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課-大乘宗義眼中的佛

佛陀還在嗎?
 

從之前的說明可知,從見道位開始,就不會再因為業與煩惱而投生;既然從初地開始就沒有苦諦,之後隨著地道的增進,功德愈來愈大最後到達究竟的程度,便是成佛。所以,如果要說佛地仍有苦諦,根本沒有道理。也因此看到下部宗義的主張時,便會生起一些疑惑。

在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論典裡說,凡是我們親眼看到世尊的表現都是真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人,是血肉之軀,有時也會生病。這兩個宗義論典裡對佛的描述,是以一般人眼睛所見為基礎去解釋,對於沒有學習見地的人來說,這些解釋其實很好;但是學習過佛法見地、懂得佛法更深細義理的人,會覺得他們口中描述的佛實在太過狹隘。按照下二宗的說法,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死了,他的心續斷滅了,完全不存在了。然而,泰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現已圓寂的法師阿姜曼尊者,一般人都認為他已經獲得阿羅漢果位。根據他所持的宗義見解,本師釋迦牟尼佛應該已經不在了,但他說自己曾非常清楚地親見世尊與周圍的眷屬。雖然這種說法與他持的見地相違,但他仍說本師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死。

 

大乘宗義眼中的佛


也許我們會問:根據直接看到的情況來說,釋迦牟尼佛明明有經歷剛出生、年幼、漸漸長大,甚至年紀大時還需要阿難尊者當他的侍者到最後圓寂,這些都是有人曾經親眼見到的事情。若說世尊沒有死,這些事情又要怎麼解釋?針對這些問題,大乘宗義會談到佛的三身,包括法身、報身和化身,例如《金光明經》的三身品有談到佛的三身。如果各位想進一步瞭解佛三身的內涵,可以參考我曾經講過的「隨念佛功德」課程。從大乘宗義觀點解釋的佛,很多時候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它們都可以根據理由做出解釋。各位若有興趣,也可以再參考我曾講過的「大乘不共四聖諦」課程,相關的課程在官網上都有。此外,各位如果聽過聖座講課,會知道「大小乘宗義對於佛的不同認識」這個議題,是他經常會提到的關鍵重點。如果各位之前沒有留意,日後在聽法時可以注意聽看看。

以下結合一些歷史故事,跟大家介紹從大乘宗義觀點眼中的佛。佛教有個節日叫「天降日」,這個節日的由來,與當年佛陀為了利益他的母親,在結夏的三個月期間到天界為母親講法有關。佛陀到了天界後,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去找目犍連尊者,拜託他迎請世尊回來。大家說:「我們沒辦法上到天界聽經,但天人可以下來人界聽經,所以拜託尊者您去天界把佛陀請回來吧!」目犍連尊者答應了這個請求,便展現神通往天空飛去。
當時,大家請目犍連尊者到天界迎請佛陀回來,是因為認為佛陀是到天界為母親講法。然而,當目犍連尊者飛到一定的高度往下看,竟然看到佛陀在另一個國家為眾人講經。目犍連尊者感到奇怪,心想:「佛陀不是在天界講經嗎?怎麼會在另一個國家呢?」此時,他轉頭看向另一個國家,又看到佛陀在那裡講經。印度的疆界很廣,再加上那時不像現代有種種交通工具,大多只能靠步行,所以從一處到另一處的距離都是很遠的。目犍連尊者在上到天界途中,在好幾個不同國家都看到佛陀在為大眾講經。到了天界、見到釋迦牟尼佛後他便問道:「剛才我在來的途中,在很多地方見到了您,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於是佛陀就講了《三十三天經》。

《三十三天經》裡講到,十億個像我們這樣的世界集合起來才叫做南瞻部洲,佛陀在同一個時間裡變幻了十億個化身,分別待在南瞻部洲十億個世界裡。然而這十億個世間的人壽有長有短,由於這個差異,這十億個化身,有些才出生,有些剛娶妻,有些在做六年苦行,有些正在成佛,有些正在講經,有些年紀老邁,有些已經圓寂。哪個才是真正的釋迦牟尼佛?他現在到底是還沒出生、剛出生、正年少、已年老還是已經圓寂?這部經裡談到的內容雖然不可思議,但這些情況都有理路可以成立。然而,若聽者心中沒有「無自性」的見地,就無法用理路成立經典裡說的事實。由於無法接納,有些人就說經典裡說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甚至出言譭謗而造下惡業。為了避免這種危險,所以對於這一類人,只會從一般人類的角度說明什麼是佛。

聖座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由於時間有限,沒辦法把背後的道理逐條講清楚,但若不講清楚又無法弄明白,所以他通常用看起來很容易理解的方式說:「佛陀在菩薩位階時,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累積資糧(這是所有佛教徒共通的說法)。用了三大阿僧祇劫辛苦換來的結果,只能在我們這一個世間用八十年,這樣的因與果並不合理。」

雖然在藏地與漢地盛行的是大乘佛法,但真正懂得並相信上述這些論述的佛教徒少之又少。再者,雖然佛教徒基本上都會把佛陀當作老師,認為他是為我們開示道路的人,但在此生遇到困難、病痛,或認為自己被鬼神加害的時候,多數人覺得此時一定要去拜託世間天神才能解決問題。而這些世間天神,別說比不上佛與菩薩了,連與初地菩薩比都不能比,他們之間的差異就像太陽與蠟燭的差別一樣。

若是外道徒或沒有信仰的人,遇到困難時去拜託世間天神情有可原,因為他們沒有人可以依靠;若是真正的佛教徒,皈依的對象就應該是三寶,明明有佛與菩薩可以依靠,卻在有困難時請求世間天神救護,這就好比自己的父親是國王,卻在遇到困難時跑去懇求掃地的清潔工幫助你,這不是很奇怪嗎?有些佛教徒明白這個道理,在遇到困難時沒有求世間天神,而是向觀世音菩薩或度母求救,這種作法沒有錯;但我想,在生病或遇到困難時,百分之九十九的佛教徒都不會直接向本師釋迦牟尼佛求救。為什麼會這樣?我想也許是受到小乘宗義想法的影響,覺得本師釋迦牟尼佛已經過世了,他幫不上忙,所以要另外想辦法。然而,雖然很少見,但還是有人這樣做,我親眼看到的例子就是聖座嘉瓦仁波切,他經常在談話間突然說道:「無論是生是死,是苦是樂,我都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可以依靠啊!」

在尼泊爾有一個大家都很相信、同時也很懼怕的世間護法。有一次,我與親戚到寺院去,一進大殿,大家就先禮拜這位護法,我說:「不必禮拜他,何必禮拜世間天神?應該禮拜本師釋迦牟尼佛。」那位親戚聽了就一直發抖,很擔心我會被處罰,希望我能跟著拜一拜。我後來跟親戚說:「這位護法是佛世時就有的護法,他懂得一點佛法。我如果放著世尊不拜而去拜他,他應該會很瞧不起我,也會生氣地罵我:『身上穿法衣,心裡根本不懂佛法!』」然後我也跟親戚說:「這位護法也信佛,聽到我說佛比世間天神厲害一倍,他會很高興的。」那位親戚才終於比較不那麼害怕。

※ 摘要:
  • 在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論典裡說,凡是我們親眼看到世尊的表現都是真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人,是血肉之軀,有時也會生病。
  • 大乘宗義談佛,會談到佛的三身,包括法身、報身和化身。
  • 「無論是生是死,是苦是樂,我都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