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運用投生原理,成辦學佛目標

一、運用投生原理,創造能投生淨土的業與欲
 

臨終前的欲望會影響投生處,不但經典裡這麼說,許多記得前世的人也可以證實這件事。所以,想要投生淨土的人,無論你想去的是極樂淨土、兜率內院或妙喜淨土,都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以下,以極樂淨土為例說明。

首先,你應該先清楚了解極樂淨土的情況,包括情器世間的各種特色、投生到那裡有什麼好處,以及無量壽佛與觀世音菩薩的各種功德。了解這些事情之後,還要經常思惟這些內容,讓自己經常生起想要投生到那裡的心。這種方法不但佛經有講,也可以用理路成立。而其實真正的祈願,應該是這樣才對。如果只是嘴上唸誦「願能投生極樂淨土」,雖然會累積福德,但能否如願不得而知;然而,一個真的很想去淨土的心,這是能投生極樂淨土很重要的因,這是可以用理路成立的事。要生起想去的心,必須透過認識極樂淨土的功德、進一步思惟,這種欲求才能真正產生。若能經常生起想投生極樂世界的欲求,便成為能投生極樂淨土的因。

另一個影響投生處的因是業。想投生極樂淨土,要如何造能投生到那裡的業?經典裡說的方法包括:持戒並把持戒等善根回向投生極樂世界、造阿彌陀佛的像、觀修阿彌陀佛等。再加上不斷生起想要投生極樂淨土的欲求,尤其,若能在臨終時生起要去極樂淨土的欲求,對於能如願投生會很有幫助。

對於要投生極樂淨土的欲願,若已有很強大的串習力,這樣的人在中陰階段時,也很容易生起「若能投生極樂淨土該有多好!」的欲求。由於中陰身非常微細,只要心想要去,身體在一瞬間就會到達想去的地方。我們現在受困於粗重的身體,心裡就算再想也去不成;但在中陰階段就不一樣了,中陰身非常微細,心想到去哪裡,身體就跟著到那裡。所以,只要在中陰階段時生起想去極樂淨土的欲求,就會如願投生。

以前有一個人,他已經病得很重,卻因為對藏茶有很強的貪戀,因此而很難斷氣。那時有一位出家人,他很了解這位臨終者的情況,就跟這個人說:「如果你去兜率天,就可以喝到非常好喝的藏茶喔!」那位出家人這樣說的目的,是希望能讓這位臨終者生起想去兜率天的欲求。

 

二、運用上述道理,明白出離心與菩提心的重要


業與貪欲是在輪迴中投生的兩個因,兩者之中,貪欲是主因。用同樣的道理推論,應該可以明白,對於想要解脫的人而言,希求能脫離輪迴的欲求或說出離心,是獲得解脫的主因。再用同樣的道理推論,也應該可以知道,願能成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希願成佛的菩提心,對於獲得佛果位非常重要。
 

三、設法減低對今生的貪欲


如果你希望來世的去處比現在更好,例如淨土、天界等,針對「欲求」這個投生的因,有兩個必須努力的方向。一是必須設法生起以該處為所緣的欲求,二是設法減低對今生的貪欲,包括對親友、名聲、房子等的貪欲。否則,若在臨終時對它們生起貪欲,就會被這個貪欲束縛,無法產生想去更好投生處的心,結果可能會投生到跟本來差不多甚至更差的地方。

佛世時,一位婦女死後投生為家裡養的狗。造成這種結果的緣,是她在臨終時突然想到:「不知道家裡以後會不會遭小偷?」由於生起想要守護家產的強烈欲望,加上她有要投生畜生道的業,結果就投生為家裡的狗。如果她要成熟的業是要投生為人,這樣可能還好一點,臨終前的欲望,可能會使她投生為家裡的人。總之,她的欲望是再回到這個家,至於回來的方式,就看她即將成熟的是什麼業。若是要投生為人的業,則她可能會投生成為這個家的孩子;若是要投生為狗的業,就會投生為這個家養的狗。

雖然我們都需要親友財物,但也要了解它們都只是暫時用一下而已。如果能常常如此提醒自己,臨終時比較不容易對它們生起貪心;否則我們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會跟它們永不分離、永遠都需要它們的樣子。

