心。要生起大悲心,必須要有剛才講的兩條支流匯集才行。
對眾生的慈愛心要如何產生呢?慈愛心這條支流,源頭來自思惟有情對自己的大恩。思惟有情恩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七因果教授與自他相換教授。兩種方法任選哪一種都可以,當然兩種都用會更加圓滿,但也可以擇一使用。
運用七因果教授思惟有情恩的方法是,思惟一切有情曾經是自己的母親,由此產生一切有情對我有大恩的心情。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雖然時間不多,但還是舉個例子,不過這例子講的不只是如何憶念有情恩。
一個有著「我想成佛」想法的人,一旦生起想要放棄某人的念頭,後果會是什麼?例如,如果我心裡決定放棄某人,無論他是好人或壞人、仇人或恩人,只要我放棄他,生起再也不要利他的心時,「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這個誓願裡的一切有情,就會因為少一個人而不完整,此時,我等於是放棄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心了。
雖然表面上只說要捨棄他,但事實上被捨棄的是我心續上的大悲心;捨棄大悲心,也就捨棄了菩提心;捨棄菩提心,也就捨棄十地菩薩的功德;如此一來,所有我可能獲得的佛功德也被一併捨棄掉了;捨棄了佛果位,也就捨棄了在成佛後能做的一切利生事業;眾多有情的義利,同時也就被捨棄了。這樣說來,雖然我直接想要捨棄的只是某個人,但事實上被捨棄的是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有情,以及自他暫時與究竟的一切安樂。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體會,我會知道,無論對方是怎麼樣的人,無論他對我是好或壞,就是不能放棄他。也許我會很氣他,但同時也絕不捨棄他,就像孩子一面被媽媽打,在同時也抱著媽媽不放一樣。因為,自他一切有情的一切安樂,都要觀待對方才能成辦。
再回到河流的譬喻。若要思惟一切有情曾經當過自己的母親,必須先相信有前後世才行。所以再往前追溯,必須要有思惟前後世的心,由此而生起知母、念恩等心,而後才能生起對一切有情的慈愛心。「慈愛心」這條河,要透過這樣的過程產生。
另一條河,是能看見對方在受苦的智慧之河。之前說過,要生起願一切有情從輪迴苦解脫的心,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輪迴中受苦。不但要看清自己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中流轉,也要認識自己受到的壞苦與行苦都是苦。若對自身處境不覺為苦,就算把思惟的對象轉移到眾生身上,也無法產生希望眾生離苦的心;萬一有產生,反而證明自己並不善良。因為,不知有漏樂是苦的人,有漏樂在他心中是好的、是快樂的、是應該要追求的。自己很想要的,卻希望別人不要擁有,這是什麼心態?就像有人一輩子都在追求金錢,他如果希望某人不要有錢,這應該是一種壞心眼,而不是大悲心吧?
除非你真的覺得有錢是苦,因而希望別人不要因為過度富有而受苦,所以衷心希望對方不要太有錢,這種心才能算得上是悲心;如果明明自己也很想要,不覺得那種追求有任何問題,卻希望別人不要獲得,這根本不能算是悲心。所以,若要生起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的心,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受苦,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才行。
以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說,別說行苦是苦了,連有漏樂是苦我們都不認識。因為不認識,所以我們才會一心追求有漏樂啊!
