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課-略說善與惡(下)

三、欲與貪欲
 

一般而言,我們不論做什麼,都是因為貪欲而做;但如果再說得清楚些,貪欲一詞應該改為欲才好。今生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是由於欲的推動而做,至於這欲是不是貪欲,就要再想一想了。欲不一定都是錯的,它也可以是符合事實之心,例如想進食的欲、想穿衣的欲等。由此可知,以今生為所緣的欲,不一定都是煩惱。欲有兩種,一種是符合事實的心,它不是煩惱;另一種是不符合事實的心,它是貪欲、是煩惱。因此,談以今生為所緣的欲,必須先做區分,不能一概而論。否則,若說凡是欲都是不善,這種標準會讓我們變得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取捨才好。剛才說到,若說以今生為所緣的欲都是不善業,即使連佛教徒聽了都會覺得壓力很大、很緊張,原因大概是因為這種標準會讓我們變得無所適從吧!

有些東西會為自己帶來好處,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會把那些東西視為悅意、生起貪欲。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當然無可厚非,因為我們的確有需要,而某些東西的確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但問題是,我們往往錯估那東西的價值與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例如,肚子餓應該要吃東西,但我們吃東西往往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口渴時應該要喝水,這是正當的需要,但我們要的往往不只是解渴。我們有需要,食物與飲水的確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提供我們某種程度的利益,這是不容否認的;但是,一旦超過某種界限,以食物為例,我們不只要吃飽,也要美味,美味當然也是正當的需求,然而一旦過度,內心完全被貪欲牽著走時,心便失去了自由,此時即便再吃就會傷身體,我們還是繼續吃,即便再吃就會傷害別人,還是繼續吃。到這樣的程度,就是過度了。此時就從欲變成貪欲。

再以飲食為例。如果吃東西是為了增加體能,以便跟某人打架,我們應該都有能力辨認出這是不善,因為它摻雜了傷害心。由於食物太美味,內心生起很大的貪欲,使得在吃的時候內心產生一種類似緊張急迫的感覺,因為太貪了,心就不受控制地被搖動得很厲害,那時整個心的體性已轉為貪欲。剛才提過,若整個心轉為貪欲,應該就可以算是不善了。但如果是「我必須滋養身體,所以必須吃東西」,若只是這樣就屬於無記;如果是「滋養身體是為了修行,至少要成辦來生的義利」,這樣就屬於善;如果是「滋養了身體,我要利益他人」,這樣的善就會更大些;如果是「滋養了身體,我要成就佛果位、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在這樣目標的攝持下作的行為,都是大乘法的法行。

由此可見,動機本身就有很多層次,也因此不必為了「貪欲是不善」這句話而連飯都不吃,因為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吃飯。同樣的理路也可以運用在其他方面,包括穿衣等等。例如,一般來說,化妝屬於貪欲,但在某種場合中,化不化妝無關貪欲,而是如果不化妝大家都會覺得你的行止不合宜,化妝才會使人感到悅意,若是因此而把自己整理乾淨、化妝,就沒有過失。而且,若你不是因為貪欲而化妝,就不會化得很誇張。總之,若是帶著正確的動機,我想這些一般人在做的食衣住行等事都是可以做的。

同學:重視食物的美味,是過度的行為嗎?

老師:是否算是過度,有一個你可以自己觀察的標準。當你對食物有過度的貪心時,會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內心也會有一種很興奮緊張的感覺。例如,你覺得某家餐廳的食物非常美味,你對那食物本來就有很強的貪心,再加上很久沒吃了,當你有機會吃到它們時,內心會有一種想要快點吃到的緊張感,我覺得那時的貪欲可能要算是不善。

同學:如果重視美食的人,常想著「若能吃到美食該多好」呢?

老師:還是有一個你可以觀察的標準。如果只是想著「若能吃到好吃的該多好」,或是覺得某種食物不好吃,但內心不會有一種被抬起、興奮不安的感覺,也許只能算是無記吧。

 

四、經論對於善惡的分辨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說:「貪瞋癡及彼,所生業不善;無貪瞋癡等,所生業是善。」貪瞋癡,以及以貪瞋癡為動機而造的業是不善業。無貪不是沒有貪就好,而是貪的相反;無瞋的善根指的是慈與悲,由此可知,僅僅不生氣不算是無瞋的善根;無癡指的是癡的相反。所以後半首偈頌的意思是,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動機而造的業是善業。

這首偈頌對善業的解釋,或許大家還可以了解;但對於不善業的解釋可能就要再想想了。因為,就像剛才說過,以貪為動機而造的善業是存在的,例如以對來世的貪為動機而造的業;還有,以癡為動機造的善業也是存在的,例如投生於人與天的業,其動機都是無始以來就有的無明、補特伽羅我執。這麼說來,《中觀寶鬘論》這首偈頌裡的貪與瞋,指的是對今生種種的貪瞋;癡也不是一般的癡,而是對業果愚蒙的癡。由這樣的貪瞋癡為動機造的業是不善業。

然而,用這種方法解釋,我覺得有點不舒服,因為它只剝開最表層的皮,而且剝得不完整。應該要再講得清楚一些。動機可以再分為時動機與因動機或根本動機,例如希望自己來世可以變得很富有,以這種想法為動機而去布施,其中「希望來世富有」是因動機;在布施時心裡生起的思,例如:「給對方財物」、「這對他有益」、「他會感到歡喜」,這些是捨的思,它們是善的。在這個例子裡,這個人的時動機是善的,而因動機裡有貪欲。有這個概念後,再回頭看《中觀寶鬘論》這首偈頌,「貪瞋癡及彼,所生業不善」裡說的不善業,不看因動機,只看時動機,若時動機有貪瞋癡,造的業就是不善;若時動機是慈心、悲心、無貪、無瞋、無癡的話,造的業就是善。

※  摘要:
  • 以今生為所緣的欲,不一定都是煩惱。欲有兩種,一種是符合事實的心,它不是煩惱;另一種是不符合事實的心,它是貪欲、是煩惱。
  • 某些東西的確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但問題是,我們往往錯估那東西的價值與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
  • 貪瞋癡,以及以貪瞋癡為動機而造的業是不善業。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動機而造的業是善業。
  • 若時動機有貪瞋癡,造的業就是不善;若時動機是慈心、悲心、無貪、無瞋、無癡的話,造的業就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