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學大論典與修道次第

一定要走道次第的路
 

沒有能力讀大論典是另一回事,不能讀大論典,不表示你就無路可走,過去也有人光靠學修道次第就產生證量。所以,若你沒有能力學習大論典,至少要學道次第;如果沒有能力實修,至少要聞思;如果沒有能力聞思,至少要讀誦;如果沒有能力讀誦,至少要把道次第的論典放在佛龕上,盡力去禮拜。雖然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所以能用的方法也許不一樣,但一定要走道次第的路,除了這條路,沒有別的路。因為其他的路你已經走過很多次,包括經商、生子、蓋工廠、讓自己有名、有地位等,這些事情過去生你已經做過很多次,但現在依舊還是這個樣子。目前為止,我們一直都在走老路子,同樣的事情做過無數次,但什麼成果都拿不出來。

如果你要永恆的安樂,就只有這條路。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拿出來,設法走上這條路!再沒有能力,至少把論典放在佛龕上禮拜,隨喜有能力學習的人,如此慢慢地累積福德,發願未來自己也要這麼做。再沒有能力,至少也要這樣做。

 

若要精純實修道次第,必須學大論典


雖然受限於眼前的能力,每個人能做的程度不一樣,但應該要清楚,一般而言,如果想要精純地實修道次第,一定要學習大論典。然而,你讀遍大論典,包括《釋量論》、《現觀》、《中觀》等都讀完了,若不能把它們統整在道次第裡做實修,依舊無法嚐到法味。實修道次第與學習大論典不能分開,一旦分開就無法展現效果。只學大論典但沒有實修道次第,學到後來會發現自己的內心沒改變,甚至會怪這些論典不夠完整,但其實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沒有把從論典裡學到的內容與道次第整合,沒有實修,才會導致這種結果。

我想起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種紅色的、長得有點像番茄的水果,應該是柿子。沒熟的柿子吃起來很澀,舌頭會不太舒服。我第一次看到柿子是在尼泊爾,那時我十歲。因為看到外皮是紅色,以為它熟了,吃了幾次都覺得很澀不好吃。從那時起直到四十歲之間,我都沒有再吃它。直到三、四年前,有人送我成熟的柿子,吃了一口,才發現柿子原來很好吃。為什麼我在二、三十年間都沒有再吃這種水果?是什麼地方弄錯了?是我弄錯了。小時候看到它紅了就以為它熟了,但其實它還沒熟,只是看起來好像熟了,但還沒熟。一旦熟了,吃下它也不太會傷害身體,而且真的非常好吃,哈哈!

把讀過的經論與道次第結合,也去淨罪集資,也要做好依師軌理,並像經論說的那樣去實修,只要你有這樣做,一定會生起證量!如果你沒這麼做,只去讀經論,並覺得自己學懂經論,但不去實修。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你不會真的懂經論,但你誤會自己,以為自己懂,可是你也感覺不到經論對自己的幫助。不久後,佛法裡的一切在你眼裡都不過爾爾,連聽聖座講課也是這種感覺。在這種狀況下,佛法其實幫不了你太多。但如果你肯去修,雖然很難馬上生起證量,但隨著你慢慢實修,你會嚐到愈來愈多的法味。同樣的一句話,例如你去聽聖座講經,同樣的話你聽聖座講過不只一遍,但你仍會被感動,那些話每次都會帶給你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樣的內容,也沒有多出一個字,即使講經的人跟背書一樣,把同樣的話再跟你講一遍,你仍會被打動。多聽一次,就多被影響一次。這樣一來,你去聽經的目的就達到了。

聽經不一定要聽到新的內容不可。沒有實修的人,去聽經一、兩次,覺得沒聽到新鮮的內容,他就覺得聽經實在沒意思。學經論也是這樣,一開始還可以學到新東西,但學到後來,這些經論在他心裡會變得沒味道。此時,他可能會想再在人生裡加點新東西,會想要考慮放下聽經、學經論這些事,學一些別的事情。他可能會想:「不要跟我講什麼解脫成佛,這些事情實在很無聊。若要讓人生變得快樂些,必須在佛法之外找一些其他的門路才行。」

 

必須實修道次第


所以,要去實修。即使一天只有十五分鐘,即使不能實修整個道次第,也可以用化整為零的方式,例如,用一個月實修依師軌理,再用一個月實修暇滿,再用一個月實修死亡無常、用一個月實修惡趣苦,用一個月實修皈依,用一個月實修業果,用一個月實修中士道,用一個月實修知母,用一個月實修念恩…。像這樣按部就班地做,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四年間可以整個完成。若沒有這樣做,你心想:我現在要學習經論,時間很緊,就把實修往後延。等到學完了,或者學到一半就去結婚了,又會有新的理由把實修往後拖延。就算完整學完經論,新的工作又來了,你覺得自己應該要翻譯、寫書、譯書、講經,又把實修往後延,這一生就結束了。

你不刻意挪出時間,就不會有時間。無論時間有多少,都要設法挪出來。每個人可以挪出的時間有多有少,也會隨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變化,或許是一小時、兩小時、半小時,但即使只有十五分鐘,也要挪出來。即使能用的時間少,使得你無法每天完整實修道次第,這沒關係,就像剛才講的,你可以一天修依師,一天修暇滿…,若做不到這樣,可以把科目分得再細些,例如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思惟依師勝利,再用一個月思惟不依過患,之後再思惟根本修信,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再以暇滿為例,可以先用一個月的時間實修辨明暇滿,第二個月實修暇滿義大,第三個月實修暇滿難得…,終有一天會做完的。雖然不是每個科目都能生起覺受,但有一些科目,你會產生「我只要再努力一點,應該可以生起證量」這種信心與體會。