有親身體驗才懂得將心比心。以我來說,我是個病人,旅行時若體力不夠,經常會覺得很辛苦。此時,與我同行的友人,若曾經有生病的經驗,他會很適切地觀照我的需要;一起坐車時,他會考慮到我身體虛弱,細心幫我張羅一個比較不被打擾、震動少一點的位置。相反的,如果同行者是很健康、從不知生病為何物的人,很難在旅程中得到照顧。尤其在搭巴士時,跟塊頭大的人一起坐,車子過彎時,他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到我身上,而我又沒有力氣,那時真辛苦。
經歷過病苦、能夠感同身受的人,對病者的照顧似乎會更貼心與妥適。同樣的道理,認識苦、真心希求離苦的人,與沒有這種希求心的人,在思惟幫助對方離苦的大悲心時,會有很大的差別。
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丈夫的牙齒很健康,從來不知道牙痛是什麼。有一天,妻子的牙齒痛,一直喊疼,丈夫覺得很不耐煩,就對妻子說:「牙齒是骨頭,骨頭哪裡會痛呢?」聽起來很好笑吧?然而,沒有受苦經驗的人,有時就會是這個樣子。幾年之後,丈夫牙痛,一直哀哀叫,妻子反問他:「不是說骨頭怎麼會痛嗎?」丈夫不知怎麼回答,只好說:「哎呀!你們女人家不懂,男牙與女牙不一樣啦!」哈哈。
要先在自己身上認識苦,接著才有辦法把對象擴大到一切有情。認識自身之苦的方法在中士道,包括思惟自己如何在輪迴中流轉、煩惱如何讓自己受苦。這條共中士道,不但是追求解脫者必須思惟的內容;想要生起大悲心,同樣也必須思惟才行。
所以,大悲心這條河的水源有兩條,一條來自共中士道,另一條來自透過知母、念恩、報恩而生的慈愛。對一切有情生起的慈愛心,與看見一切有情在受苦的心,這兩顆心合在一起,才能產生願一切有情離苦的大悲心。
共下士道要思惟的科目有四個:無常、惡趣苦、皈依、業果。不覺得自己來世若投生惡趣很可怕,不希求脫離惡趣苦的人,就不可能生起害怕投生到善趣的心,當然也不會生起強烈的希求解脫的心。
中士道裡會講到,就算投生人天善趣依舊是苦的自性。一個沒有想要脫離惡趣苦的人,根本不可能產生想要脫離人天善趣的強烈希求;反之,若強烈地想要脫離三惡趣苦,這種人只要一想到,就算投生人天還是會死,死後還是有可能再度投生惡趣。想到這裡,他會覺得就算投生人天的安樂再大,都是站在惡趣的險崖旁邊,完全不保險。
由此可知,如果你希望生起強烈、精純、穩定的中士夫的想法,就必須先有下士道的想法才行。不過,如果你不要求品質,只求產生程度尚可的中士道思惟即可,則沒有認真思惟三惡趣苦,應該可以達到目的。因此,有些非常不能接受地獄存在的人,不必過度勉強自己思惟惡趣苦,可以先跳過,直接觀修中士道;等到對中士道生起一點定解後,再回頭看下士道的內容,會慢慢容易接受。
從小生在佛教環境的人,無論內心是否相信,至少對於地獄、餓鬼這些說法不會感到陌生,思惟三惡趣苦時的挑戰或許不會這麼大;但有些人沒有從小耳濡目染,完全不習慣這些說法,講到地獄就完全無法接受。這一類人可以在思惟三惡趣苦的畜牲苦之後,直接進入中士道的觀修。我的意思是,有些人根本不想或無法思惟三惡趣苦,該怎麼辦呢?他不必因此卡住而停在那裡,可以直接進入中士道思惟輪迴苦、出離心,這樣應該也能生起一點點中士道的意樂。然而,若要生起強烈的中士道的心, 一定要有強烈的希求脫離三惡趣苦的心才行。
修道一事,雖然基本上必須按照順序,但是不必一味死守。不是在某個科目的證量沒有產生之前,別的科目都不可以修,不是這樣的。道次第裡的每一個科目,都有彼此互相輔助的作用。修某個科目卻無法產生證量,有時可以先跳到下個項目修。後後科目有助於前前科目,而前前的基礎愈穩固,對後後的進展也會愈有幫助。
要產生中士道的想法其實並不容易。包括認識行苦、認識其根本是我執、認識我執是錯亂、認識解脫是可以獲得的,這些思惟與想法都不容易。所以一方面要靠著學習經論建立理路,另一方面則需要淨罪集資,透過兩者並行的方式,才能真正掌握整個想法的核心。
