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動機示範(上)

修正動機很重要
 

所做是否成為佛法,由有無皈依決定;所做是否成為大乘法,由是否有菩提心攝持決定。所以一般上課前,會透過唸誦《皈依發心偈》修正動機。

有些人由於並不真正理解「所做是否成為佛法,由有無皈依決定」這句話,以為這種說法,是基於對佛法的盲目偏好。然而,若知道所謂「成為佛法」中的「佛法」到底是什麼,應該就能解除這個誤解了。

談皈依時,會提到「正皈依是法」,意思是皈依的主要對象是法寶。由於正皈依是法,而順帶產生皈依佛與皈依僧。談皈依時,也會再區分為下士道的皈依、中士道的皈依與上士道的皈依。佛經談皈依,則是從「離憂苦」的角度去認識法。佛教與外道的區分,主要在於「是否有我」。外道認為有我,因此無法辨識出輪迴的根本。佛法認為,受苦是因為去拿了有漏近取蘊;有漏近取蘊來自業與煩惱;業與煩惱的根本是我執。對治的方法是觀修證無我慧,如此才能離苦。所以觀修無我,是佛法最主要的實修。

由此可知,要真正皈依法寶,必須有希求解脫之心或說出離意樂。藏文中的出離二字ངེས་འབྱུང་།,直譯是「確定離開」,從輪迴中完全離開。非常想從輪迴中完全離開的心,稱為出離意樂;以出離意樂為動機而做,會成為解脫的因。

由上可知,所謂「所做是否成為佛法」,講得清楚些,就是「所做是否成為解脫之因」。若沒有任何想法就說「是否是佛法,由皈依決定」,的確可能是偏好之語;但如果有正確的理解,就會知道不是。在《廣論》114頁談到皈依的利益時說到:「得入內道佛弟子。」看到這句話時,要有上述的理解才好。

 

《皈依發心》概略思惟示範(一)皈依


所謂「透過唸誦《皈依發心偈》調整動機」,是讓內心去皈依發心,而不是嘴上唸唸就好。所以在我們的課堂裡,會讓大家先用兩、三分鐘的時間思惟皈依發心,內心產生了一點感受,才一起唸誦《皈依發心偈》。如果內心完全沒有思惟,只是坐在那裡,跟著大家搖頭晃腦地唸偈頌,並沒有真正做到課前調整動機的要求。

修正動機的意思是改變內心。很習慣串修皈依發心的人,只靠著唸誦《皈依發心偈》,該有的思惟就能馬上到位;但對於不習慣的人來說,靠著用幾秒鐘唸誦短短的幾個字,應該沒有辦法真正思惟皈依與發心。我不清楚各位是否已熟稔於皈依發心,就先假設各位還不習慣。以下說明如何利用兩三分鐘的時間,統攝地思惟皈依與發心。

生起皈依的因是具備怖畏與信心。具備皈依二因,就容易生起皈依;缺乏這兩個因,將無法生起皈依。什麼樣的思惟,能幫助我們具備皈依二因?

 

思惟人苦


我們是人,雖說是生在善趣,但仍有很多苦。有哪些經常發生的苦?首先是寒熱苦,為了不受寒熱苦,我們需要房子、衣服,這樣還不夠,夏天要有冷氣,冬天要有暖氣。為什麼要準備這些?因為寒熱苦實在令人難以忍受。還有饑渴苦,為了消除饑渴苦,我們需要吃飯;為了吃飯,之前得煮飯、買菜;為了有錢買食物,我們需要錢;為了有錢可用,我們必須工作。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因為饑渴苦實在令人難以忍受。還有病苦,為了不受病苦,所以要去治療;為了能治療,我們得去工作賺錢。此外,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是不得不與親愛的人分離,無論生離或死別,都覺得很苦。

若是在家人,還必須生孩子,也希望自己老後有人照顧。結婚前,你只需要處理自己一人的生老病死,要背的責任還不算太多;結婚後,肩上就多加了伴侶的生老病死,負擔變重;生了孩子後,要負擔的事就更多。出家人身上的債沒這麼大,但有些出家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以為在家人比較快樂,不能安住於出家人的身份,就這樣一腳踏進另一個世界,失去原有的快樂。

最後,是死苦。其實死亡本身只是一下子,沒什麼可怕的;但「我會死,我要死了」等疑懼,一直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一生病,我們就急著去看醫生,因為擔心自己會死;在意自己有沒有好好吃飯,因為擔心萬一營養不良生病,會因此死掉;注重自己有沒有適當地加衣服、照顧衛生和健康,因為怕不小心生病,就可能會死掉。在內心深處,我們一直有著對死亡的恐懼,讓我們感到害怕。

雖然人屬善趣,但仔細想過就會知道,雖然在善趣,依舊有很多苦。為什麼會受這些苦?簡單說,全是因為我們去拿了身體,錯就錯在這裡。若沒有身體,只有心,也就不會冷、不會熱、不會餓、不會渴、不會病、不必結婚、不必生小孩、也不必死,不必與身體分離。所謂死亡是身心分離,若不去拿身體,也就不必恐懼死亡。

以上說的苦,大多與身體有關;除了身體的苦,內心的苦也很多。生起很大的貪心、瞋心、慢心,乃至愚昧之時,都會受苦或遇到困難。內心的苦,若去追究原因,會發現仍與身體有關係。總之,為了生起出離意樂而去思惟時,首先要用的理路是,把所有想得到的苦,歸咎到「拿身體」這件事上。

 