就算沒有產生任何體會,你也會在實修方法上累積到很多經驗,你有時會想「若這樣修,應該不錯」、「用這種方法思惟,效果不太好」。這種經驗累積多了,以後,一旦時間變得充裕,你會成為一個隨時能修的人。若沒有養成這種習慣,對你而言,學佛恐怕就只是讀經、討論、教書、上課,別說會去實修,一講到要實修,你心裡就會覺得煩。若變成這種人,這輩子用這種方法學佛,下輩子也用這種方法學佛,這樣真的不行!請試著去實修!一旦試著去做了,即使沒什麼成績,只要讓自己成為一講到實修,心裡就很歡喜的人,就算這輩子在實修上沒有成果,下輩子也會看得見。

問:實修前,要做什麼前行?   

答:前行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直接去修就可以了。在觀修資糧田的部份,也可以做得很簡略,若有依止聖座,你只要觀想他、稍微向他祈求一下,接著可以直接做觀修。這樣並不是不可以。

經論裡有提到實修道次第的步驟,一般的作法是,先做六加行,接著從依師軌理開始到菩提心全部做一次略修,這個部份每天都要做,此外再做自己目前特別要做的主修科目。若是從頭開始做,就從依師軌理開始,選定一個主題特別去修。以上是一般的作法,大家應該要知道。如果時間夠,就要這樣去做。但如果時間不夠,也要知道如何根據自己的現況做調整。一方面知道一般的作法,另一方面也要知道在時間不夠的現況下,可以做怎麼樣的調整,否則你可能會覺得備受限制而有點煩躁,所以你也必須懂得如何隨宜地調整。這些隨宜調整的作法,也會提供一些相對的效果。

 

實修道次第與學習大經論,彼此不可分離


我想要成立的主要結論是,道次第與學習大經論,彼此不可分離。真正做得好,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時間充裕,講聞雙方都是善說者與善聽者,從道次第的最開頭起,所有的內容都可以用《現觀》、《中觀》、《釋量論》等做解釋;不只如此,還能把《現觀》、《中觀》、《釋量論》的內容完整濃縮在道次第裡,一說「去修」,馬上就能修。例如《釋量論》講過成立佛陀有一切遍智、有慈愛的理路,你不但學過,也把它們統整好,只要一提,你心裡就有一個完整的架構。然後在修道次第「皈依」這個科目時,這個完整的架構在你心裡產生「佛是這樣啊!」的認識,幫助你對佛產生信心。學經論,要學到懂得這樣去修,所有學過的經論,要懂得如何貫穿在道次第裡,成為實修的內容。若能到這種程度,就是佛教的智者了。不過,要做到這樣,並不容易。

尤其,只靠信心在下士道時還行;但從中士道開始,若沒有學習經論,單靠信心恐怕不夠。就像之前說過,在下士道的階段,要先有希求後世的心,接著再透過方法達成目標;同樣地,在中士道的階段也要先有想要脫離輪迴、希求解脫的心,接著再透過方法達成目標。只想離開輪迴,是否就是希求解脫的心?這可以再想一想。要生起希求解脫的心,必須先認識什麼是解脫;要認識解脫,光靠信心,就算再強也派不上用場,光靠信心無法讓你認識什麼是解脫。雖然嘴上會說解脫二字,心裡也會想著必須解脫,但他想的解脫其實不是解脫。要認識解脫,必須靠著愈來愈深的學習,才能真正觸及核心。

例如對應成派來說,毗婆沙宗與經部宗說的解脫不是解脫;外道徒也會說「真希望能解脫」,他們也設法獲得他們要的解脫,但佛教徒認為他們說的解脫並不是解脫。由於心裡想要的解脫不是真正的解脫,為此而做的種種努力,最後會帶你到哪裡?你不會走到嘴上講的地方,而是心裡想的地方。再舉個例子,我雖然心裡想去大昭寺,想去尊者住的地方,我心想「要去大昭寺」,嘴上也說「要去大昭寺」,但我把地址弄錯了,最後我到的地方不會是大昭寺,而是地址上寫的地方。所以,如果沒把目的地辨識清楚,最後我到的會是另一個地方。同樣地,若不認識什麼是解脫,就只會朝著內心以為的解脫走去,很難真正獲得解脫。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生起真正具量的希求解脫的心。要生起具量的希求解脫的心一定要學習,單靠信心根本不可能。

若能用理路學習下士道,這樣當然最好,但若不能,光靠信心也可以;但從中士道開始,無論你有多少信心,若沒有學習,都非常困難。就算把「空性」二字反覆唸再多遍也無法證空性,必須學習、研閱各種解釋才可能理解空性。只要去看看就會知道,人們對「空性」二字有多少不同的看法?即便自詡為大智者的人,他們對於空性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從中士道開始,若要真正達成目標,一定要學習才行。不過,光靠學習也不行,還有其他需要配合的條件。

※ 摘要:
  • 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所以能用的方法也許不同,但一定要走道次第的路,除了這條路,沒有別的路。
  • 把讀過的經論與道次第結合,也去淨罪集資,也要做好依師軌理,並像經論說的那樣去實修,只要你有這樣做,一定會生起證量!
  • 你不刻意挪出時間,就不會有時間。無論時間有多少,都要設法挪出來。每天至少十五分鐘實修道次第。
  • 所有學過的經論,要懂得如何貫穿在道次第裡,成為實修的內容。若能到這種程度,就是佛教的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