淨罪集資很重要,如果有以下士道講的皈依修心,集資淨罪的品質會很好。下士道皈依的內容裡有講三寶功德,認識三寶功德,則無論禮拜、供養等都會很精純。若皈依做得好,集資淨罪也會很好,這樣一來,中士道的思惟也會跟著得到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士道之前,必須要有下士道修心基礎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方面來說,愈深刻思惟三惡趣苦,就會愈真心祈求三寶救怙,皈依就會修得更好。只希望脫離今生的困境,為此而向三寶求救怙,並不是法上說的真皈依,只是隨順的皈依而已。
思惟三惡趣苦之前,必須思惟死亡無常才行。舉個例子來說,某甲與某乙都住在策秋林寺,某甲明天要進城辦事,某乙則不用。如果今天城裡發生嚴重的打架事件,雙方互毆造成很大的傷害,聽到這個消息,某乙應該沒有什麼感覺,但某甲會很害怕,也會不斷盤算明天該怎麼做。同樣的,沒有「我會死、死後還有下一生」這種想法的人,無論聽多少三惡趣苦,對他而言都是別人的事,他不會生起恐懼心,也不會想要脫離。只有想到自己會死、必須去到來生,想到來生可能投生惡趣,惡趣苦才會讓他感到懼怕。所以在共下士道次第的科判裡,思惟三惡趣苦之前,必須先思惟死亡無常。
有句祖師的口訣是:「法的觀修從無常開始;法的實踐從業果開始。」觀修時,要從念死無常這個科目開始逐次修習,如果一開始就修無我,無法產生什麼結果;平日的實踐,則要依循業果道理斷惡修善,從斷除說粗惡語等惡行開始。
因此,要從念死無常開始,一直往上修到止觀。然而,如果只修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就停下來,無法得到什麼成果,必須持續地修才行。以學習來說,光學幾天不可能就會懂,必須持續地學,年復一年地學,否則很難嚐到法味。
既然路程很長,所以我們需要勸勉者。外在的勸勉頂多只能讓我們多用功幾天或幾個月,所以不太有效;唯有內在的勸勉才能真正激勵我們持續前進,而這個勸勉者就是思惟暇滿。認識暇滿的體性,思惟暇滿義大與難得的道理,這些想法如果真的入心,就會成為你內在的勸勉者。
西藏有種動物叫野騾,長得有點像驢,是一種生長在山上的野生動物。有個沒有雙腳的人不小心從岩山上跌落,剛好就摔在一隻從山谷下經過的野騾背上。受到驚嚇的野騾拔腿狂奔,騎在野騾背上的他竟然大聲唱歌,後來就摔下來了。朋友問他:「你這個傢伙,掉在野騾上竟然還在唱歌,真是的!」他說:「斷腿的人竟然能騎在野騾上,也就只有今天這麼一次了。這個時候不唱歌,要等什麼時候唱呢?」
若真的想到暇滿義大難得,心裡就會有這種感覺:「能成辦來世增上生、解脫、佛果位的法,竟然有機會能學、能思惟、能觀修,這種機會也就今天這麼一次,這次不修,要等什麼時候修呢?」想到這裡就會很歡喜地修行。
再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懂得這些?沒有人一開始就懂,連今生世俗的工作也需要有人教,何況是無始以來從沒去過的解脫與佛地,沒人教,怎麼可能懂?因此我們需要一位教導者,也就是善知識。與善知識建立關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建立關係的方式很精純,則整條道都會變得很精純;若不精純,將很難成辦精純的道。
《功德之本頌》說:「諸功德本謂恩師,如理依止是道基。」依師軌理就像根基一樣。沒有依止師長的體驗,或不懂佛法核心,或完全沒有信心習慣的人,可能會覺得依師軌理是要求、甚至強迫人要對另一個人生起信心與恭敬。但是,一個懂得佛法心要的人解釋依師軌理,不但可以解釋得非常深廣,也能把顯密一切道的精華,都與依師軌理結合在一起做詮釋。
二、從依師軌理到成就佛果
再次以河流為喻,複習整個道次第的內容。上師就像雪山,是眾河的源頭,從這個源頭流出一條從下士道暇滿義大難得開始,到中士道認識輪迴苦的長河,這條長河,代表無造作地生起見輪迴與煩惱過患之心。另一條長河,是從運用七因果或自他相換教授,生起對一切有情的慈愛心。
這兩條河匯集成為大悲心,大悲心之河繼續往下流,遇到透過思惟佛功德,想到若成佛可以成辦眾生義利,並且認識到自己具有成佛的能力,由此生起的欲求菩提之河,兩條河匯流在一起,就成了菩提心。菩提心之河,遇到聞思修證空慧之河,兩條河結合之時,就是具足標準的大乘資糧道。
