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眾生都能成佛

「成佛可以利益眾生」這句話裡的「佛」,指的並不是某個特定人士,而是具備特定的功德者。具備那些功德就可以成辦眾生的義利,不具備那些功德就不能成辦眾生義利。若上述這些話是真的,接著應該要問:「我有能力成佛嗎?」如果成佛是我做不到的事,就算佛真的存在,也與自己的目標沒有太大的關係。

為何我能成佛?如何成佛?若想要具備精純地思惟這些問題的能力,必須學習「佛種性」。現觀六年的學程中,第四年會上到這部份;《寶性論》中有一個專章說明佛種性;《如來藏經》則是專門講述佛種性的佛經。

透過佛種性的論述,說明為何一切有情都能成佛。這個論述本身,又有兩種不同的詮釋角度,一種是從心的唯明唯知去解釋,另一種則是透過心上的空性說明為何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用後者的角度解釋非常艱深,聽者若沒有學過中觀論典,反而容易產生誤解。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聖座比較常用第一種角度解釋,只有偶爾會說:「種性的道理,也可以透過法性去解釋。」我與幾位法友都認為這是很重要的關鍵,所以每次聽到聖座這樣說時,都很期盼他能再多講一點。

聖座講經有個很重要的特色,他在關鍵處的用字通常饒富深義,因而使得學得深與學得淺的人,分別得到深淺適切的理解。聖座在這方面非常專精,他的用詞可以讓學得粗淺的人既獲得剛好的理解,又不會有誤解的危險;程度高一點的人,則會聽到與自己程度相應的內容。

關於「法性是種性」這種說法,記得在寺院裡學到這個段落時,大家會討論一個題目:「法性既然是常法,為何又說它是種性呢?」此外,書上也說「佛心上的空性是法身」。佛心上的空性是法身,其實就是在說佛心上的空性是佛,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根據這種說法,難道有情心上的空性是有情?瓶的空性是瓶嗎?這些題目雖然都在辯經場上辯論過,但在當時好像只是依著傳統去辯論而已,並沒有特別的體會。然而,一旦掌握到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會真正明白不退轉果位是真的可以獲得的,透過這個思惟,可以獲得很多深刻的理解。此後,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說大乘教法不是佛說的,你都不會受影響。

若對大乘教法沒有真正的理解,即使有讀經書甚至辯論,都只是在閱讀或研究史料;若獲得真正的理解,則無論別人怎麼說,你都不會受影響。

對佛法學得不深入的人,只能把佛種性概略地解釋成「每個人都能成佛」。我想,若從心唯明唯知的角度概略解釋種性,以下這個譬喻或許適用。有些嚴重缺水的國家,會把地下污水過濾得很乾淨,一旦它變成飲用水,就不會再稱它為污水了,只會說它很乾淨、喝下去不會傷身體、對身體有益。聽說有些地方是把海水淡化、把海水中的鹽份去除而成為淡水使用。就像這樣,把內心的髒污放到菩提心與證空慧的儀器中淨化後,心就會變得很乾淨。

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他們並非打從一開始就是佛。以釋迦牟尼佛來說,在成佛的前一個階段,他是修道位菩薩,更之前是見道位菩薩,更之前是剛入道的菩薩,更之前只是凡夫,更之前,連下士道的證量都還沒有產生之前,在非常久遠前的某一生,那時的他,與現在的我程度一樣。我的貪是貪,他的貪也是貪;我有嗔,他也有嗔,嗔一樣是嗔,貪一樣是貪;我不懂空性,他也不懂空性;我的脾氣差,他也很愛生氣。那時的他與現在的我,無論身體與內心各方面都不相上下,沒什麼不同。但後來我與他為何差異有如天壤?

因為佛陀依著道的次第,從下士道開始到生起菩提心、實修六度,最後成為具備大能力的佛;而我依舊停留在以前的狀態裡,深陷在吃喝的享樂、名利的追求,虛耗一生後死亡,接著再投生,繼續像水車(轆轤軸)般忙碌一輩子,這一期生命結束的時候,努力累積的房子、財物、名聲、地位、孩子又被統統拋掉,下一輩子又再重新累積,然後再拋掉。我們在這樣的循環裡空忙,忙了很久,結果依舊留在輪迴裡。

我們跟佛就只差在這裡,除此之外,無論身與心的自性,我們與佛一點差異也沒有。透過以上的描述,大家應該可以稍微理解「眾生都能成佛」這個概念。

※ 摘要:
  • 為何我能成佛?如何成佛?若想要具備精純地思惟這些問題的能力,必須學習「佛種性」。
  • 透過佛種性的論述,可以說明為何一切有情都能成佛。這個論述本身,又有兩種不同的詮釋角度,一種是從心的唯明唯知去解釋,另一種則是透過心上的空性說明為何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 「成佛可以利益眾生」這句話裡的「佛」,指的並不是某個特定人士,而是具備特定的功德者。具備那些功德就可以成辦眾生的義利,不具備那些功德就不能成辦眾生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