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思惟緣起,消除瞋心(四)討論與結語

三、其他討論:憤怒不是真勇敢
 

除了剛才講到的,你們還有想到其他跟緣起有關的思考方式嗎?

同學:有些人從事社會運動,專門為那些不公不義的事情發聲、抗議。如果心裡沒有憤怒,就不會去抗議,他們抗議的動機是因為內心的瞋心。例如某個工廠大量排放對人體有害、污染環境的廢氣,造成很多人身心受到傷害,所以他們感到很生氣而抗議。請問,從佛法的角度來說,為這些事情生氣是不是應該的?如果不應該生氣,請問要如何調整內心的動機,讓瞋心消除,但仍舊有力量繼續為這些事情抗爭,繼續幫助弱勢的人?

老師:這個問題聖座回答過。在以聖座的用詞回答之前,我先用自己的用詞回答。生氣是可以的,應該要生氣,但應該氣的對象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行為。因為那個人並不是從出生開始就做那個行為,而且以後當他改變,不再做那個惡行,他還是他,所以不應該生那個人的氣。聖座的用詞是「對行為者生起悲心,對行為起而反抗」。

至於「如果沒有憤怒,又怎麼會去反抗」這句話不對,即使沒有瞋心也可以反抗,不但可以反抗,而且才能做出最好的反抗。從我們的經驗也可以知道,非常生氣時智慧其實就不見了,一但缺乏智慧,反抗的方式就不會好,要不就是用力過猛,要不就是不準確。 若能在沒有瞋心的狀態下去反抗,由於那時智慧可以發揮作用,就可以用最適當的力量、最好的方法,準確地達到目的。

乍看之下,生氣的時候好像很勇敢,但其實就是因為不勇敢才會生氣。但在一般的看法裡,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很勇敢所以才會生氣,但其實他是因為受不了、承擔不了,心沒有力氣了才會生氣。生氣與自愛執有關,所以在生氣那時,他的心底深處是緊張的,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很勇敢,但事實正好相反。

有人說:「我是因為生氣才會反抗,若非那時我很勇敢,又怎麼會去反抗?」有一種人在非常害怕的時候,因為太緊張而沒辦法逃走。說實在的,如果你真的很緊張害怕,應該要跑走才對;但那時有人會怕到沒辦法逃走,只好去反抗。上密院有一位法師就是這樣,上密院附近有森林,他與幾個朋友在晚上經過那裡,他旁邊的法師突然大叫一聲,這位法師就嚇得把他的朋友揍一頓。出來之後,被揍的人問他:「你幹嘛那麼生氣地打我?」這位法師說:「我嚇得連剛才做些什麼都不記得了。」如同這位法師的反應,生氣時的反抗行為,其實是一種緊張害怕的反應,是因為內心無法承受才會這樣做。如果是真正的勇氣,內心會有清楚的計畫,若是基於生氣而反抗,就不會是這樣了。

若知道某種壞行為會對很多人造成傷害,仔細思惟眾人會因此受到哪些苦,從而生起強烈的悲心,此時會打從心底生起強大的勇氣。有些動物平常在看到更兇猛、力氣比自己大的野獸時會逃跑,但如果有孩子在身邊,此時牠不但不會逃跑,反而會奮力抵抗,由於慈愛而使牠產生極大的勇氣。巴倫布附近的一個鄉下,有一頭豹叼走了村裡的一個小孩子,但被孩子的母親發現了,這位媽媽奮不顧身地撲向這頭豹,豹就把孩子放下來了。由於慈愛而生起巨大的勇氣,那時她已完全忘記自己。要不然,平常誰會去跟豹子打架呢?

依於悲心而產生莫大的勇氣時,不但能反抗,同時也會運用智慧,因為那時你的心並沒有因為瞋心而變得混亂,就會有能力思考各種解決的辦法,這也會讓你變得很有精神,很投入,想著「用這個辦法好、還是那個辦法好呢?」

同學:在遇到一些不公平的情況發生時,從業果的角度思考好像也可以減低瞋心,例如當自己被欺負的時候,去想「這是我造過的業感果」,雖然我並沒有辦法總是做得到,但偶爾如果能夠這樣想,好像有一點幫助。

答:如果真的對業果有很深的相信,這種思惟方式是很有力道的。不過我們現階段主要並不從佛法的觀點來討論這件事;從佛法觀點的想法,我們之後再談。

 