這兩條河結合後,繼續在完全互不分離的狀況下去觀修,獲得以空性為所緣的觀時,就是獲得大乘加行道。當方便與智慧的能力完全發揮、現證空性之時,或說在圓滿具足方便能力的攝持下現證空性之時,就是獲得大乘見道位。
雖然已現證空性,但因為過去長時串習實執的緣故,還是會生起一點實執,為了把它們清除乾淨,所以必須繼續修空性,這是大乘修道位。處在這個階段,雖然在根本定中有現證空性,但離開根本定、在後得位時,心裡還會想著別的事情。經過不斷修持,到達無論何時都一直安住緣空的根本定中,此時就獲得了佛果位,具備同時了知一切法的能力。此時可以用「其心意周遍於一切法」這個名相來描述,由於佛知道一切所知,所以佛心周遍一切法。由於佛的智遍一切,所以佛的悲心也遍一切。無論任何時候,佛都以悲心觀視著一切有情。那時,有情會見到與聽到與各自程度相應的佛身與佛語。
在虛空未盡之際,或說一切有情尚未成佛之前,佛都會一直安住,繼續利益眾生。因此「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這句話,並不是單憑心力一廂情願的話語,而是確實可以達到的目標,因為成佛就是這樣的狀態。
以上說的內容, 把它們統合起來,就是聖座經常說的:「以具有智慧的愛,願成辦自他一切有情永恆的安樂!」無論任何時候,包括暫時與究竟的快樂,都是透過慈愛而來;這種愛不是盲目無智慧的愛,而是以智慧攝持的愛。聖座這句話,把上述的內容都完全包括進去了。
※ 摘要:
一、從菩提心的大河溯源
接著,我想借著河流這個譬喻,看看菩提心這條大河如何形成。
(一)慈悲心與想成佛的心,匯為菩提心
一條大河的形成,是從開端的源頭、匯集眾多支流,最後才形成一條大河。剛才說到,只要具備慈悲心與想成佛的心,就能生起菩提心。透過學習,明白什麼是佛、確信自己有能力成佛、成佛之後能廣大利益一切眾生,這條是「想要成佛之心」的河,當這條河,與另一條「慈悲心」的河匯流之後,就成了菩提心的河。
(二)悅意慈與能見對方受苦的智慧,匯為大悲心
大悲心是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行苦、我執的心,這條河必須匯集兩條支流。在繼續講下去之前,必須再說明一個道理。先舉個例子,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是你的敵人、父親與母親。基本上我們對父母的愛差異不大。現在母親沒有生病,但父親生病了,敵人也生病了。你那種希望對方離開痛苦的悲心,會對誰產生?只會對父親產生。也許媽媽的身體也不舒服,但你沒有看到,因為沒有看到,即便是親愛的人,也不會生起悲心。
由上可知,要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心,必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看見對方在受苦;第二個條件是慈愛。就像你明明也看見敵人受苦,為何生不起悲心?因為你對他沒有愛。如果對方是跟你毫無關係的人,我們會對其中有些人生起一點慈愛,對有些人則不會。也就是說,大悲心的河,須要兩條支流匯集,一條是慈愛的河,另一條是能看見對方在受苦的智慧之河,匯集這兩條支流,才會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悲心。
大悲心在講的並不是一般的小苦,而是輪迴苦。要生起大悲心,必須具備能看見眾生在輪迴受苦的智慧,因此要有能力看見行苦,看見眾生受到行苦折磨,如何因為煩惱而受苦,這種智慧必須透過訓練才能產生,這是一條支流;另一條支流是以一切有情為所緣的慈愛心。透過訓練生起這兩種心,當這兩條支流匯集,就會產生大悲心。
對一切有情生起慈愛心,又看到並確信一切有情正在輪迴中受苦,接著就會生起「若一切有情都能離開痛苦該有多好!」的心,這就是大悲心。要生起大悲心,必須要有剛才講的兩條支流匯集才行。
(三)由念有情恩,產生悅意慈
