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課-【如何隨念佛】身功德(三)

(三)佛光的功德

原文

佛身具有超勝千萬太陽之光芒,此諸光芒普照一切,山岩等悉無能礙,任何障礙亦皆無能遮擋,故若無佛之加持,眾生將無法直視佛;雖然如此,如目盲者不見日光般,某些眾生不得見佛光,某些眾生得見一弓範圍的光暈,某些得見一俱盧舍範圍的佛光,某些得見一由旬範圍的佛光,某些眾生得見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登地的上位菩薩聖眾則得見佛陀放出不可思議的光芒以饒益有情。

如是之光芒亦各式各樣而具,譬如,當如來放出無畏施光時,被此光所照及之有情,將能脫離一切因鬼魅、凶煞、害命、鞭笞、與傳染病等所生之佈畏;當如來放出佛陀導師光時,能令臨終之諸有情憶念並親見佛,由此命終後即得投生佛剎土。諸如此類的每一一佛光利益有情之理,即如《寶積經》所云一般。再者,具福德者,供養諸佛者,以及希求菩提者,此諸光芒皆能令其事行圓滿。

此外,諸佛於爾時展露微笑等之時際,會有青、黃、白、紅等光芒自佛之尊容等處放出,有些光芒照及熱地獄,有些光芒照及寒地獄,並轉具清涼與溫暖,由此而息滅諸地獄有情各自所受之惱害。如是轉變後,為令該有情眾對佛生信故,佛陀並示現化身相,諸地獄有情因見佛之化身而心生歡喜,也因此力而得以惡業滅盡,之後,堪成諸諦之器者,也得以如此轉生。有些光芒照及天界,並發出無常等之音聲。


佛身的光有哪些功德呢?這些光比千萬個太陽更強,不會被任何山與岩石阻擋,而且不會有任何陰影、全部都能照射得到。若不是靠著佛陀加持,則因為佛光太強,眾生根本沒有辦法看見佛。想想,我們現在連太陽都無法用眼睛直視,更何況佛放出的光,比千萬個太陽更強呢?

雖然如此,但不是每個眾生都能看見佛光,就像盲人無法見到陽光一樣。有些人見不到佛光,能見佛光的人,所見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見到一弓的光,有些見到一俱盧舍(五百弓)的光,有些見到一由旬的光,有些則見到遍及三千大千世界的光。若是登地菩薩,例如初地與二地菩薩等,他們見到佛光是遍及一切世界的光;若是比較低劣的所化機,所見各種各樣,光的範圍大小也不一定。這樣說來,佛光現在也周遍在我們身邊,但就像盲者看不到一樣,被業障障蔽、由於業的關係以及福德不夠的人,就無法看到。

一般世界裡,很多的光我們也都看不到,例如X光。從放射光線的儀器的確有光照射過來,因此產生X光片照射的結果,但這個光我們看不到。同樣地,核子武器的廢料,雖然儲存在用厚鐵板製成的容器裡,但還是無法完全阻擋,由於放射線外洩,傷害了附近的環境,使得孕婦生下畸型兒。所以,世間也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光。經典上說,安住在極樂世間的無量光佛,他的光周遍整個世間。

以下這些內容,對我們而言恐怕會有種一片漆黑、不知在說什麼的感覺。佛光有很多種,每一種光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些經典提到佛有三十二種不同的光,這些光都有各自的作用,也有各自不共的成因,經典裡把這些光來自過去的何種因緣,都說得很清楚。以下列舉兩種光作為代表。

第一種光是「無畏施光」,這種光的作用是,被這種光碰觸到的有情,能脫離一切由於疾病、或是其他有情對他造成的傷害,就能因此痊癒。第二種光是「佛陀導師光」,這種光能讓臨終的有情憶起佛陀、親見佛陀。由於親見佛陀,死後便能投生到有佛住世的剎土。

剛才講的這些光,在《寶積經》裡都有記載,講義裡只引用其中兩種。成辦佛陀導師光的不共因是什麼?佛還在有學道時,遇到即將臨終的有情時,他為這些有情展示佛像、唸佛的名號、讓他們觀修佛、設法讓他們思惟佛,那時他曾經如此幫助有情並且回向,也把這些善行回向成為成佛的因。過去這些善行感果成熟,因此成辦了佛陀導師光,而這個光,也繼續發揮著相同的作用。以無量光佛來說,不也是如此嗎?若能在臨終時親見無量光佛與他的眷屬,便能投生極樂淨土。這種結果,也是這種光發揮的作用。