四、思惟「傷害不是傷害,是利益」


剛才提到,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傷害,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是利益。在印度有一件事情,印度教認為,在恆河洗澡可以淨除罪業,有位印度教的修行人去恆河洗澡後,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個年輕人從樓上吐了一口痰,他不是故意的,只是那一口痰剛好落到那位修行人頭上。修行人發現之後,他並沒有抬頭看到底是誰吐痰,他只是往回走,再次回到恆河、再洗一次澡。沿著原路回去的時候,又經過了那個年輕人家樓下。年輕人覺得他的反應很奇怪,心想他可能不是普通人,於是故意再吐一口痰,修行人知道了之後,依舊沒有抬頭,依舊只是再回到恆河、再洗一次澡。沿著原路回來時,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一次,修行人又再次回到恆河、再洗一次澡。當他在走回來的時候,那位年輕人心裡感到不安,他覺得自己無意義地做了傷害別人的事,所以他就等在路旁,看到那位印度修行人時,他就向他道歉說:「對不起,我傷害了你。」修行人說:「不,我才要謝謝你,拜你之賜,我得到三次在恆河洗浴的機會。」

有一位佛教徒某甲,他很精進地修忍辱,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完全不會生氣的人。他的家鄉有一位很傲慢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聽到別人稱讚某甲是個不會生氣的人,他很不以為然地說:「這是不可能的事,看我的!我可以讓他生氣。」某甲平常是以賣布維生,家境並不好。他的妻子很辛苦地收集織布的原料,把有刺的草編成線,之後再織成布,在市場上賣。年輕人來到某甲的攤子,問他說:「你的布怎麼賣?」某甲說:「一片布四塊錢。」年輕人拿了一塊布,撕成一半,接著跟某甲說:「我只要一半就好。半塊布多少錢?」某甲回答:「兩塊錢。」年輕人又再把手上的布撕一半,然後問:「這樣要多少錢?」某甲說:「一塊錢。」年輕人又再把手上的布撕一半,然後問:「這樣要多少錢?」某甲說:「五毛錢。」

由於某甲一直都沒有生氣,年輕人開始感到慚愧,覺得自己做錯了。他發覺自己在做一件毫無意義、傷害別人的事,心裡覺得不安,於是就把被他丟到地上的布撿起來,並且拿出四塊錢給某甲,跟他說:「這些布我買了。」但此時某甲說:「我不賣你了。」年輕人說:「是你自己說四塊錢的,我不是付了錢嗎?」某甲說:「這些布的價值不只四塊錢,為了這些布,我的妻子很辛苦。她先是收集材料、捻成線,然後才織成布。你付四塊錢拿走這些布,回家後應該會丟掉,這樣一來,這些布就會變得毫無價值;由我把它們帶回去,就可以重新補好。修補過的布即使只能利益一個人,我們的辛苦也就值得了。」從此之後,這個年輕人改頭換面,成為一個很好的人。

我們沒有努力透過慈悲心去對抗瞋心,也沒有能力完整地看到慈悲心的功德,但事實上慈悲心的力量非常大,只是它需要時間,如果沒有耐性,忍耐一兩次,受不了就發脾氣,結果使得前面的那些努力都就前功盡棄。不過,「前功盡棄」是沒有從佛法觀點講的話;從佛法觀點來說,不論最後結果如何,每個努力都有累積福德。但現在要說的是,如果能夠多一點耐性,一旦展現出效果,忍辱能帶來的影響力非常大。

甲乙兩個人是朋友,某乙知道某甲有個敵人。有一天,某甲神采奕奕地跟某乙說:「我消除敵人了。」某乙一聽覺得糟了,擔心某甲是不是殺人了,就問:「你是怎麼消除他的?」某甲說:「我們兩個變朋友了。」敵人都變成朋友,就真的沒有敵人了。

 

五、結語


消除瞋心非常重要,不結合佛法來說已是如此,若結合佛法來說更是極為重要。《入行論》說,要消除瞋心,就要消除能餵養瞋心的食物,這食物就是心不快樂,若能讓自己的心一直保持快樂,就會不容易生氣,所以應該設法讓心經常快樂。

釋迦牟尼佛對於貪心很重的人,會要他們去行苦行,讓自己的心稍微不要那麼昂;對於瞋心比較強的人,就會要他們經常保持好的領受,不會一直要他們行苦行。印象裡,《四百論》裡有提到這個概念。然而要用什麼方法讓自己的心恆長地保持快樂呢?這是一個問題。同樣地,瞋心的根本是貪心,心會不會快樂的根本也是貪心,經典是這麼說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真的,那麼要如何消除貪心呢?下次上課時,我們可以討論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 摘要:
  • 生氣與自愛執有關,所以在生氣那時,心底深處是緊張的,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很勇敢,但事實正好相反。
  • 依於悲心而產生莫大的勇氣時,不但能反抗,同時也會運用智慧,因為那時你的心並沒有因為瞋心而變得混亂,就會有能力思考各種解決的辦法。
  • 《入行論》說,要消除瞋心,就要消除能餵養瞋心的食物,這食物就是心不快樂,若能讓自己的心一直保持快樂,就會不容易生氣,所以應該設法讓心經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