對眾生的慈愛心要如何產生呢?慈愛心這條支流,源頭來自思惟有情對自己的大恩。思惟有情恩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七因果教授與自他相換教授。兩種方法任選哪一種都可以,當然兩種都用會更加圓滿,但也可以擇一使用。
運用七因果教授思惟有情恩的方法是,思惟一切有情曾經是自己的母親,由此產生一切有情對我有大恩的心情。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雖然時間不多,但還是舉個例子,不過這例子講的不只是如何憶念有情恩。
一個有著「我想成佛」想法的人,一旦生起想要放棄某人的念頭,後果會是什麼?例如,如果我心裡決定放棄某人,無論他是好人或壞人、仇人或恩人,只要我放棄他,生起再也不要利他的心時,「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這個誓願裡的一切有情,就會因為少一個人而不完整,此時,我等於是放棄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心了。
雖然表面上只說要捨棄他,但事實上被捨棄的是我心續上的大悲心;捨棄大悲心,也就捨棄了菩提心;捨棄菩提心,也就捨棄十地菩薩的功德;如此一來,所有我可能獲得的佛功德也被一併捨棄掉了;捨棄了佛果位,也就捨棄了在成佛後能做的一切利生事業;眾多有情的義利,同時也就被捨棄了。這樣說來,雖然我直接想要捨棄的只是某個人,但事實上被捨棄的是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有情,以及自他暫時與究竟的一切安樂。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體會,我會知道,無論對方是怎麼樣的人,無論他對我是好或壞,就是不能放棄他。也許我會很氣他,但同時也絕不捨棄他,就像孩子一面被媽媽打,在同時也抱著媽媽不放一樣。因為,自他一切有情的一切安樂,都要觀待對方才能成辦。
再回到河流的譬喻。若要思惟一切有情曾經當過自己的母親,必須先相信有前後世才行。所以再往前追溯,必須要有思惟前後世的心,由此而生起知母、念恩等心,而後才能生起對一切有情的慈愛心。「慈愛心」這條河,要透過這樣的過程產生。
(四)由希求解脫之心,產生能見對方受苦的智慧
另一條河,是能看見對方在受苦的智慧之河。之前說過,要生起願一切有情從輪迴苦解脫的心,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輪迴中受苦。不但要看清自己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中流轉,也要認識自己受到的壞苦與行苦都是苦。若對自身處境不覺為苦,就算把思惟的對象轉移到眾生身上,也無法產生希望眾生離苦的心;萬一有產生,反而證明自己並不善良。因為,不知有漏樂是苦的人,有漏樂在他心中是好的、是快樂的、是應該要追求的。自己很想要的,卻希望別人不要擁有,這是什麼心態?就像有人一輩子都在追求金錢,他如果希望某人不要有錢,這應該是一種壞心眼,而不是大悲心吧?
除非你真的覺得有錢是苦,因而希望別人不要因為過度富有而受苦,所以衷心希望對方不要太有錢,這種心才能算得上是悲心;如果明明自己也很想要,不覺得那種追求有任何問題,卻希望別人不要獲得,這根本不能算是悲心。所以,若要生起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的心,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受苦,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才行。
以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說,別說行苦是苦了,連有漏樂是苦我們都不認識。因為不認識,所以我們才會一心追求有漏樂啊!
