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簡介上士道(下)生起菩提心

要生起菩提心,而生起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若生起大悲心,一想到必須成辦有情義利,然後再想「我要用什麼方法才做到這件事」,若你得到「成佛就可以成辦有情義利」這種答案,生起了這樣的心,才有可能生起菩提欲求。這樣說來,若你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佛,不知道佛有什麼功德,也不知自己是否有能力拿到這種佛果,你也就不可能生起菩提心,同樣地,你也無法真正皈依。

我想講一件事,但我用這種方式表達,恐怕會讓你們覺得我似乎一副已經理解的樣子。我把思惟佛功德一事看得很重要,然而,若要用理由解釋佛功德,聽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要學過《釋量論》,也必須有能力描述佛功德包括哪些項目、體性是什麼,這些內容在《現觀莊嚴論》說得很廣。然而,若要把這些已經有理由根據的內容,在心裡很清楚地呈現出來,必須與歷史結合。結合佛的傳記去思惟,這會很有幫助。產生確定感,要靠思惟理由;但要讓心裡有很清楚的概念,閱讀佛的傳記就很重要。

我與一位法友見面時,我會結合歷史故事跟他講很多佛的功德。有一天,他跟另一位法友說:「我跟圖滇悲桑在一起,他不太講四聖諦,就只跟我講佛的故事。」哈哈。讀佛陀傳記,與讀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聖座的傳記,其實不太一樣。讀聖座的傳記是為了對聖座生起信心,這是需要做的,因為對聖座生起信心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事,即使只從聖座是菩薩的這個角度來說,由於他具有菩提心,即使只對聖座生起一剎那的信心,都會累積無量的福德。再從身為聖座學生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本來就要去思惟聖座的功德,這是修學依師軌理該做的事,這樣做是在奠定道的根本,這是我們閱讀聖座傳記的目的與作用。然而,再怎麼讀他的傳記,我們也不可能成為聖座,因為聖座是特定的某人。但佛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某一種程度,就像十年級、博士在表示的是一種程度,也像講大臣、總理在表示的是一種地位,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人。明白「若成佛,就會有如何的功德」後,接著產生「若我成佛該多好,我也要成佛」的心不但合理,而且也是可以達成的目標。然而,我們不可能變成聖座,我們有可能變得像聖座一樣,但我們不可能變成聖座那個人。

知道愈多佛功德,皈依就能修得愈好。思惟愈多佛功德,愈能產生「我要變得跟他一樣」的心,這種心稱為菩提欲求。在道次第的修心教授當中,對菩提欲求的著墨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在談如何生起利他欲求,包括七因果教授與自他換教授都是如此。由於修心教授裡講的並不廣,關於如何生起菩提欲求,就只能從大經論去摘錄。關於佛的功德,我在開始關注這件事情後,愈加發覺它的重要性,尤其在讀過《甘珠爾》後,這種看法更加強烈。因此在整理《集經彙道》這本書時,我從佛經廣泛蒐集很多佛的功德,由於內容很廣,有人說:「你這樣處理,人家會覺得很煩。」很多人跟我反應這樣的意見,所以我一開始有做了刪減,被我收到書裡的經文內容,在《廣論》裡都沒有收錄。總之,參考了大家的意見,我在整理的時候,先廣泛蒐集所有我能拿到的佛經原文,做為我自己用的內容,本來打算再處理成一個簡略的版本,再放到《集經彙道》這本書裡。但後來我的想法改變,即使大部份的人看了煩也沒關係,只要能產生幫助,即使只幫到一個人也就值得了。這樣想過之後,在《集經彙道》裡整理出的佛功德,除了《廣論》本來就有的科判,包括佛的身、語、意、事業等功德外,還另開了新的科判例如福田力的功德等。總之,我立了新的科判,引述佛經,對佛的功德做了非常廣泛的引述。這些內容雖然我直接放在皈依項下,但其實主要的用場是修練菩提欲求。否則,若你心裡對於成佛後如何幫助眾生的種種方法沒概念,當你對有情生起大悲心,又如何能自然地想到應該要成佛?由於沒有朝這個方向思考,你就只會去做一些眼前看得到、似乎直接有幫助的事,例如給他一些錢、做一些布施等,除此之外,你就想不到別的辦法了。

