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道總建立(四)修行次第(下) (最終回)

一、以菩提心為修行核心
 

一般來說,要生起菩提心真的很不容易。有人說,要理解什麼是菩提心並不難,但是如果要從「菩提」的角度切入,真正理解什麼是菩提心,其實並不容易。就像之前講過的,對菩提心的認識,要到能把它當成是修行的最核心、最根本,要做到這種程度其實非常困難。如果沒有把標準拉到這種程度,只是一般講的那種對菩提心的理解,的確沒有很困難,但要生起它則非常困難。有人甚至說,我們只是沒有努力而已,若有去努力,比起生起菩提心,要生起證空慧實在容易多了。有人認為,如果慧力夠,理路也很好,這種人只要有去學習經論,並認真地淨罪集資,要證空性相對上來說實在簡單多了,但要生起菩提心則很困難。在努力生起菩提心的過程裡,有些關卡實在很難突破,就好像要往下挖土,但那個土非常堅硬,你只能慢慢地挖。真的很困難!有人是這樣說的。

總之,若要生起希望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大慈大悲心,必須先設法對有情生起慈愛心。我們說要生起菩提心,所以要修七因果教授,但七因果教授在做的又是什麼事呢?在生起大悲心裡的兩條路中,七因果教授主要是幫助我們生起對有情的慈愛心;同樣地,自他換教授也是在設法幫助我們生起慈愛心。想著:他跟我一樣,同樣想要安樂、不想要痛苦。但在這樣思惟時,我們會卡住,會有一個聲音擋在中間,不斷地說「不一樣、不一樣,我與他不一樣」,這是我執在叫囂,他不斷地設法在我與他人之間做出區別。我執說:「我跟他不一樣,我是我,他是他。」

只要把「我」拿掉,就會發現這個心與那個心、這個肚子與那個肚子,其實是一樣的,沒有親疏的差別。如果那種我在事實上存在,就會無法拿掉;但事實上,那種我根本不存在,是自己的心硬加上去的想法。當你終於發現真相,發現原來事實上這些身體與心都是一樣的,一產生「他人與自己是一樣的」這種想法,你自然就會覺得與他人變得親近。

還有一種特別的念恩法,這在之前講念恩時有稍微提到,可以把之前提過的內容,拿到修自他換這個段落來,用這種方式修念恩。總之,去思惟目前為止我擁有的一切安樂,全都是靠有情產生,未來我所有的安樂同樣也要靠有情才能產生。思惟有情的恩,是在設法對有情生起慈愛心。

一方面用這些方法讓自己對有情生起慈愛心,一方面透過下士道與中士道,在自己身上認識清楚什麼是輪迴苦。一旦對有情生起慈愛心,也認清輪迴苦,然後把在自己身上認識到的輪迴苦,轉到有情身上去思惟,馬上就會生起「願一切有情脫離行苦」的心。同樣地,若你有在自己身上去思惟,認識到我執有多麼壞,一旦對有情生起很大的慈愛心,此時再去想:「他也執著有我,他的心裡也有我執。」此時你自然會產生「願他脫離我執」的想法。

要生起大悲心,一方面需要透過七因果教授與自他換教授,讓你對眾生產生慈愛心;另一方面,你也需要認識什麼是苦。為了要把這兩方面都修得好,又有一些需要先具備的基礎。

 

二、以下、中士道為修行基礎


那麼,在道次第一開始提到的暇滿義大難得,它不屬於下士道,也不屬於中士道,但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要走上從念死無常開始一連串的道,必須先聽聞,也要思惟、要觀修,這些都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必須要有能力持續地做下去。若要靠別人一直勸你、一直在旁邊幫忙,你才能繼續走的話,這樣頂多只能維持一兩天、一兩個月或是一兩年,若是這樣,你是做不出什麼成績的。要能不靠外力推動,自己內心要有「不這樣做不行」的想法,你心裡必須有一個勸勉者才行。為了產生這個勸勉者,所以在一開始要思惟暇滿義大難得,藉此勸勉自己繼續努力,否則,只做一兩天是看不到結果的。