「臨終親見無量光佛與他的眷屬」這句話,並不是說本來住在極樂世界的無量光佛,在有情臨終時來到這裡;而是說,這個光一直都在照著我們,若有情造了這個業,臨終前就會現出無量光佛的行相,依於這個行相的顯現,使得此人在往生後去到極樂淨土。每一尊佛都有這些光,而且也都有這些作用。

這些光不只存在,而且現在就在我們周圍。然而,這些光並沒有都在我們身上發揮作用啊!若問,這些光會照注在哪些有情身上?經典說:「具福德者,供養諸佛者,以及希求菩提者,此諸光芒皆能令其事行圓滿。」這段話的意思是,具有大福德、供養諸佛、生起菩提心的有情,這些光會照注到他們身上並發揮作用。

接下來這段與佛光有關的經文,在大小乘的經典裡都有。「此外,諸佛於爾時展露微笑等之時際,會有青、黃、白、紅等光芒自佛之尊容等處放出。」這段話的意思是,例如,佛在示現出生、成佛時,或當某些有情向佛請益、生起不退轉之心、生起菩提心時,佛會為他們授記,並從口中放出包括青、黃、白、紅等各種顏色的光。「有些光芒照及熱地獄,有些光芒照及寒地獄,並轉具清涼與溫暖,由此而息滅諸地獄有情各自所受之惱害。如是轉變後,為令該有情眾對佛生信故,佛陀並示現化身相,諸地獄有情因見佛之化身而心生歡喜,也因此力而得以惡業滅盡。之後,堪成諸諦之器者,也得以如此轉生。」有些佛光照到熱地獄,化成清涼的行相,有些照到寒地獄,化成溫暖的行相,總之,由於這些佛光照注的緣故,每個有情各自的苦都因此息除。這些有情本來在受苦,突然就不苦了。此時,這些有情心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當他們這樣想時,就在這些佛光所在之處,有情會看見與各自最相應的佛身。看到佛後,他們心想:「啊!我的苦息除,是因為佛身的緣故。」於是生起信心。由於對佛生起信心的緣故,剩下的業障也就因此淨除,接著就投生到有佛在的剎土,成為人或天人,並成為能夠現證空性的法器。這種光,發揮的是這樣的作用。

有些光芒照及天界,並發出無常等之音聲。」有些光會照射到天界、化為聲音,說著「一切都是無常的自性」、「一切都是無我的自性」、「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自性」,因此使得天人生起出離心,之後就到佛那裡去聽法。讀到這裡,大家不必懷疑說「那麼,地獄不會因為佛放這些光而空掉嗎?」要能被這些光照到,被照者本身也必須具備種子才行。

目前為止講的內容,除了佛光遍照一切之外,其他大部份的內容,大小乘經典都有提到。但對於「佛光遍照一切」這點,小乘經典應該是沒有這樣講的。此外其他的內容,就算小乘經典沒有直接記載,依舊是小乘能夠承許的內容。但以下要說的內容,根據小乘宗義來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若對於大乘宗義有很好的理解,包括明白所知障的作用、確知所知障可以被消除等,才有辦法承許以下的內容,否則應該無法用理由去解釋。若不了解大乘宗義對所知障的解釋,會無法用理由說明以下關於佛身的種種描述。

原文

如《三十三天品》所云,在十億個世界中,佛化現為十億個殊勝化身。於同一時中,有些化身示現為身處母胎,有些化身示現為行持佛行事業等之當下,又如《饒益指鬘王經》與《寶生源經》所云,非唯於此一娑婆世界,佛陀亦於雖經劫述說卻仍無從探知邊際的其他剎土中,行殊勝化身之法行。此外,依於所化而隨做調伏故,佛陀化現為聲聞、獨覺、外道行者、天神、人、畜生等等無邊行相,利益無邊有情。

一般來說,宣說這些內容的佛經有很多,但在《三十三天品》裡特別說得很廣。為什麼在《三十三天品》裡會說到這些內容呢?這與「天降日」這個節日有關。當年,佛在夏天時到天界住了三個月,主要是為他的母親而去。三個月後,很多人集合起來,一起去找僧眾說:「拜託目犍連尊者請佛陀回來吧!天人可以來人間聽法,但我們沒辦法去天界見佛陀。請佛陀別留在天界,回來人間吧。」由於大眾如此祈請,目犍連尊者便受命到天界迎請佛陀回到人間。

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往上飛,看見佛陀在另一個城市講法。當時的印度不比現在,除了騎馬之外,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以菩提迦耶和瓦拉那西之間的距離來說,現代人只要坐車一陣子就能到,但當時的人可能要走上幾個月。對現代人來說,連印度與美國之間的距離也不算遠,搭飛機很快就到了。