思惟畜生苦


人是如此,再來看畜生。我們只是不去想,所以不知道畜生的苦,但其實剛才提到的人苦,畜生也都有。人還可以想方法避苦,畜生卻很困難。夏天很熱時,別說是冷氣,連找到陰涼的地方都不容易;冷的時候也是只能受著,完全無計可施。饑渴的時候,牠們能做什麼?牠們的生活很不安穩,有這一餐,無法保證會有下一餐。不像人,還可以設法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但牠們沒辦法。牠們從早到晚,四處尋找食物,有時會吃得飽,但有時整天奔忙仍一無所獲,很多動物都是餓著肚子睡覺。生病時也無法看病,只有少數家養的寵物有主人帶去看病,大部分動物生病時,都無法得到醫治。老的時候,若是人,可能有子女照顧,或是進養老院;但老邁的畜生不會有動物會照顧牠。只是我們沒仔細思考而已,如果發生在畜生身上的苦,換成發生在我們身上,根本完全無法忍受。

人與畜生苦,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得到的苦。看不到的其他有情的苦,例如餓鬼、地獄有情,以後等上到「惡趣苦」時再跟大家說,若在這裡說,可能會花掉太多時間。

 

思惟苦因


六道眾生都在受著各種各樣的苦。到底是哪裡做錯了,使得我們必須領受這些苦?錯在「拿身體」。把所思考到的一切苦,全都歸咎於「拿身體」。做這樣的思惟,稱為「修厭離」。在這個階段裡,雖尚未生起出離意樂,但應該能對「取得蘊體」產生厭離感。

所謂拿身體,其實就是投生,亦即心識與身體產生關聯。為什麼心識會與如此讓人受苦的身體產生關聯?順世外道認為是無因生,承許有造物主的外道認為是造物主決定的。但只要稍做觀擇,就會知道這些主張並不合理。佛法認為是業與對身體生貪的愛,才會去拿蘊體。「由愛而拿」比較容易理解,平常我們若對任何事物起了貪心,接著自然會去拿過來。為什麼會生貪?因為我們覺得對境悅意。

然而,光靠貪,不足以讓我們投生。貪是由於看到對境悅意而產生,但我們的投生處其實並不悅意,為何還是會去?想到一個例子,大部份的人都會怕鬼,也不喜歡鬼,聽到某人死後投生為鬼,或想到自己死後可能投生為鬼,都會很害怕,我們對鬼的蘊體並沒有貪心,但投生為鬼的有情不在少數,由此可見,光靠貪不夠,還要有其他的因,才會造成投生這個結果。這另一個原因,是業。「由業而拿」解釋起來會稍微複雜些,之後在專講業果時,再跟大家說明。

投生是由於業與愛,為何會產生業與愛?因為對蘊體有貪。為什麼會對蘊體有貪?因為對我有貪。觀察自己平常自然就有的那些想法,例如「我不能受苦」、「我不能遇到困難」、「我要獲得好事」,就會知道我們的「我執」很強。為了讓自己離苦得樂,對種種順緣生起「我要」的心,由此而有我所執。

我們很珍愛「我」,這種珍愛我的心,由耽著「我由自方而有」的心而產生。「我要好」、「我不要受苦」等這些「我」的想法產生時,對於所謂的「我」,我們是怎麼想的?是想著「唯分別心安立的我冷了」、「唯分別心安立的我熱了」嗎?應該不會,而是把所謂的我,視為是由自方成立的。由此可知,一切麻煩的根源,是執我由自方成立的我執。

 

思惟正皈依是法


若要消除讓我們承受種種苦的蘊體,就要消除我執。消除我執的方法是什麼?這件事完全無法靠別人,包括佛陀在內。雖然佛的能力很強,但他無法直接幫我們把苦拿掉。我執不是從外在產生,是由內心產生的。既然如此,就要從內心培養與我執的執持方式相違的心,才能把它消除掉。

我執是一種錯亂的心,若要說清楚為何它是錯亂的,就必須把空性的道理講清楚。我們學空性、無我的道理,主要就是為了認清我執是錯的。由於我執是錯亂的,它弄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必須清楚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一旦明白事實,這種錯亂認識自然就會被排除掉。有時,我們也會弄錯,明明不是卻誤以為是。生起這種錯亂心時,若你只是讓自己出去走走,或是想點別的事情,無法把它除乾淨。直到有一天,你真的很清楚是自己誤會了,本來的那個錯誤認識自然就會消失。

觀修證無我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消除,因此稱之為法寶。現證無我時,才能開始消除煩惱種子;不過在這之前,只是證得無我,就能讓煩惱不起現行。靠著觀修無我,消除我執,才能真正離憂苦,所以才稱這些方法為「法寶」。這些方法我們一開始並不知道,要靠著師長的恩德才能知道。再往上追溯,靠著佛陀宣說這個道理,我們才能知道這些方法。最初開示這個根本除苦的方法,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才說開示救怙方法的導師是佛寶。經典上說的僧寶是聖僧,真正在心續中生起現證空性之慧者,才能被稱為聖者。也可以把聖僧解釋為典範,例如佛世的舍利弗尊者等,他們在見到佛之前也只是平凡人,在值遇佛後,聽聞並實修無我的道理,漸次獲得預流果、一來果乃至阿羅漢果。由於他們一開始也是有煩惱的凡夫,後來值遇並實修佛法,最後獲得聖果,由此可知,若我也像他們一樣努力,我也能做到,由此生起心力。

…汪傑格西《2017略論與道次實修》第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