看看道次第整個科判的開展,暇滿這個科目的名稱是「於有暇身勸取心要」,接著才是「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取心要的方法,要透過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修心次第去拿;暇滿義大難得這個科目的作用,是在勸勉你去取心要。從一方面來說,下中上三士道的目標不同,透過下士道成辦增上生,透過中士道成辦解脫,透過上士道成辦一切遍智,但是,即使從果的角度來說,三者之間也有一點因果關係。雖然我在經論裡並沒有看到很明顯的說法,但是,要成佛,要幫助一切有情都解脫,自己必須先解脫才行。為了能獲得佛果,你自己必須先解脫;為了獲得解脫這個結果,你必須先獲得一個妙善的所依身。所以,就像因的次第是確定的,從果的角度來說次第也是確定的。

從暇滿義大難得開始,若你沒打算生起證量,只要嘴巴會說,或像在冰上滑過般那樣思惟一下就好,不在乎道次第的內容有沒有留在你的心上,則你不需要依師軌理。如果你學佛的目標只是會解釋佛法、變成專家,例如變成道次第的專家,擅長講解道次第,若你的目標只是這樣,則你不需要依師軌理,若有當然也不錯,但不是非要不可。因為即使少了依師軌理,只要夠聰明,你學佛的目標依舊可以達成,可以變成在嘴上很會講的專家。但如果你希望自己對道次第的內容生起覺受,而且是從念死無常開始,對所有道次第的科目都產生穩定的覺受,依師軌理就非常重要,它是非常重要的根本。

宗大師在安立依師軌理這個科判時,他的用詞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之後才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依師軌理攸關著道的根本。以下這些內容,從某個角度來說與依師軌理也有關係。《廣論》講了很多聽聞方法,包括在聽法的時候,最初應該帶著什麼樣的動機、聽聞時應該怎麼聽、內心應該怎麼想,這些內容就算無法全都做到,至少也要做到一點點。《廣論》第23頁說:「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無論聽聞什麼法,對於剛才講的這些事情,至少都要做到一點點,包括要修正動機,用「我是為了實修這個法」的心態認真聽聞,然後設法把聽到的法與實修結合,最後在結行時把聞法的善根殷重回向,平時也要恭敬上師與法。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聽聞佛法?因為,如果這些事情你能做得好,從這裡開始,整條學習的道路都會很順利;如果從這裡開始就錯了,接下來全部都會跟著錯,而這個概念其實與依師軌理有關。聽聞軌理與依師軌理有關。

懂得聽聞軌對我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研閱《廣論》裡講的聽聞軌理,並且要求自己平常上課時,至少盡力做到一點點,就會對你產生影響,會讓你變得很不一樣。當然,如果你下定決心不實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恐怕誰也拿你沒辦法;但如果不是這樣,你有想要實修,即使這種想法只有一點點,都要讓自己開始去做聽聞軌理,這是非常重要、會對你產生很大影響的事。用這種態度去上佛法課,會影響你對佛法的掌握與理解,歡喜的程度也會不一樣,對內心有幫助的程度也會很不一樣。這些結果,只要從自己的經驗去看就會知道了。

總之,你可以從過去的歷史、佛經或理路等,多方面思考為何依師軌理是整個道的根本,為什麼要學好佛法必須恭敬善知識、對他有信心,為何它會是整條道路的根本?要想通這個道理其實是困難的,你可以從依止的勝利與不依止的過患著手去思考。

先明白若不依師有什麼過失,明白自己必須對上師與法有恭敬與信心,因為這是法器的定義,《廣論》裡說:「《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如果聽法者不具備這些條件,自己不是夠格的法器,裝進去的東西就無法產生幫助。就像這樣,先思惟一定要依師的道理後,再去思惟邪依止的過患,就會讓你策勵自己要好好依師。

我們確定需要善知識,所以也必須去尋找善知識,但不要急著做決定,也許用一、兩個月或一、兩年去觀察。在這段期間,為了觀察,所以你在沒有依師的情況下聽某位師長講課,這倒是可以的。