有親身體驗才懂得將心比心。以我來說,我是個病人,旅行時若體力不夠,經常會覺得很辛苦。此時,與我同行的友人,若曾經有生病的經驗,他會很適切地觀照我的需要;一起坐車時,他會考慮到我身體虛弱,細心幫我張羅一個比較不被打擾、震動少一點的位置。相反的,如果同行者是很健康、從不知生病為何物的人,很難在旅程中得到照顧。尤其在搭巴士時,跟塊頭大的人一起坐,車子過彎時,他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到我身上,而我又沒有力氣,那時真辛苦。
經歷過病苦、能夠感同身受的人,對病者的照顧似乎會更貼心與妥適。同樣的道理,認識苦、真心希求離苦的人,與沒有這種希求心的人,在思惟幫助對方離苦的大悲心時,會有很大的差別。
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丈夫的牙齒很健康,從來不知道牙痛是什麼。有一天,妻子的牙齒痛,一直喊疼,丈夫覺得很不耐煩,就對妻子說:「牙齒是骨頭,骨頭哪裡會痛呢?」聽起來很好笑吧?然而,沒有受苦經驗的人,有時就會是這個樣子。幾年之後,丈夫牙痛,一直哀哀叫,妻子反問他:「不是說骨頭怎麼會痛嗎?」丈夫不知怎麼回答,只好說:「哎呀!你們女人家不懂,男牙與女牙不一樣啦!」哈哈。
要先在自己身上認識苦,接著才有辦法把對象擴大到一切有情。認識自身之苦的方法在中士道,包括思惟自己如何在輪迴中流轉、煩惱如何讓自己受苦。這條共中士道,不但是追求解脫者必須思惟的內容;想要生起大悲心,同樣也必須思惟才行。
所以,大悲心這條河的水源有兩條,一條來自共中士道,另一條來自透過知母、念恩、報恩而生的慈愛。對一切有情生起的慈愛心,與看見一切有情在受苦的心,這兩顆心合在一起,才能產生願一切有情離苦的大悲心。
(五)從下士道的修行,產生精純的中士道意樂
共下士道要思惟的科目有四個:無常、惡趣苦、皈依、業果。不覺得自己來世若投生惡趣很可怕,不希求脫離惡趣苦的人,就不可能生起害怕投生到善趣的心,當然也不會生起強烈的希求解脫的心。
中士道裡會講到,就算投生人天善趣依舊是苦的自性。一個沒有想要脫離惡趣苦的人,根本不可能產生想要脫離人天善趣的強烈希求;反之,若強烈地想要脫離三惡趣苦,這種人只要一想到,就算投生人天還是會死,死後還是有可能再度投生惡趣。想到這裡,他會覺得就算投生人天的安樂再大,都是站在惡趣的險崖旁邊,完全不保險。
由此可知,如果你希望生起強烈、精純、穩定的中士夫的想法,就必須先有下士道的想法才行。不過,如果你不要求品質,只求產生程度尚可的中士道思惟即可,則沒有認真思惟三惡趣苦,應該可以達到目的。因此,有些非常不能接受地獄存在的人,不必過度勉強自己思惟惡趣苦,可以先跳過,直接觀修中士道;等到對中士道生起一點定解後,再回頭看下士道的內容,會慢慢容易接受。
從小生在佛教環境的人,無論內心是否相信,至少對於地獄、餓鬼這些說法不會感到陌生,思惟三惡趣苦時的挑戰或許不會這麼大;但有些人沒有從小耳濡目染,完全不習慣這些說法,講到地獄就完全無法接受。這一類人可以在思惟三惡趣苦的畜牲苦之後,直接進入中士道的觀修。我的意思是,有些人根本不想或無法思惟三惡趣苦,該怎麼辦呢?他不必因此卡住而停在那裡,可以直接進入中士道思惟輪迴苦、出離心,這樣應該也能生起一點點中士道的意樂。然而,若要生起強烈的中士道的心, 一定要有強烈的希求脫離三惡趣苦的心才行。
修道一事,雖然基本上必須按照順序,但是不必一味死守。不是在某個科目的證量沒有產生之前,別的科目都不可以修,不是這樣的。道次第裡的每一個科目,都有彼此互相輔助的作用。修某個科目卻無法產生證量,有時可以先跳到下個項目修。後後科目有助於前前科目,而前前的基礎愈穩固,對後後的進展也會愈有幫助。