佛世時,某處的地底下有一個陶瓶,裡面裝了很多金銀財寶。在那個地方,隨時都有一條蛇,似乎在守護陶瓶的樣子,不許任何人經過,很多人因此被那條蛇攻擊而喪命。佛陀降伏了那條蛇後,把蛇放進缽裡,並加持牠想起前輩子的事,接著蛇就流下了眼淚。佛陀對牠說:「兒啊!你投生為畜生,投生到無暇處,我沒什麼可以幫你的。但是,你現在若能對大悲的佛生起信心、捨掉這個身體,接著也許就能投生天道。」由於佛陀的加持,這條蛇聽懂了佛陀說的話,就絕食自盡,死後投生天道。當年這個人死後投生為蛇,主要是因為他非常吝嗇小氣,每當有乞丐與出家人向他乞討化緣時,他就講很多難聽的話罵走對方,造下投生為蛇的業;至於投生到埋著陶瓶的地方,是因為他生前把那些財寶埋藏在地下,由於在臨終前想著這些財寶,使得他投生到那個地方,繼續守護這些財寶。

以上是過去的歷史。兩、三年前在印度也發生類似的事情。有人買了一塊農地,農地上有一間很破舊的房子。這房子被拆掉後,發現地底下埋著金銀等財物,旁邊有兩條蛇在守護著,旁人完全無法接近。那戶人家找了兩個專門抓蛇的人,聽到抓蛇者的笛聲,一條蛇就跳出來攻擊抓蛇者,其中一個人抓蛇的人就因此死了。這戶人家想盡各種辦法,最後終於拿到那些金銀財物。雖然無法聽到佛陀跟我們說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但我想應該跟經典裡記載的內容差不多,也許那兩條蛇前世就是那些金銀財寶的主人。

 

四、學佛,即是學著改變欲望


如此想來,從地獄到佛果之間,如果要安立一個創造一切的造物主,我覺得應該安立「欲望」為造物主。因為我們做的一切,包括今生的種種,都是在欲望的驅使下做的。

我是一個病人,佛法學得不精;但從十五歲至今將近三十年來,我都一直置身在佛教經論中。我朋友跟我說:「你學佛學了大半輩子,問你什麼是佛法,總要能簡單地用幾個字講一下吧?」什麼是佛法?聖座嘉瓦仁波切用「緣起見、無害行」這幾個字統攝佛法的全貌。看似短短幾個字,但真要解釋,就必須把顯密經論都提出來,才能說明得清楚完整。聖座真的非常了不起!那麼,在我心中,對佛法的簡要描述是什麼呢?大約是三、四年前開始,若有人這樣問我,我會說:「所謂佛法,就是改變欲望。

未學佛前,我們可能只關心今生過得快不快樂、只懂得追求今生的快樂;學佛之後,透過學習下士道的法類,我們開始希望來世可以不墮三惡道、獲得好的所依身。然而,下輩子就算投生人道、天道,其實都還是在輪迴裡。透過學習中士道的法類,我們開始遮止只求來生的欲望,設法產生想要獲得解脫的欲望。更進一步,透過上士道的法類,我們學習遮止只求一己解脫的欲望,設法產生想要幫助一切有情都獲得解脫的欲望,並由於明白唯有成佛才能達成這個目標,所以設法產生想要成佛的欲願。因此,若你問我佛法是什麼,我會跟你說:「所謂佛法,就是改變欲望。」

之前提過,「法」這個字是改變的意思,改變身口意。身口意三門中,身口不是主要,意才是要改變的重點。若動機為善,即使身口行為不好,依舊是法;若動機是惡,即便身口行為看似再好,依舊不是法。所以才說學法的重點在改變心;而改變心的重點在改變欲望。不過,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


※ 摘要:
  • 若希望來世投生極樂淨土,運用投生原理,要做的準備是:①清楚了解極樂淨土情器世間的各種特色、投生到那裡的好處,以及無量壽佛與觀世音菩薩的各種功德。經常思惟,經常生起想投生極樂淨土的心。②造能投生極樂淨土的業,經典裡說的方法包括:持戒並把持戒等善根回向投生極樂世界、造阿彌陀佛的像、觀修阿彌陀佛等。
  • 若希望來世的去處比現在更好,針對「欲求」這個投生的因,有兩個必須努力的方向。一是必須設法生起以該處為所緣的欲求,二是設法減低對今生的貪欲。
  • 若有人問我什麼是佛法,我會說:「所謂佛法,就是改變欲望。」學法的重點在改變心;而改變心的重點在改變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