菩提欲求與利他欲求都具備,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我要獲得佛果位」的想法,就不僅是為了自利,也是為了利他。你的心裡必須生起「願消除一切有情的我執」這種想法才行,佛說這是根本。兩種欲求彼此相輔相成,當你想著「我要成佛,我要有圓滿的身語意功德,我要遍知一切法,我要獲得這樣的成就」時,你也非常清楚要獲得這樣的成就,必須依靠什麼才會成功。如果不靠著珍愛有情的心,你把有情捨棄了,就根本不可能得到你要的結果。就算你用幾劫的時間,在現證空性的狀態下觀修空性,也無法得到佛果位。那些聲聞緣覺阿羅漢,他們現證空性、得到阿羅漢果位,在幾劫之間一直安住在空性中,依舊無法成佛。要成佛,唯一的方法就是珍愛他人。如果不珍愛他人,不把別人看得很重要,把別人捨棄,你也別想成佛!不可能!如果你想成佛的心很強烈,想到某個人或某個有情,你會知道:如果我生他的氣、傷害他、隨便對待他,或是放棄他、不願意多管他,總之,如果我把他捨棄了,我就永遠別想成佛了。只要你看清這個事實,你會很努力去珍愛有情;另一方面,珍愛有情的心愈強,就會愈想要成辦有情的義利,帶著這種心情,只要一想到:若我不成佛,就沒有辦法利益到他們,此時你想成佛的心就會跟著增強。由上可知,這兩種欲求彼此幫助、相輔相成。修菩提心,是在修練這兩種欲求,而且是利用其中一種欲求生起時,去鍛鍊另外一種欲求,在這樣的歷程中修練菩提心。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所以必須設法生起大悲心。什麼是大悲心?我們先稍微不管周延性的問題,先把重點放在理解或實修的角度去解釋大悲心。一般來說,什麼叫悲心?是因為慈愛他人而無法忍受對方受苦,希望對方可以離苦,這種心稱為悲心;由於慈愛他人而希望對方可以獲得快樂,這種心稱為慈心。這兩種心其實有點像。接著看「大悲心」的「大」,它代表了幾個意義。其中之一是所緣廣大,大悲心的所緣不是一個有情,而是一切有情。所謂一切有情不是模糊的一個「一切有情」,而是不分人種、不區分對方是否對我有益,也沒有這是人類、那是動物等區別,不分六趣的每一趣,不分人種的每個人,不分親怨的一切有情,只要是有情,都是這種心的所緣。由於所緣非常廣大,所以稱這種悲心是大悲心。聲聞無法產生這種心。

第二個是行相大。擁有大悲心的人,他希望有情脫離的苦不只病苦,他不只希望有情脫離貪欲,也不只希望有情脫離瞋心,而是希望有情脫離一切過失,凡是過失,他希望有情都能脫離,他想要幫助有情消除一切過失,他希望有情能脫離無邊的過失。他希望有情獲得安樂,不是某種安樂,而是一切安樂,他希望有情這輩子快樂,下輩子也快樂,而且還要獲得解脫、成就佛果位,從這輩子開始到成佛之的一切安樂,希望一切安樂都發生在有情身上。由於這種心的行相非常廣大,所以稱為大悲心。

以上兩種大的特質,在大悲心上周遍都有。接下來的這個特質,雖然不具備周延性, 但如果從具足定義的大悲心來說,應該可以說它有心力大或勇氣大的特質。例如,他會想:「讓一切有情完全脫離一切苦、完全獲得一切樂,願這件事可以成真!這件事由我來做。而且,為了做到這件事,若你問:『你願意為此努力多久?一天還是兩天?一個月還是一年?還是你願意努力一輩子?』我的答案是,不只一輩子,在虛空未盡之際,從今天開始直到永遠,我都不會停下來,我都願意辛苦努力,我會一直做下去!」在無盡的時間裡,總之,只要一切有情還沒全部成佛,我都會一直繼續下去,我沒有在算時間,我不會計較時間多長或多短,我會一直做,沒有邊際,沒有限制!能做出這種決定的心力該有多強大啊!大悲心,它的心力就是這麼強大。

