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5課-供水的方法
以下用一般人平常都能做的供水為例,說明供養的方法。供水前要清潔水杯,用洗或擦的方法都可以。清潔時,內心可以按照第一加行掃地的動機去思惟。我們的左右手分別代表智慧與方便,在擦拭水杯時,內心觀想自己透過方便與智慧,淨除了自己與一切有情心續中的煩惱與罪障。若能這樣去思惟,擦拭水杯也是在練習菩提心。
擦好的杯子疊起來,注水之時唸「嗡啊吽」,在第一個杯子裡注水,然後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裏只留一點水就好;再把第二杯裏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如此依次將每個杯子中的大部分水倒入下一個杯子,直到最後一杯。每個杯子都有一些水,一字排開放在供桌上,接著再把每個杯子注滿水。注水時不要急,水流要先細、中粗、後細,身體的動作與臉上的表情都要恭敬,杯子也要擺放端正,且間距適中,避免過近或過遠。
經典說的供養規則的主要精神,或說在獻供時最該掌握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如果今天你有機會直接為聖座嘉瓦仁波切獻上水或食物,你會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抱持著怎樣的態度去供養,就用同樣的心情與態度來進行日常供養就可以了。獻供時,只要心中存有「三寶親臨我前」的心,作法就不會錯到哪裡去。至於經論上提到的各種規矩是否必須完全照作,我個人持保留態度。雖然有人認為,若不符規矩可能會招致過失,例如跪地頂禮後若停留過久,沒有立即站起來,據說可能導致投生畜生道。但這樣的結果是否真的百分之百會發生?對此,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
我認為,只有在因為懶惰、不在乎,或抱著玩耍嬉戲的態度而在禮拜時停留太久,才會有這過失。同樣地,有人說佛教徒繞塔時應該右繞,苯教徒繞塔才是左繞,但在我看來,只要依循各自民俗習慣中最能表達恭敬的方式去做即可,並不一定非得如何不可。如果自身文化習俗已經有一套明確的恭敬表達方式,而你在明知且認同的情況下刻意反其道而行,這樣反而成了不恭敬的表現。
至於身口的行為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真正表達恭敬與信心?我認為,只要拿出佛陀親自在你面前時,你所會有的舉止與態度,謹慎而恭敬地去做,應該就可以了。
若財力允許,可以在供水中加上藏紅花,提升供水的品質。
以上說明了如何擺放供水,若有其他供養物,可以一併擺上去。至於加持供品的作法,之後會再講解。若要累積供水數量,相關的作法之後會再跟大家說。擺放好供水與一般的供品後,如果沒有特別要修加行六法,此時可以用較簡略的方式加持供品,然後上供;若是在修加行六法,做到這裡,就是完成第二加行「端正陳設供具」。
※ 重點整理:
擦好的杯子疊起來,注水之時唸「嗡啊吽」,在第一個杯子裡注水,然後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裏只留一點水就好;再把第二杯裏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如此依次將每個杯子中的大部分水倒入下一個杯子,直到最後一杯。每個杯子都有一些水,一字排開放在供桌上,接著再把每個杯子注滿水。注水時不要急,水流要先細、中粗、後細,身體的動作與臉上的表情都要恭敬,杯子也要擺放端正,且間距適中,避免過近或過遠。
經典說的供養規則的主要精神,或說在獻供時最該掌握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如果今天你有機會直接為聖座嘉瓦仁波切獻上水或食物,你會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抱持著怎樣的態度去供養,就用同樣的心情與態度來進行日常供養就可以了。獻供時,只要心中存有「三寶親臨我前」的心,作法就不會錯到哪裡去。至於經論上提到的各種規矩是否必須完全照作,我個人持保留態度。雖然有人認為,若不符規矩可能會招致過失,例如跪地頂禮後若停留過久,沒有立即站起來,據說可能導致投生畜生道。但這樣的結果是否真的百分之百會發生?對此,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
我認為,只有在因為懶惰、不在乎,或抱著玩耍嬉戲的態度而在禮拜時停留太久,才會有這過失。同樣地,有人說佛教徒繞塔時應該右繞,苯教徒繞塔才是左繞,但在我看來,只要依循各自民俗習慣中最能表達恭敬的方式去做即可,並不一定非得如何不可。如果自身文化習俗已經有一套明確的恭敬表達方式,而你在明知且認同的情況下刻意反其道而行,這樣反而成了不恭敬的表現。
至於身口的行為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真正表達恭敬與信心?我認為,只要拿出佛陀親自在你面前時,你所會有的舉止與態度,謹慎而恭敬地去做,應該就可以了。
若財力允許,可以在供水中加上藏紅花,提升供水的品質。
以上說明了如何擺放供水,若有其他供養物,可以一併擺上去。至於加持供品的作法,之後會再講解。若要累積供水數量,相關的作法之後會再跟大家說。擺放好供水與一般的供品後,如果沒有特別要修加行六法,此時可以用較簡略的方式加持供品,然後上供;若是在修加行六法,做到這裡,就是完成第二加行「端正陳設供具」。
※ 重點整理:
- 清潔水杯時,可以用第一加行打掃的動機思惟;也可以透過「觀想自己透過方便與智慧,淨除了自己與一切有情心續中的煩惱與罪障」這樣的思惟,在擦水杯時練習菩提心。
- 獻供時,最該掌握的重點是:拿出佛陀親自在你面前時,你所會有的舉止與態度,謹慎而恭敬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