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佛存在嗎(一)斷功德有可能產生嗎

上一堂課提到,還不相信佛法的人,必須先研究佛法的內容、建立對佛法的認識。以「認識佛」來說,這個人必須先確認佛是否存在,而確認的方式是研究「這三項特質都齊備的人,是否可能存在」。三項特質的第一項是「具備斷功德」,所以首先要問的是,完全脫離一切煩惱、完全斷除一切不善業,因此而完全斷除生老病死的這種人,事實上到底存不存在呢?

三項特質的第二項是「具備智功德」,之前講到,佛陀透過他親身的經驗,現前了知輪迴的流轉與還滅之理,而且他也具備六種神通。然而事實上,擁有智功德的人是否真的存在?第三項特質是「具備悲功德」,之前描述的那種大悲心,擁有這種大悲心的人到底存不存在?最後要問的問題是,就算分別具備以上三種功德的人存在,然而,這三種功德是否可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如果這三項特質都是存在的,而且這三項特質可以齊聚於一身,則佛就是存在的;否則佛就是不存在的。總之,有幾個問題我們弄清楚,包括:這三項特質是否可能存在?若存在,是用什麼方式存在?若不存在,又是為何不能存在?不能光回答有或沒有,必須要有理由。

以我這個人為例,從長遠的時間來看是從無始以來,從短暫的時間來看是今生從出生到現在,我一直在尋找真正的安樂,也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得到真正清淨的安樂。同樣地,我也一直設法除苦,但仍然無法完全消除一切的苦。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有一個人,他自己完全脫離一切苦,又完整知道脫離一切苦的方法,不只如此,他對我有百分之百的慈愛心,他對我的慈愛,已經到了願意為我捨命的程度。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一定會去皈依他,向他求救護。

以上幾個問題,我們應該要設法弄清楚。


一、「脫離一切怖畏」者是否存在

第一項功德「脫離一切怖畏」,似乎沒有需要特別討論的地方,因為,以今生來說,只要好好檢視自身的經驗就會知道,讓我們不快樂、內心錯亂、心情緊張的根源是對我的貪;造業,生起貪、瞋、我慢、嫉妒等各種煩惱,起因都是對我的貪。以上這些與集諦相關的內容,以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全都可以透過自身的經驗得到驗證。

一切煩惱的根本是對我的貪,對我的貪的根源是我執,我執能否消除?透過《四聖諦再探》課程的分析,已知我執可以完全斷除,這麼一來,只要我執有就有、我執沒有就會跟著沒有的煩惱當然也可以完全消除;如此一來,由煩惱而產生的惡業也都可以消除,一切的苦也都可以消除。也就是說,透過四聖諦的理路,可以得到「脫離一切怖畏的這種狀況存在」的結論。這部份在之前的課程講過,所以不再贅述。

從斷功德來看,斷除煩惱與輪迴的苦、獲證解脫等,這些功德聲聞也都有。佛除了這些斷功德以外,還多了斷除所知障的功德。此處說的所知障指的是「身口的粗重」,意思是「尚未改變的舊習慣」,它們跟習氣很像,是由於尚未串習到嫻熟而餘留的舊習慣,只要繼續串習就可以淨除。把身口的粗重安立為所知障,斷除這種所知障,這也是佛陀的一個特質。由於佛斷除所知障,因此,在佛的智功德中,佛的神通是什麼都知道的神通,但聲聞的神通做不到這種程度。

什麼是身口的粗重?舉例來說,若我平時是個很多話的人,受到這種習慣的影響,使得我在成了阿羅漢之後,有時會在無意間說出話來;佛就不會這樣。再以身體的習慣為例,若是平常習慣雙手亂晃的人,在成了阿羅漢後,雖然沒有想要做這種動作,但還是會因為習慣而不自覺地晃動雙手。舉例來說,以前我房間廁所的燈,開關裝在入門處的牆壁上,進廁所前我習慣按一下牆壁上開關的位置開燈,出來時再按一下關燈。後來,那個開關的位置換了,不在外牆上,而且我也知道燈的開關早已不在那裡,但在進廁所時,我的手還是會不經意地去摸牆壁,這是受到習慣影響所致。同樣地,聲聞阿羅漢的身口,有時會做出一些沒有意義的言行,但這不是因為他們心裡有想要這樣做,只是受到過去習慣的影響,還是會做一些沒有特別意義的事;但佛就不會這樣。

※  摘要:
  • 研究「佛是否存在」這個議題,其實是在研究「斷功德、智功德與悲功德三者是否有可能獲得」。若這三項特質都是存在的,而且這三項特質可以齊聚於一身,則佛就是存在的;否則佛就是不存在的。
  • 透過四聖諦的理路,可以得到「脫離一切怖畏的這種狀況存在」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