總之,目犍連尊者看到佛陀在另一個地方說法,他心想:「真奇怪,佛陀不是在天界嗎?為何現在看到佛在人間說法呢?」此時,他朝著另一個地方看,竟看到佛陀也在那裡說法。目犍連尊者沿途在好幾處都看見佛陀在說法,到了三十三天之後,目犍連尊者把沿途看見的情況跟佛陀說。目犍連尊者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您在天界,但我又看到您在人間的其他地方講經。」從這個提問,展開《三十三天品》的內容。

這是怎麼回事呢?像我們這個世間一樣的世間有十億個,十億個世間的所化機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所化機,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剎土不只有我們這一個,而是十億個世間。這十億個世間裡,人壽的長短也有一些差別,有些是五百歲,我們這裡在佛陀降生到這個世間時,人壽是一百歲。總之,十億個世間人壽有長有短。在這種狀況下,本師釋迦牟尼佛同時化現出十億個殊勝化身,每個世間都有一個殊勝化身。

佛在示現化身時,會配合該處的人壽長短做相同的示現。在某些世間,佛正示現出尚未成佛、還是一位王室的王子;在某些世間,佛示現行六年苦行;在某些世間,佛示現初轉法輪;在我們所在的這個世間,目鍵連尊者去迎請佛陀之時,佛陀正示現到三十三天講經。就像這樣,佛可以在同時做著各種佛行事業。有些正示現成佛,有些正示現說法,這些都是同一相續。所以,該說佛陀已經圓寂,還是尚未圓寂?該說佛在說法,還是在入定?該說佛很年輕,還是很年邁?如果佛陀就像我們凡夫一樣,只有一個身體,而且是血肉之軀,從年幼開始慢慢長大成人,最後死亡,那還可以這樣說現在是年輕、年老或是死亡;但是,同時變化出十億個化身,而且同時做著各樣的佛行事業,根本無法說佛本身到底是什麼樣子與狀態。只能說對我們而言佛已圓寂,在我們的顯相上,佛已圓寂了二千五百多年。但是,在其他某些世間有情的顯相上,佛依舊還在,有些則也是已經圓寂。

娑婆世界只是一個世界而已,在這一個世界裡,有十億個南瞻部洲世間,在其中,佛陀有十億個各種不同的殊勝化身。此外,在很多其他的世間,也有與本師釋迦牟尼佛同一相續的殊勝化身,這在《饒益指鬘王經》與《寶生源經》這兩部經裡有說。以《饒益指鬘王經》來說,文殊菩薩與另一位菩薩向佛陀請益,此時,佛說:「在東方,從我們這個世間越過幾個世間之後,有某某世間,這個世間有某某佛住世,你們去問他。」文殊菩薩從了義上來說是佛,但從共通的角度來說,他是以聖者菩薩的行相示人。聽了佛陀這麼說之後,這兩位聖者菩薩以神通力,在一剎那間就到了那個剎土。到那裡之後,這兩位菩薩對那位佛說:「我們世間的釋迦牟尼佛要我們來這裡向您請益。」這位佛回答說:「在娑婆世界,我的名字是釋迦牟尼佛;在現在這個世界,我的名字是某某佛。」這位佛說明他與釋迦牟尼佛是同一相續。

但這位佛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要他們到東方的十個世間去問佛,到了之後,他們又被引導到西方的十個世間去見佛,但他們的問題都沒有得到答案,直到下方某個世間的佛,才把他們兩個提出的問題,直接做了回答。透過這個每尊佛都不直接回答問題的過程,表達出佛的身有非常多。在這些廣大的內容面前,我們的心就顯得很小,恐怕也會難以接受這些內容。

佛的化身是否清一色都是殊勝化身呢?不是,佛的化身各種各樣,有些展現為聲聞的行相,有些是辟支佛的行相,有些是外道的行相,有些是天人的行相,有些是人的行相,有些是畜生的行相,各種各樣都有。在示現為人的行相中,有些是出家人,有些是在家人,有些像瘋子一樣,有些像傻子一樣。因為有情的狀況有各種可能性,根據眾生的各種狀態,便會有各種化身顯現。正因為佛身是基於利益一切有情的大悲心而顯現,所以不會只有一種形狀與顏色。

