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課-補充:飲食之法

既然講到飲食,我想稍微離題一下,談一下飲食的方法。實修依師軌理的人,飲食時要觀想上師安住在自己的心間、供養上師飲食,在這種狀態中進食;實修密咒乘的人,要以咒乘方式加持食物,觀想本尊在自己的心間、供養本尊飲食,在這種狀態下進食。也可以再補充一些咒乘的作法,按照修火供的作法觀想,觀想以苦生火,火供的對象是本尊,手上則持著放置火供供品的容器以及燃燒供品的爐台,這樣的觀想稱為內火供,這也是一種實修方式。實修布施的人,在吃東西時可以這樣思惟:身體裡有很多蟲,當我們肚子餓時,這些蟲有很多也餓了,此時吃東西會對牠們有幫助,接著在想著這食物是在餵那些蟲的想法下進食。雖然事實上,這食物吃下去,不僅牠們有吃到,我們也有吃到,但我們平常在吃東西時想的是「我要吃」,現在換一種想法,換成「他們要吃」,雖然自己還是有吃到,但同時也成為布施的實修。尤其如果在飲食前先持咒,無論是六字大明咒或其他的咒都好,而後在餵養牠們食物的想法中進食,吃完後再好好地發願,這就成了布施的實修。

即使只是唸著看似簡單的話語,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例如,你跟自己說:「吃東西只是為了滋養身體,不必在乎是否美味,要不然就是一種煩惱了。」雖然只是短短幾句話,但若真的有進到你心裡,會讓你吞得下對身體有益的苦藥,拒絕得了對身體有害的美食,對你的健康產生幫助。否則,該吃的苦藥無法下嚥,該拒絕的食物無法自制,徒然為自己增加很多困難。

過去我還在三大寺學習時,每天下午都會發大餅,一般人包括我在內,大概可以吃下四分之三的餅。大餅很乾,不容易吞,但當時的生活條件非常困窘,吃大餅時只能配很稀的奶茶喝,有時可以拿到一點辣椒,或一種名叫阿加的印度食物,二十五盧布可以買到四個阿加,就這樣配著吃。有一天,除了大餅外什麼都沒有,我端著一杯水,看著那個大餅,不知該如何把它們吞下肚。後來,我想到了剛才那段話。我跟自己說:「吃這大餅,只是為了能滋養身體而後繼續學習,管他好不好吃!」我用這話半責備半激勵自己後,生起一種類似我慢的心情吃。平常我只能吃完四分之三,但那天,我一口大餅一口水,不知不覺間,把整塊大餅都吃光了。

我的父親是一個完全不在乎食物口味的人,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受到學法的影響。他對食物的鹹淡、美味與否完全不在意,有什麼就吃什麼。至於我,我不是完全不在意,但幾乎任何食物對我而言都是美食,雖然對胃而言,有受得了與受不了的差別,但對我而言,幾乎什麼食物都好吃。有一天,飯都吃到一半了,媽媽突然問:「夠鹹嗎?」我知道爸爸一向不在意,所以就故意開玩笑地說:「媽媽等一下,我嚐嚐看夠不夠鹹。」明明都吃到一半了,還這麼說。爸爸馬上聽出我的弦外之音,便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