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壞習慣?

請問悲桑老師,您不讓我們繼續送湯給您喝,說是因為會「被寵壞、養成壞習慣」,請問什麼叫做「被寵壞」?

朝向善的方向就不算,比如養成利他的習慣,這是好習慣;養成了壞習慣,就叫做被寵壞。

由煩惱而產生的習慣,或是摻雜煩惱的習慣,就是壞習慣;若再講得仔細些,對自己與他人都沒有好處、卻又養成了習慣,就是被寵壞。若還沒有養成習慣,倒還好一點,可以馬上停止;一旦養成了習慣,很難馬上斷掉。

習於某件事情或某種關係,雖然你最初的動機是為了獲益,於是你開始做,一次、兩次、漸漸變成一種習慣。一旦變成習慣,即便這行為已經無法帶來任何利益,你還是會繼續做。科學家對這種行為慣性的解釋,是從「腦」的角度解釋,佛教則是從「心識」的角度解釋。

一旦養成壞習慣,雖然明明知道繼續做下去沒有任何好處,但你會繼續做,而且處在一種「必須得做」的狀態裡。例如,喝酒最開始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酒很香,喝著喝著變成習慣、大腦因此產生變化,此時,即便你已不覺得酒好喝,但還是得喝,不喝就受不了。

問:這是一種「感興趣」或「上癮」的狀態嗎?

答:你用的這個藏文單字དབྱིངས།,帶有「喜悅」的意思,但我說的這種狀況,是即便已經沒有愉快的感受了,仍然得做。一開始是因為覺得有益處所以才做,然而,一旦變成習慣,明知這樣做沒有益處、甚至有害處,卻仍然得做。無論抽煙、喝酒或是工作狂都是如此,沈迷賺錢也是,明明知道錢沒有用卻仍然不停地賺錢。明明錢已經非常夠用了,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不需要再賺錢,但不賺錢就是受不了。

問:如果某種行為利弊兩方都有,而你已知道自己已養成習慣,此時您會怎麼做?

答:一旦被寵壞,就失去了自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防止養成壞習慣、或說防止自己被寵壞的原因。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當被寵壞的大腦部份的能力愈來愈強,專司判斷的腦的能力就會變弱。當判斷取捨的能力衰退,你就失去了自由,即便知道去了根本沒好處所以不該去,但還是會去;即便知道留下來很好,但還是無法留下來。

被寵壞與判斷能力這兩者水火不容,一旦養成壞習慣,判斷能力就會衰退。    科學家們用的例子其實很粗淺,佛教則認為所有的煩惱都可能被養成壞習慣。

問:有心學法的人,應該要把「不被寵壞」看得很重要嗎?

答:應該是的,但我剛才並沒有從學法的角度談,只從「自由」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簡單講,一旦養成壞習慣,就會失去智慧;一旦失去智慧,最重要的事情就辦不成了。

現代社會似乎只懂得壞習慣,不懂得好習慣。其實,就像壞習慣可以養成,好習慣也可以。設法養成習慣,最後大腦細胞也會受影響,這件事情是確定的。雖然如此,但一般教育裡,似乎對於好習慣的養成並不重視。

問:怎麼會呢?學校教育有教導我們要愛護同伴,這些也都是好習慣的養成。

老師:這些都只是教誡而已,不算是「養成習慣」。我講的是串習、讓這些教誡真正與這個人的狀態結合為一體。當然,講久了聽久了,也會有一點養成習慣的效果,但我的意思是,透過修心,讓這教誡變成一個人的習慣。西方社會裡應該沒有這樣的風氣與作法吧?

「觀察修」的這種修法,已經快要衰頹了,即便在藏人社會裡也是如此,對於這種情況,我也不太知道該如何描述。在兩種修行方法中,「止住修」相對而言更被大家知道,特別在國外,先不論品質如何,大多數的上師都有教人如何止修,很多外國人也都喜歡止修,但卻不太談觀修。其實不只西方社會,連藏人社會也很少講,包括如何觀察修、觀察修的益處等。而且,做的人有多少就先不講了,連做觀察修的方法也講得不清楚,更何況是外國人呢?而我們現在講的「串習」,正與觀察修有關。

西方科學知道什麼是壞習慣,而且也運用很多方法設法修正。然而,若知道如何透過觀察修去改變壞習慣,應該會有幫助。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改變真的是件困難的事,因為它需要持之以恆才能產生效果。

…20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