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前後世存在【理由三】近取因(二)

二、認識心識

(一)簡介心識

 

1. 什麼是心識


佛教在討論某個主題時,有時會先透過定義,讓大家對它有概略的認識。佛教對心識的定義是「既明亦知」;換句話說,具備明知能力者就是心識。舉例來說,前方有一張桌子,由於心識具備明知的能力,就好像朝著桌子打燈,而能知道那裡有張桌子。

心識不是色法,所以無法靠五官辨識它的存在,但由於心識本身就具備明知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經驗,體驗心是存在的。這個概念對一般人也許有點匪夷所思,但對修行人卻是家常便飯。聖座嘉瓦仁波切說,有一種修行方法是讓心不想過去、現在與未來,就停在這樣的狀態上。等到穩定之後,你會開始有一種空朗朗的感覺;若能長時停在這種感覺上,會突然體驗到什麼是「心唯明唯知」。這是一種完全不靠根識的體驗,一旦有這種體會,就會非常清楚心識存於身體之外。有這種經驗的人,就算不擅言詞,無法解釋給別人聽,但他會非常堅信這件事,再也不會動搖。這不但是聖座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少修行人也有相同的經驗。

在參加佛教與科學會議時,我聽到有些專家說:「這種經驗只是個人經歷,若要證成某個理論,必須有共通的經驗才行。」我不太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它不只是聖座的個人經驗,只要做過這種修行,內心稍微有一點三摩地能力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就像一旦吃過糖,經驗到甜味,無論別人用再多理由說甜味不存在,都不能說服他。嚐到甜味是一種經驗,只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才知道;同樣地,透過某種實修而體驗到心唯明唯知,也只有真正經驗過的人才會知道。沒有這種經驗的我們,要不就相信有經驗者說的話,要不就親自去做這種實修。

 

2. 心與心所


概略認識心識後,接著我想透過介紹心識的幾種作用,讓大家更了解心識與色法其實非常不同。討論心識的作用,佛法有個專有名詞是「心所」。無論生起哪一種心識,心與心所都會一起產生。心與心所都是心識,它們的差別在於我們從哪個角度去辨識,根據心識唯明唯知的體性而辨識的是心;根據心識的作用而辨識的則是心所。

心識有很多不同的作用,佛教依著這些不同的作用而說了五十一心所,甚至更多。其中,無論什麼心都有五遍行心所,它們分別是:受、想、思、觸、作意。首先介紹「思心所」,也就是業。思心所的工作是促使心朝向對境。舉例來說,樹木的組成元素包括地、水、火、風等大種,其中,讓樹可以動的元素是風大種。此處說的「動」,不是樹被風吹動的那種動,而是樹木本身會朝有空間的地方延展,例如枝葉往上生長等。這種使樹木「動」的作用,是它的聚合體裡的風大種造成的。就像這樣,搖動心識而使它朝向對境,這是「思心所」的作用。

雖然五遍行心所同時產生,並沒有先後之別,但為了讓聽者易於理解,一般會用好像依序產生的角度來解釋。以下我也沿用這種方式,繼續跟大家說明。在思心所促使心朝向對境後,心識就會遇到對境;心識遇到對境的這個作用,是「觸心所」在做的事。在接觸對境後,心識會把注意力投注上去,就像打開手電筒一樣,這是「作意心所」的作用。心的力量愈強,注意對境的能力就愈好,事後也愈容易想得起來;若當時被強烈關注的是其他的對境,例如雖然在看,但那時心裡專注想著其他的事,事後就很難想起當時自己看到了什麼。心識注意對境後,接著是分辨對境,例如分辨它的顏色、區分它內部的種種差別,這是「想心所」的作用。之後,領受各種由於注意、分辨對境而產生的苦樂,則是「受心所」的工作。

只看上述解釋,會以為它們之間似乎有順序,但其實五遍行心所是一起產生的。雖然同時產生,但它們仍能互相影響,例如觸的力道變大,作意的力道也會變大;作意的力道變大,想的力道也會變大;想的力道變大,受的力道也會變大。

所有的心都會伴隨著五遍行心所,也就是說,無論什麼心,一定都有這五種作用。這也是我們在分辨心識與色法差異時的重要線索。

 

3. 根識與意識


完整具備這些作用的心識,又可以分為根識與意識兩大類。由五根引生的心識是根識,不必依靠五根引生的心識是意識。也就是說,心識也可以不依靠五根就能產生。

⑴ 根識

要產生根識,必須要有根、境與識這三個因,例如要產生眼識,必須有眼根、色與身為等無間緣的心識。根與根識不同,不懂得仔細區分的人,可能會把它們混為一談;還有,一般人也很容易忽略「身為等無間緣的心識」這個因,覺得似乎只要有色與眼根,就能生起眼識,但其實不是這樣。

把桌子放在一個眼根沒有問題,眼睛也有睜開的人面前,他就一定會產生看見桌子的眼識嗎?不一定,睜著眼睛睡著的人,在那時就無法產生眼識。同樣地,耳根沒有問題的人,只要外面有很大的聲音,他就一定能聽到嗎?不一定,睡熟的人就無法聽到。由此可知,只有根與境無法產生根識,還需要「等無間緣」。

以上簡單介紹根識。雖然根識也是心識,但它與身體的關係很密切。在藏醫與密續典籍裡也有記載,人的腦部有生起不同根識的脈。由於它與身體的連動性很高,若要從根識去區分心識與身體的不同,難度可能比較高。

⑵意識

若想更仔細了解心識,在概略認識根識後,要進一步認識意識。意識又分為「是分別心的意識」與「不是分別心的意識」。

分析「作夢」一事,有助於辨識什麼是意識。睡著時,五官沒有接觸外境,但我們會作各種夢,在夢中我們會吃、喝、穿衣、做計劃,也會有傷心、歡喜等情緒,而且在夢醒時,還能回憶作了什麼夢,所以在作夢時我們有心識,這種心識是意識。同樣地,即使根與根識都不參與,我們也能進行思考,例如思考正因、規劃未來、回憶過去等,這些都是意識的作用。

意識與身體雖然也有關連性,例如由於身體發生某些改變,使得思考未來的能力衰退;由於腦部某些部位受損,而無法憶起過去。但這些情況,頂多只能說明意識與身體兩者有關係,卻無法直接證明心識就是腦,或心識只靠腦就能產生。腦部存在可以透過儀器看見,心識存在則是透過我們的經驗去領受,例如知道自己生起瞋心、貪心、慈心等。透過我們自己的體驗,就可以成立心識存在。

※ 摘要:
  • 佛教對心識的定義是「既明亦知」;換句話說,具備明知能力者就是心識。
  • 心識不是色法,所以無法靠五官辨識它的存在,但由於心識本身就具備明知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從自身的經驗,體驗心是存在的。
  • 討論心識的作用,佛法有個專有名詞是「心所」。無論生起哪一種心識,心與心所都會一起產生。
  • 無論什麼心都有五遍行心所,它們分別是:受、想、思、觸、作意。
  • 由五根引生的心識是根識,不必依靠五根引生的心識是意識。也就是說,心識也可以不依靠五根就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