以宗喀巴大師來說,從共通的顯相來看,他是一位在安多地區出生的西藏人。但是,在《甘珠爾》中的《文殊根本續》,這在印度文裡也有,雖然不知近來有沒有保留下來,如果有的話,應該就可以查了。《文殊根本續》裡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對文殊菩薩說:「由汝示現孺童相,能作諸佛之事業,彼時大寺名極喜,建在雪域疆土中。」孺童相的意思是凡夫,這段話的意思是,未來,你(文殊菩薩)會示現凡夫出家人的樣貌,行佛行事業。那時,你的寺廟名字裡有「喜(甘)」這個字,位置是在雪域西藏。從這段文可知宗大師會到西藏,並建立甘丹寺,這些都有授記。「由汝示現孺童相」中的「由汝」二字,在說的就是由文殊菩薩你示現出凡夫的行相。由此可知宗大師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但若以共通的角度來說,宗大師是出生於安多地區的西藏人。

我想起一個故事,不知與目前我們講的內容是否正相關,也許有關係吧。這並不是非常久遠以前的事,應該是在西藏還沒有失守之前的事情。西藏有一位讀經書的人,他的老師跟他說:「若你去中國五台山朝聖,可以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他相信老師說的話,便前往中國五台山。那時的交通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去一趟非常辛苦。到了五台山,他到處去朝聖,但什麼特別的人與事都沒有發生,直到帶來的食物都吃完,他感到非常累,便決定要回西藏去了。有一天,應該還是在五台山,他看到一棟非常大的房子。那間房子是應該是一間大官員的房子,他遠遠地看見一位可能是大人物的人坐在中間,左右圍著很多小官。大官員對他說:「你上前來。」並問他從哪裡來,這位藏人回答之後,大官員沒有再問他別的話,就提供他飲食與路費,然後跟他說:「你回西藏吧。但回西藏時,請你繞到某個地方,找一位名叫『登吉』的,麻煩你幫我送一封信給他。」

這位藏人找了很久,終於到了那個地方,接著他就到底打聽登吉在哪裡,但是都找不到,大家都說那裡根本沒有這個人。但是,地名分明沒有錯,他心裡覺得奇怪,為何會找不到呢?於是他又再仔細去問人,終於有位老伯跟他說:「我們這個地方,真的沒有叫登吉的人,但有一頭名叫登吉的豬。」這個人想,既然都找不到叫登吉的人,那就去看看這頭叫登吉的豬吧。到了那裡,他看到一頭年紀很大的豬。這個人就把信朝那頭豬丟過去說:「有人託我拿這封信給登吉,但名叫登吉的就只有你,這信就給你了。」信才丟到這頭豬面前,豬竟然用鼻子把信打開,看完信後,豬就死了。

這位藏人驚訝極了,趕快跑過去把那封信撿起來看。信上寫著:「文殊菩薩致登吉菩薩,您以豬身利益眾生的時間已經結束,請你另外投生去吧!」看完這封信才知,原來剛才見到的那位大官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於是他再跑回中國,回到本來那個地方,房子與人都不見了。此時他心想:「沒關係,這是文殊菩薩給我的加持。」接著就回到西藏了。此後,他的智力變得很好。

如果你們不覺得浪費時間,那我就再繼續說故事喔。以下這個故事,是西藏很有名的一位上師,但名字我忘了。他跟很多同伴一同上五台山,但到那裡後,他跟同伴說,他想單獨行動。於是就一個人,邊走邊向文殊菩薩祈求。走到某個地方時,突然遇見一位補鞋匠。這位上師與補鞋匠聊天,聊著聊著,補鞋匠突然把洗鞋子皮革的髒水,拿給這位上師,而這位上師就把它當成文殊菩薩的加持,一口氣就喝了下去。之後,他的智力變得很高。有這種傳說。

有一天,我與一位法師去朝聖,這個聖地要爬很高的山才能到達。我們兩個一面爬,一面講著像剛才那些朝聖受到加持的故事,然後互相提醒說:「今天,我們都不要想太多,就依著勝解信去做。不論發生什麼,都當成是加持。」到了目的地,我們修薈供時,有一坨鳥糞掉在我的肩膀上。哈哈,若我像剛才那位上師一樣,覺得不論發生什麼都是加持,應該要把那坨鳥糞吃下去才對,但是啊!我還是沒辦法做到呢。哈哈哈。
一般而言,對於佛有各種各樣的化身,大家心裡有概念之後,祖師們說,應該要修淨觀。在我們有他心通的能力之前,無法確定對方的想法到底是什麼;獲得他心通之後,才有能力知道對方心裡真正的想法、證量到什麼程度。在沒有這種能力之前,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對方到底是誰,此時,若能對所有人都修淨觀,自己會獲益。

如果自己成佛,就能變化各種各樣的化身,包括化身為他的朋友、親人。總之,成佛之後,自己就有能力變化成最能幫助到對方的樣子,進而調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