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4課-清淨地供養
接著談第二加行「端正陳設供具」。供養時必須清淨,《廣論》說要「由無諂誑求諸供具」。不清淨的供養分為物質的不清淨與動機的不清淨。
動機的不清淨,指的是獻供的動機不清淨,包括為了做給別人看、為了出名等。此外,為了今生能夠長壽無病而獻供,這種供養的動機也是不清淨的。
物質的不清淨指的是來源不清淨的供養物,包括用販賣佛像、做傷害人的工作得到的錢財去買的供品,用欺騙、偷搶得來的物品等,這樣的物品不可以供養。因為供養是為了使佛陀歡喜,供養這些物品佛陀不會歡喜;但如果已經用錯誤的方式擁有了這些供物,為了懺罪而供養的話就可以。
用邪命方式獲得的,也是不清淨的供養物。例如,為了獲取某件物品而拍施主的馬屁,或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供養而刻意先給對方一些小禮物,或是表現出自己需要某種東西的樣子,或是明明對方沒有供養的意願,卻設法讓對方供養,或是明明自己平常並不好,為了得到對方的物品而表現出一副很好的樣子,以上是所謂的五邪命,它們都是為了從對方那裡獲取東西而做的行為,用這種行為得到的供養物,是不清淨的供養物。但如果不是為了獲得什麼,而是以很正直的心態講出好的言語、給對方禮物;或是雖然自己平常行為並不特別端正,但當施主來時,擔心對方看到自己不好的行為而失去信心甚至造惡業,或是為了防止對方由於自己個人的行為而毀謗所有的出家人,因此而表現出比平常好的樣子,這些都不算邪命。若是為了獲得對方的東西而做就是邪命,用邪命的方法取得的供養物都不清淨,不可以供養。
陳設供養物時,不可以隨便亂擺,要擺得莊嚴好看。大部份的人都會供水,如果做得到,也可以把八供都擺上做供養,八供就是一般說的「水水花香燈塗果樂」。除了花與香,可以再加上燈、食物比如餅乾與水果,如果在佛龕上可以這樣擺設,不但完整,而且也很莊嚴好看;但如果不方便這樣做,只是供水也就可以了。
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準備供養品就可以了。為了供養而違犯戒律,這樣做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這種供養也不清淨。用錯誤的動機與不淨物供養,不是清淨的供養。格西奔公甲的公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格西奔公甲聽說隔天施主要來拜訪,便刻意把供品擺放得很整齊又莊嚴,也特別把周圍環境整理得很乾淨。忙完這些事情後,他坐在座墊上,回頭檢查自己擺設供品的動機,發現心裡想的是世間八法,便拿起裝了垃圾和灰塵的畚箕朝空中一撒,說:「比丘不應作假,給我坐好!」這件事情後來被帕當巴桑結尊者知道後,他說:「沒有比奔公甲的供養更好的供養了,因為他能朝著世間八法的臉灑一把灰。」這個供養被視為一種修行供養。總之,必須要用無過失的動機供養。
供養要以修行供養為主,把修行供養拋在腦後,只重視財物供養,這是不對的;然而,若認為只要有修行供養就夠了,完全不做財物供養,這也不對,因為做財物供養有助於修行供養,這是財物供養的真正目的。能讓佛歡喜的是修行供養,如果認為供養財物,佛會像世間天神一樣覺得很開心,那麼你認識的佛並非真正的佛。會因為財物供養而高興的對象,並不是應皈依的對象。
※ 重點摘要:
動機的不清淨,指的是獻供的動機不清淨,包括為了做給別人看、為了出名等。此外,為了今生能夠長壽無病而獻供,這種供養的動機也是不清淨的。
物質的不清淨指的是來源不清淨的供養物,包括用販賣佛像、做傷害人的工作得到的錢財去買的供品,用欺騙、偷搶得來的物品等,這樣的物品不可以供養。因為供養是為了使佛陀歡喜,供養這些物品佛陀不會歡喜;但如果已經用錯誤的方式擁有了這些供物,為了懺罪而供養的話就可以。
用邪命方式獲得的,也是不清淨的供養物。例如,為了獲取某件物品而拍施主的馬屁,或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供養而刻意先給對方一些小禮物,或是表現出自己需要某種東西的樣子,或是明明對方沒有供養的意願,卻設法讓對方供養,或是明明自己平常並不好,為了得到對方的物品而表現出一副很好的樣子,以上是所謂的五邪命,它們都是為了從對方那裡獲取東西而做的行為,用這種行為得到的供養物,是不清淨的供養物。但如果不是為了獲得什麼,而是以很正直的心態講出好的言語、給對方禮物;或是雖然自己平常行為並不特別端正,但當施主來時,擔心對方看到自己不好的行為而失去信心甚至造惡業,或是為了防止對方由於自己個人的行為而毀謗所有的出家人,因此而表現出比平常好的樣子,這些都不算邪命。若是為了獲得對方的東西而做就是邪命,用邪命的方法取得的供養物都不清淨,不可以供養。
陳設供養物時,不可以隨便亂擺,要擺得莊嚴好看。大部份的人都會供水,如果做得到,也可以把八供都擺上做供養,八供就是一般說的「水水花香燈塗果樂」。除了花與香,可以再加上燈、食物比如餅乾與水果,如果在佛龕上可以這樣擺設,不但完整,而且也很莊嚴好看;但如果不方便這樣做,只是供水也就可以了。
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準備供養品就可以了。為了供養而違犯戒律,這樣做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這種供養也不清淨。用錯誤的動機與不淨物供養,不是清淨的供養。格西奔公甲的公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格西奔公甲聽說隔天施主要來拜訪,便刻意把供品擺放得很整齊又莊嚴,也特別把周圍環境整理得很乾淨。忙完這些事情後,他坐在座墊上,回頭檢查自己擺設供品的動機,發現心裡想的是世間八法,便拿起裝了垃圾和灰塵的畚箕朝空中一撒,說:「比丘不應作假,給我坐好!」這件事情後來被帕當巴桑結尊者知道後,他說:「沒有比奔公甲的供養更好的供養了,因為他能朝著世間八法的臉灑一把灰。」這個供養被視為一種修行供養。總之,必須要用無過失的動機供養。
供養要以修行供養為主,把修行供養拋在腦後,只重視財物供養,這是不對的;然而,若認為只要有修行供養就夠了,完全不做財物供養,這也不對,因為做財物供養有助於修行供養,這是財物供養的真正目的。能讓佛歡喜的是修行供養,如果認為供養財物,佛會像世間天神一樣覺得很開心,那麼你認識的佛並非真正的佛。會因為財物供養而高興的對象,並不是應皈依的對象。
※ 重點摘要:
- 供養必須清淨,包括物質的清淨與動機的清淨。
- 不清淨的供養動機,包括為了出名、為求今生長壽無病,為此而獻供,是不清淨的供養。
- 不清淨的供養物,包括來源不清淨的供養物,以及用邪命的方式取得的供養物。
- 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準備供養品即可,不可以為了供養而違犯戒律。
- 供養的核心是令佛歡喜,所以要以修行供養為主,但也要隨分隨力做財物供養,因為財物供養有助於修行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