總之,道的根本是依師軌理。從最初的起點開始,你關注的目標一直是佛果位。為了成佛,你需要菩提心與證空慧,所以你必須生起大悲心,所以你需要實修中士道次第,所以你需要實修下士道次第,所以你需要有個內在的勸勉者,所以你必須生起暇滿義大難得的證量。上述這些事,你不是天生就會,需要有人教,所以你需要善知識,必須跟著善知識學。學習時,你必須要有正確的態度,必須對身為說法者的上師有信心與恭敬心,若少了這個,無論你學到再會講,心裡都不可能產生證量。如果你對上述這一整套架構非常清楚,你就會從依師軌理開始好好地努力。

 

三、要很清楚目前所做與目標之間的關連性


你心裡要有很清楚的次第,清楚目標是什麼,清楚達到目標需要什麼,清楚每一個步驟之前需要哪些基礎,當然,現在講的這些內容其實非常粗略,為了知道得更清楚,你必須做更多的學習,直到你真的非常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是真的想要得到它,一旦你成為這樣的人,則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例如在上課前,你想的調整動機的內容,就會變得非常真切。由於你很清楚目前做的某件法行,與究竟目標之間的關聯性,所以,在想著「為了一切如母有情所以我要獲得佛果位,為了獲得佛果所以要依止善知識」、「為了獲得佛果所以來聽法」、「為了獲得佛果所以做禮拜」時,你的心會覺得很踏實,即使那時你只簡單地唸「為利眾生願成佛」,都能真切地代表你的心。

相反地,如果你心裡並沒有建立目前做的事與成佛之間的關聯性,雖然你會唸「為了一切如母有情,我要獲得佛果位,為此我要禮拜」,用這樣的方式調整做禮拜的動機,但其實你也只是唸過而已,心裡應該沒感覺。但如果你很清楚其間的關聯性,你知道「我必須成辦有情的義利,為了做到這件事,我必須成佛;為了成佛,我必須生起菩提心與證空慧的證量;為了做到這件事,我必須生起中士道與下士道的證量;為了生起道次第的證量,我必須累積福德;而累積福德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做禮拜」,心裡很清楚這一連串的關係,所以接著你說:「為了一切如母有情,我要獲得佛果位,為此,我現在要做禮拜。」此時你在說的就是你的真心話,這些話有很準確地描述了你的心。

不只做禮拜,其他的法行也是如此,例如「我應該生起這個證量,為此我必須知道如何實修,為此我必須聽聞、必須去上課,所以現在我要出發去上課」,或是「為此我必須讀經論,所以我現在要開始讀書」,這些話也都與你的心完全吻合。所以,「為利益一切有情願成佛」這句話唸起來很短,但要讓這句話唸起來很真心,你的心需要有整個道次第。若你心裡真的有完整的道次第,你唸「為利有情願成佛」才會是真的;若整個道次第在你心裡留下的痕跡很淡,則這句話只會是你在一開始修正動機時,用來過場的形式,而其實這種修正動機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尤其,對於學習大乘法的人來說,要先學的不是下士道而是共下士道,不是中士道而是共中士道。加上一個「共」字,不同處在哪裡?以念死無常這個科目來說,要修的內容其實一樣,不同處在於你的目標。在知道剛才說的那些事情的前提下,也就是在把目標放在成佛的前提下,用「我要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所以我必須成佛,所以我必須要有菩提心,所以我必須要有中士道的證量,所以我必須要有下士道的證量,所以我必須有念死無常的證量,為此,現在我要實修死亡無常。」這種方法修正動機。等到最後要結束時也是如此,修完念死無常後,這樣回向:「願這個修行的善根成為成佛的因,願這個修行的善根成為一切有情安樂的因。」就像這樣,透過修正動機與回向,讓這個法成為共下士道的法類;若少了這樣的修正動機與回向,這個法就會變成單純的下士道。

若你在還不知道要用這種方法修的情況下,就開始努力去修,一旦生起一點點出離意樂,你就會不想修菩提心了,那時你的心會一直朝「沒有解脫真的不行」這個方向奔去。就像在沒有遇到生命威脅時,我們似乎友誼堅固、很看重對方的樣子,但如果現在外面突然傳來巨大的聲響,聽起來非常恐怖,那時我們都會可能會自顧自地跑掉,甚至不惜把別人推倒,以便讓自己可以先逃走。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即使只是造作的,你都要讓菩提心的力道對你發揮影響力,要讓自己修的道,多少有被菩提心影響。

