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中觀源流

接著概略介紹「中觀」、「中觀見」或說「空性」這幾個名相。對於空性二字,許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此處我們會從中觀見--從龍樹菩薩傳下來的中觀見--談空性。在正式介紹之前,有些背景知識各位必須稍微知道。

釋迦摩尼佛對不同的所化機,說了很多不同的法。追隨他的佛教徒,後來形成四種不同的見地,也就是四部宗義。這些見地同樣都以佛語為根據,只是(所根據的)佛語有些是了義,有些是不了義。現在我們要談的中觀宗,即是四部宗義中的一宗。

 

龍樹菩薩


中觀宗產生的源流是什麼?佛陀還在世時曾授記:「未來有一位菩薩,會在我涅槃後四百年投生為人,弘揚大乘教法,尤其會廣大弘揚空性見地、中觀見。未來會有這樣一位能行無量利生事業的人,來到這個世間。」佛陀授記的這個人是龍樹菩薩。若按照歷史記載介紹龍樹菩薩,他是個智力非常好的人,他先把醫藥等五明學到非常專精,後來學習外道宗義,由於他非常聰明,便看到外道見地的過失與矛盾。

那時佛教最普遍的見地是下二宗,或說以巴利語系弘傳的教法。龍樹菩薩接著學了這些宗義,但內心產生了很多疑問,而小乘宗義無法給他合理的回答。當時也有一些大乘教法,有一些懂得大乘宗義的人。在跟他們學習後,龍樹菩薩原本的問題有一些得到解答,但有一些依舊沒有答案。後來他到龍界,看到了在人界沒有、但以前佛陀曾開示的很多經典。讀了這些經典後,他以前的各種問題全都得到解答,無論基、道、果各方面的疑惑都消除乾淨。後來他去實修並生起證量,再把這些內容弘揚開來,由此而產生中觀宗義。

龍樹菩薩寫的著作主要是「中觀理聚六論[註]」,其中篇幅較廣的是《中觀寶鬘論》與《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寶鬘論》的主題包括了方便分與空性,這兩部份都有談到。至於專談空性的論典,內容最廣的是《中觀根本慧論》,此外還有《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等,這些書統稱為「中觀理聚六論」。六部論的書名,一定要知道的是《中觀根本慧論》,它是所有中觀的根本。

 

四大阿闍黎


龍樹菩薩的弟子中有很多大智者,有名的也很多,但這些弟子所寫的中觀論著,既有譯為藏文,又成為藏地諸大智者學習的教科書,從這個角度來說,主要有四位大阿闍黎。首先是聖天菩薩,他既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也是龍樹菩薩所有弟子眼中如同龍樹菩薩一樣的師長,他寫的中觀論典是《四百論》。第二位是佛護論師,他也寫了《中觀根本慧論》的解釋。在他寫了這部釋論後,清辯論師也寫了《中觀根本慧論》的解釋。清辯論師寫的釋論裡,針對某些議題,他認為佛護論師的看法不對而提出反駁。之後是極為著名的月稱論師,他也寫了《中觀根本慧論》的解釋。他認為佛護論師的看法並沒有錯,清辨論師的責難才是錯的,月稱論師在釋論裡不但表達了這個看法,也反駁了清辯論師的責難。就在這樣的過程裡,中觀宗內部分出了兩種不同的看法,分別稱為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佛護論師寫的《中觀根本慧論》的解釋,書名是《佛護論》;清辯論師寫的解釋,書名是《般若燈論》;月稱論師寫的解釋有兩本,一本是完全按照《中觀根本慧論》偈頌順序的字詞解釋,書名是《顯句論》,另一本是直接解釋《中觀根本慧論》的含義,書名是《入中論》。以上四位大阿闍黎的名字,以及他們撰寫的論著書名,各位要稍微知道。若能如此,則無論看書或上課,老師提到某部論說了什麼,例如《中觀根本慧論》如何如何,《入中論》如何如何時,會稍微有一點熟悉感。以上是對中觀祖師與論典非常概略的簡介。



[註] 中觀理聚六論:《中觀根本慧論》、《迴諍論》、《精研論》、《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中觀寶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