此外還有捨心大。生起這樣的心,他會想:「為了讓一切有情都獲得解脫,如果我必須生病,那就讓我生病,沒問題!如果必須死,當然行!如果要我捨棄一切財物受用,當然可以!如果必須去地獄,沒問題!」若有人說:「若要你在虛空未盡之際都待在地獄,換一切有情可以獲得解脫,你要嗎?」他會說:「只要他們都可以獲得解脫,若要我在虛空未盡之際全身被火燒,當然可以!」若生起具足定義的大悲心,他就是會生起這樣的想法,他就是會生起這樣的心力,他的福德也會在剎那間圓滿。大悲心,就是有這樣的大捨,有這樣的大力!「只要有情可以解脫,要我做什麼我都做!」會生起這麼強大的心力。產生這樣的心,就稱為大悲心、大慈愛心,或說最極致的善良。

聖座常說:「心要善良。」不同的人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程度很高的人聽這句話,他的理解是聖座要我們生起大悲心;一般人聽到這句話,會理解為聖座要我們幫助鄰居、幫助周圍的人。其實,聖座與阿底峽尊者一樣,他們任何時候都在提醒我們:「要讓心善良啊!」種敦巴尊者也是這樣。他在臨終前跟格西博多瓦說:「我走了之後,你恐怕找不到其他人當你的善知識。你就好好地讀佛經,以經論為師,生起善良的心。」此時,旁邊有人問:「什麼是善良的心?」種敦巴尊者說:「就是菩提心!就是菩提心! 就是菩提心啊!」連續說了三次。所以,聽到善良的心,不要把它看小了,對它最究竟的理解是大悲心,在這個基礎上,若加上「具備智慧」,這種善良的心就要理解為菩提心。大悲心是「我要讓一切有情解脫」的強大心力,但對於有情能不能解脫、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這件事情,在生起大悲心的階段裡,他不一定會考慮,就算沒有考慮到,也不妨礙它成為大悲心。但是,若你不只生起「我要做」的心力,還進一步思考該如何做到它,最後得到結論是:若我沒成佛就做不到,若我成佛就一定能做到,而且是有理由做為後盾做出這樣的結論,總之,透過思考,你確定自己有能力做到,下定決心要獲得佛果位 ,此時這種希求佛果的心,就是具備智慧的善良心。

不過,要真正認識佛果位是可以獲得的,不思惟空性不行。在證空慧攝持下的菩提心,是無比珍貴的至寶。我在一位法師的房間裡,看到聖座寫的一段話:「願以具備智慧的慈愛,讓自他一切周遍安樂。」藏文裡的「遍」字,代表的不只是時間上的永遠,而且是各方面都好、都安樂。如果好好思惟就會知道,這短短的一句話,把《釋量論》、《中觀》、《現觀》、《甘珠爾》、《丹珠爾》全都裝進去了,所以我把它背下來。聖座在說這短短的一句話時,不只剛才我們講的內容,還有所有《甘珠爾》與《丹珠爾》,全都清晰地展現在他心中。

平常聖座在講經時,會講到「具智慧」這個詞。他常說:「具備智慧的善良心。」這句話在說的其實是菩提心。若少了智慧,只有善良,心裡對於對方到底能不能解脫、用什麼方法解脫等完全沒有想法,那就只是善良而已。雖然你心裡很希望對方可以解脫,也想著要幫忙對方解脫,但這樣只是很善良而已。可是,如果加上了智慧,就很不一樣。當然這裡講的智慧並不是一般人講的那種聰明才智,不過,若連一般的智慧也沒有,恐怕也無法生起這種普通的善良心。

生起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大乘法的根本是大悲心。無造作的大乘法,從菩提心開始。生起菩提心,才算是具足定義的大乘者。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要產生大悲心,其根本與中士道有很密切的關係;中士道的根本是下士道。以上講的次第是如何建立的,這也是我們必須知道的。這部分會在下堂課說明。

※ 摘要:
  • 若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佛,不知道佛有什麼功德,也不知自己是否有能力拿到這種佛果,就不可能生起菩提心,也無法真正生起皈依之心。
  • 要真正認識佛果位是可以獲得的,不思惟空性不行。
  • 生起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大乘法的根本是大悲心。
  • 「大悲心」的「大」代表了幾個意義,包括:所緣大、行相大、勇氣大、捨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