同樣地,由於修死亡無常,你生起「不學法真的不行」這種心,此時,若你繼續問自己:「那我該學什麼法才好?」如果你走的是下士道,你會想:「若我沒有好好取捨業果就不行,沒有好好皈依三寶就不行。」但如果你走的是上士道,此時你會想:「我確定會死,死的時候,唯一能幫助我的就是菩提心,所以我必須修菩提心。」不過,要有能力這樣想,你必須先知道菩提心在臨終時是怎麼幫你的。或者,由於修死亡無常,你生起想要修善的心,而最殊勝的善是菩提心,接著你就會想:「我應該要修菩提心。」就像聖座說的:「未死前修菩提心,臨死時修菩提心,來世也要繼續修菩提心,你們應該這樣想啊!」這樣說來,在念死無常的三個科判中,透過思惟第三個科判「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產生「我一定要修法」這個決定時,你對於法的理解,會影響你接下來的決定。法有很多,每個人對法的理解不太一樣,在那個時候,每個人選擇的法會因此有很大的深淺差別。想著「我一定會死,所以我必須學法修行」時,你心裡認定的法是什麼呢?心裡只有下士道的人、只有中士道的人、心裡有上士道的人,以及真正理解密乘的人,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同樣都是思惟死亡無常,但透過思惟死亡無常,內心生起「我要學法」這個決定時,大家心裡認定的法不一樣,因此使得念死無常的深細程度變得不一樣,暇滿義大難得也是如此。有人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思惟死亡無常後,產生想要修法的心,那時你會去修什麼法,就看你心裡認識的法是什麼。若是密乘者,會努力去修剛才說的法,若是大乘者,就會在菩提心上努力,若你至少是個佛教徒,至少也應該要想到必須在業果與皈依上努力,必須要做到這樣。

這堂課到這裡可以了。

 

四、結勸


至少要明白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各別的目標是什麼,也要明白三士道各有哪些分類,要知道在這些分類裡,每個科目個別的作用或說印跡是什麼,也要知道如果要實修,三士道裡分別要修的科目有哪些。此外,要生起每個科目的證量,之前必須先具備哪些基礎,它們之間的次第又是什麼。這些都要很清楚,並且這樣去訓練自己。若有時間,建議用十到十五天的時間,每天憶持上述這些內容一到兩次,這樣就會給自己一個訓練。以後,無論讀經論或做任何事情,你馬上就能把注意力轉到道次第上。再者,由於這是你經常必須考慮的事,如果有先這樣訓練自己,往後,你會漸漸有能力自己去思惟,會慢慢知道在這個架構裡,自己該做哪些補充。如果沒有先這樣訓練自己,連某個科目裡該思惟的項目你都不太記得,又哪裡可能會想到還要做什麼補充?思惟某個科目,意思是你要能運用經論與理路去思惟,但要能夠做到,你必須要先訓練一下你的心,但如果你心裡什麼都沒有,空空的,這個訓練就會無法進行。因為,即使你想你要思惟,但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把思路集中在哪裡,沒有焦點,連思路也都都不清楚,又怎麼能思惟呢?所以,如果有時間,可以先花十到十五天訓練一下,萬一發現快要忘記了,只要稍微提醒一下,應該就可以恢復了。

要有能力持續,要有能力從這裡開始拓展出去。讓這件事情成為流水,可以很自然、自由地一直流動下去。

※ 摘要:
  • 從「菩提」的角度切入,真正理解什麼是菩提心。
  • 用「我是為了實修這個法」的心態認真聽聞,然後設法把聽到的法與實修結合,最後在結行時把聞法的善根殷重回向,平時也要恭敬上師與法。
  • 你心裡要有很清楚的次第,清楚目標是什麼,清楚達到目標需要什麼,清楚每一個步驟之前需要哪些基礎
  • 在一開始的時候,即使只是造作的,你都要讓菩提心的力道對你發揮影響力,要讓自己修的道,多少有被菩提心影響。
  • 要有能力持續,要有能力從這裡開始拓展出去。讓這件事情成為流水,可以很自然、自由地一直流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