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32課─【七支供養:供養】(五)解釋《普賢行願品》的說明
有上供養
做供養支時,無論是用《普賢七支供》的偈頌「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隨文做觀想,或是一般直接做供養,都可以做以下的觀想。
觀想各種各樣的花,而且這些花朵的花型好看、氣味芬芳。這些花有一朵一朵的,也有做成花鬘,如此供養花。此外,供養各種音樂、種種塗香、焚香、油燈,有些珍寶本身會發光,可以替代燈燭供養,以近代來說就可以供養電燈。還可以供養衣服,所供養衣服的種類,由於供養的對境展現出了不同的行相,所以會有各種衣服,例如對於展現殊勝化身、出家行相的對境則供養出家三衣;對於展現天人行相的對境則供養各種飾品與天衣。如此觀想供養。
對於「最勝香」,《廣論》說:「最勝香者,謂妙香水供為飲水,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照著這段文字解釋,所謂最勝香指的是飲水,把水的味道處理成氣味很好的飲用水。至於「末香」,《廣論》說:「末香者,謂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場,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峰。」指的是有香味、磨成粉末的香粉,或積為數堆,或用來畫壇場,或是把香粉放在布囊裡做成香囊,掛在寺院或供養處的周圍,香氣就會隨著風而飄散,如此供香。比如說寺院或者是掛在哪裡,用這種末香來做供養。「一一皆如妙高聚」的意思是,無論是什麼樣的供養物,都把它們擺放得很莊嚴豐盛,如此供養。
以上是有上供的供養。做這種供養時,可以按照上述方式供養,也可以觀想這個世間的無主物去供養,也可以用意緣化現的方式供養。例如很美麗的樹林、山景、湖泊,美麗的金銀等各種寶物,都可以如此觀想供養。或是平常常用的八供、五妙欲等,如此觀想供養。
無上供養
接著是無上供養,偈頌是「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做無上供養時,同樣也是觀想供養一切佛。之所以稱為無上供養,應該是這些供養物並非我們無法馬上就能見到的。具有神通的菩薩,尤其是登地以上的菩薩,他們能夠化現遍滿虛空的花朵、末香等等去供養。對於這樣的供養,我們要做的是隨喜他們,並發願未來我們也能如此供養,用這種方式獻上我們的供養。
以上是我們現在無法直接做到的無上供養;但我們現在可以直接做到的無上供養是修行供養。做這種供養時,主要憶念自己目前在持的戒律,憶念的方式是:「我不可以做的是這個、這個、這個……。」如此依止正念正知,好好持戒,這是無上供養。此外,修菩提心、慈心、悲心,也是無上供養。還有,研讀由佛教導的經論、去聽法,在心裡記住那些妙善的學處,一旦有去實踐這些教導,這也是無上供養。執持佛陀教法,包括教正法與證正法,例如以非常清淨的意樂去背經論,這也是無上供養。由上可知,無上供養的內容很廣,實修就不用說了,當然是無上供養,此外,背經論、閱讀經論、念誦經論也都是無上供養。所有可以弘揚佛陀教法的做法,這些都屬於無上供養。
若以很清淨的意樂觀修慈悲心,很精進地如此實修,這是最殊勝的大供養。因為自己觀修利他心的對象,自己想要利益的對象,正是諸佛菩薩最想利益的對象。當然,若是以貪欲為動機而做,就不會成為供養;但若不是這樣,而是以很清淨的動機觀修慈悲心,那時,你所緣的對象,正是諸佛與菩薩在最初生起菩提心時,念念不忘的對象。
諸佛菩薩最初是為誰而生起菩提心?就是為了這些有情。而後,他們又是為誰在三大阿僧祇劫辛苦地累積資糧?也是為了這些有情;最後成佛、然後說法,也是為了利益這些有情。諸佛菩薩所想所做的一切,就只是為了有情,此外沒有別的了。所以這些有情,是諸佛菩薩的父母,就跟心臟一樣重要。利益這些眾生,對這些有情生起慈悲心,能讓一切佛菩薩聖心喜悅;若對他們生起傷害心,會成為讓諸佛菩薩不歡喜的因。所以,對有情修慈心,是最殊勝的供養。尤其,若懷著「這樣諸佛菩薩會很歡喜」這樣的想法,對有情修慈悲心,利益有情,更是殊勝的供養。
想要供養三寶,但什麼才能真正讓三寶歡喜?要知道,佛與菩薩不是世間天神,他們不會因為「他供養我,他恭敬我」而感到歡喜。他們的歡喜,是源於見到我們累積善業,利益其他有情而生起的歡喜。所以,若為了供養佛菩薩而去布施有情,必須對有情至心生起慈心,這才會成為最殊勝的供養。比向上供養他們更能讓他們歡喜,因為這是修行供養。
供養再小也要供養,除非你要做的供養很大,否則這件事做起來並不辛苦。然而,當它成熟時,可以領受極廣大的果報。
※ 重點摘要
- 依偈頌觀想花鬘、音樂、塗香、燈燭、衣飾等莊嚴供養,並將供品布置如妙高山般豐盛。
- 無上供養包括登地菩薩所能化現的廣大供養,以及凡夫可行的修行供養,如持戒、聞思修、弘揚佛法。
- 觀修慈悲心、利益有情,是諸佛菩薩最重視的,也是最殊勝的大供養。
- 佛菩薩不因外在供品而喜悅,而因眾生修善、利益有情而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