要產生中士道的想法其實並不容易。包括認識行苦、認識其根本是我執、認識我執是錯亂、認識解脫是可以獲得的,這些思惟與想法都不容易。所以一方面要靠著學習經論建立理路,另一方面則需要淨罪集資,透過兩者並行的方式,才能真正掌握整個想法的核心。
淨罪集資很重要,如果有以下士道講的皈依修心,集資淨罪的品質會很好。下士道皈依的內容裡有講三寶功德,認識三寶功德,則無論禮拜、供養等都會很精純。若皈依做得好,集資淨罪也會很好,這樣一來,中士道的思惟也會跟著得到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士道之前,必須要有下士道修心基礎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方面來說,愈深刻思惟三惡趣苦,就會愈真心祈求三寶救怙,皈依就會修得更好。只希望脫離今生的困境,為此而向三寶求救怙,並不是法上說的真皈依,只是隨順的皈依而已。
思惟三惡趣苦之前,必須思惟死亡無常才行。舉個例子來說,某甲與某乙都住在策秋林寺,某甲明天要進城辦事,某乙則不用。如果今天城裡發生嚴重的打架事件,雙方互毆造成很大的傷害,聽到這個消息,某乙應該沒有什麼感覺,但某甲會很害怕,也會不斷盤算明天該怎麼做。同樣的,沒有「我會死、死後還有下一生」這種想法的人,無論聽多少三惡趣苦,對他而言都是別人的事,他不會生起恐懼心,也不會想要脫離。只有想到自己會死、必須去到來生,想到來生可能投生惡趣,惡趣苦才會讓他感到懼怕。所以在共下士道次第的科判裡,思惟三惡趣苦之前,必須先思惟死亡無常。
有句祖師的口訣是:「法的觀修從無常開始;法的實踐從業果開始。」觀修時,要從念死無常這個科目開始逐次修習,如果一開始就修無我,無法產生什麼結果;平日的實踐,則要依循業果道理斷惡修善,從斷除說粗惡語等惡行開始。
因此,要從念死無常開始,一直往上修到止觀。然而,如果只修幾天、幾個月或是幾年就停下來,無法得到什麼成果,必須持續地修才行。以學習來說,光學幾天不可能就會懂,必須持續地學,年復一年地學,否則很難嚐到法味。
(六)內在的勸勉者
既然路程很長,所以我們需要勸勉者。外在的勸勉頂多只能讓我們多用功幾天或幾個月,所以不太有效;唯有內在的勸勉才能真正激勵我們持續前進,而這個勸勉者就是思惟暇滿。認識暇滿的體性,思惟暇滿義大與難得的道理,這些想法如果真的入心,就會成為你內在的勸勉者。
西藏有種動物叫野騾,長得有點像驢,是一種生長在山上的野生動物。有個沒有雙腳的人不小心從岩山上跌落,剛好就摔在一隻從山谷下經過的野騾背上。受到驚嚇的野騾拔腿狂奔,騎在野騾背上的他竟然大聲唱歌,後來就摔下來了。朋友問他:「你這個傢伙,掉在野騾上竟然還在唱歌,真是的!」他說:「斷腿的人竟然能騎在野騾上,也就只有今天這麼一次了。這個時候不唱歌,要等什麼時候唱呢?」
若真的想到暇滿義大難得,心裡就會有這種感覺:「能成辦來世增上生、解脫、佛果位的法,竟然有機會能學、能思惟、能觀修,這種機會也就今天這麼一次,這次不修,要等什麼時候修呢?」想到這裡就會很歡喜地修行。
(七)一切功德的源泉
再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懂得這些?沒有人一開始就懂,連今生世俗的工作也需要有人教,何況是無始以來從沒去過的解脫與佛地,沒人教,怎麼可能懂?因此我們需要一位教導者,也就是善知識。與善知識建立關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建立關係的方式很精純,則整條道都會變得很精純;若不精純,將很難成辦精純的道。
《功德之本頌》說:「諸功德本謂恩師,如理依止是道基。」依師軌理就像根基一樣。沒有依止師長的體驗,或不懂佛法核心,或完全沒有信心習慣的人,可能會覺得依師軌理是要求、甚至強迫人要對另一個人生起信心與恭敬。但是,一個懂得佛法心要的人解釋依師軌理,不但可以解釋得非常深廣,也能把顯密一切道的精華,都與依師軌理結合在一起做詮釋。
二、從依師軌理到成就佛果
再次以河流為喻,複習整個道次第的內容。上師就像雪山,是眾河的源頭,從這個源頭流出一條從下士道暇滿義大難得開始,到中士道認識輪迴苦的長河,這條長河,代表無造作地生起見輪迴與煩惱過患之心。另一條長河,是從運用七因果或自他相換教授,生起對一切有情的慈愛心。
這兩條河匯集成為大悲心,大悲心之河繼續往下流,遇到透過思惟佛功德,想到若成佛可以成辦眾生義利,並且認識到自己具有成佛的能力,由此生起的欲求菩提之河,兩條河匯流在一起,就成了菩提心。菩提心之河,遇到聞思修證空慧之河,兩條河結合之時,就是具足標準的大乘資糧道。
這兩條河結合後,繼續在完全互不分離的狀況下去觀修,獲得以空性為所緣的觀時,就是獲得大乘加行道。當方便與智慧的能力完全發揮、現證空性之時,或說在圓滿具足方便能力的攝持下現證空性之時,就是獲得大乘見道位。
雖然已現證空性,但因為過去長時串習實執的緣故,還是會生起一點實執,為了把它們清除乾淨,所以必須繼續修空性,這是大乘修道位。處在這個階段,雖然在根本定中有現證空性,但離開根本定、在後得位時,心裡還會想著別的事情。經過不斷修持,到達無論何時都一直安住緣空的根本定中,此時就獲得了佛果位,具備同時了知一切法的能力。此時可以用「其心意周遍於一切法」這個名相來描述,由於佛知道一切所知,所以佛心周遍一切法。由於佛的智遍一切,所以佛的悲心也遍一切。無論任何時候,佛都以悲心觀視著一切有情。那時,有情會見到與聽到與各自程度相應的佛身與佛語。
在虛空未盡之際,或說一切有情尚未成佛之前,佛都會一直安住,繼續利益眾生。因此「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這句話,並不是單憑心力一廂情願的話語,而是確實可以達到的目標,因為成佛就是這樣的狀態。
以上說的內容, 把它們統合起來,就是聖座經常說的:「以具有智慧的愛,願成辦自他一切有情永恆的安樂!」無論任何時候,包括暫時與究竟的快樂,都是透過慈愛而來;這種愛不是盲目無智慧的愛,而是以智慧攝持的愛。聖座這句話,把上述的內容都完全包括進去了。
※ 摘要:
- 具備慈悲心與想成佛的心,就會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 要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心,必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看見對方在受苦;第二個條件是慈愛。
- 對有情生起慈愛心的方法,是思惟有情對自己的大恩。思惟有情恩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七因果教授與自他相換教授。
- 要看見對方受苦,必須先在自己身上認識苦,認識自身之苦的方法在中士道,包括思惟自己如何在輪迴中流轉、煩惱如何讓自己受苦。
- 若希望生起強烈、精純、穩定的中士夫的想法,就必須先有下士道的想法。
- 唯有內在的勸勉才能真正激勵我們持續前進,而這個勸勉者就是思惟暇滿。
- 無始以來從沒去過的解脫與佛地,需要有教導者也就是善知識,我們才會懂得如何走這條路。與善知識建立關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建立關係的方式很精純,則整條道都會變得很精純;若不精純,將很難成辦精純的道。
- 無論任何時候,包括暫時與究竟的快樂,都是透過慈愛而來;這種愛不是盲目無智慧的愛,而是以智慧攝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