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講聞軌理

前言


我對依師軌理的看法,特別是對師生關係認定的標準,近來做了一些修正。所以,上課前想先聲明,希望各位用觀察的心態參與這堂課,這樣應該就可以在沒有依師的狀況下聽課。

不過,對於「不依師、用觀察的態度聽課」這件事,我覺得有必要再說得清楚些。我們這堂課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天,用觀察的心態聽課還可以;如果是《中觀》、《現觀》這些課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跟著某位師長學習,卻說自己只是用觀察的心態上課,所以不必把對方當成善知識去依止,這種作法並不誠實。就像只吃一兩口才叫「試吃」,如果整碗都吃下肚、吃到飽,應該不能叫做試吃;同樣的,試聽或觀察也是如此,觀察的時間,一般應該是幾天或幾個月;若跟著一位師長完整地學完了《中觀》、《現觀》、《道次第》等大論典,卻說自己只是用觀察的心態聽課,所以不必把授課師長視為善知識依止,這樣是不對的。除非這麼多年來,你上課都是被逼的。

若是自願來聽課,又沒有依止說法者為上師,就只能說是為了觀察師長而聽課。說實在的,用觀察心態聽到的法,對你的心很難有幫助,因為這種聽聞的方法並不正確。然而,一時之間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

身為說法者的我,雖然知道你們是抱著觀察的心態來聽課,但我必須把這個知道拋掉,否則我會不知道要跟你們講什麼,因為感覺上我好像是來應考,而不是來講法的。哈哈!

日宗仁波切講授的依師軌理既深遠又廣大,我懂得的不可能像日宗仁波切那麼多,也沒有能力那樣講授,在這次課程中也不打算用那樣的方式講解。我能講的只是我目前覺得最重要、最切身、對初學者而言不可或缺的內容。不可或缺的意思是,如果不懂得它,就會吃大虧、有大危險。在這次的課程裡,我把它分為兩部份做說明。第一是不依師不行,跟大家介紹如果不依師,會如何吃大虧;第二則是依師的第一步,也就是遮止觀過心,如果還能進一步對師長生起信心,就算做到依師軌理的第一個層次。

之後,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家能試著開始去碰觸佛法的核心,學習如何不偏頗地走上佛法的道途。至於這個部份,就請大家去找自己的師長,開始一步步學習經論。總之,這次課程主要講的是這兩個內容,而重點則放在為何要依師的理由。

 

講聞軌理的重要性


《廣論》有個科判是「聞說軌理」,內容主要是說明講法與聽法的人,分別應該用什麼方法講法與聽法。這段內容不但很重要,也與依師軌理有關,可以說是依師軌理的延伸。宗大師在《廣論》第二十三頁說:「若講聞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緣,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悉能清淨,諸新集積亦截其流。」這段話的意思是,講法或聽法時,如果能做到《廣論》說的講聞軌理,就能淨除在過去生或這輩子裡,曾經造過對法和法師不恭敬的業障,也會斷除類似惡業的續流,不會新造類似的惡業。又說:「又講聞軌至於要故,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現見此即極大教授。」這段話的意思是,因為知道聽的人若能按照聽聞軌理正確聽法,則他聽到的教授,可以對他的心帶來很大的幫助,所以過去的祖師大德,尤其是道次第的傳承祖師們,都非常強調講聞軌理。

《廣論》接著說:「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心未轉故,任說幾許深廣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這段話的意思是,若對於「講聞軌理很重要」這件事沒有生起定解,用不正確的方式講聞,則無論你講聞的法再深廣,仍會像天人被魔附身一樣,深廣大法反而成為產生煩惱的因緣,這種例子很多。接著又說:「故此講聞入道之理,諸具慧者應當勵力,凡講聞時,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這段話的意思是,為了讓講聞者能夠用更好的方法講聞,所以接下來要說明講聞的方法。具慧者在講聞時,至少要盡力按照講聞軌理做。「下至應令具足一分」的意思是,就算無法完全做到,也要能做多少算多少,至少要盡力去做。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只在大型法會上要做到講聞軌理,在平日每一堂佛法課裡,都應該這樣做。如果真能做到,講聞的法就能在內心產生定解,幫助到你的心。

現代人學法經常犯一種錯誤,學了很多也很會講,但心還是老樣子,到後來甚至對佛法產生否定感,覺得學法沒有用。但這種結果不是法的錯,而是自己的作法錯誤。如果改變作法,只要是去聽法,不只大型法會,包括平時的佛法課,都要求自己依循講聞軌理去聽、去思惟,你的心會變得安定,也很快樂。雖然老師講的內容,有些你聽得懂,有些聽不懂,但是,只要有用正確的方法聽聞,就算聽不懂,你的心也會覺得舒服。

聽聞軌理與依師軌理,在很多方面都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聽聞軌理講到,聽法時要把自己當成病人,把法當成醫藥,把說法者當成醫生。有沒有把講法者視為善知識,與有沒有把講法者視為醫生很有關係。這部份的內容,請大家進一步閱讀《廣論》的聽聞軌理,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 摘要:
  • 《廣論》「聞說軌理」這個科判不但很重要,也與依師軌理有關,可以說是依師軌理的延伸。
  • 如果能做到《廣論》說的講聞軌理,就能淨除在過去生或這輩子裡,曾經造過對法和法師不恭敬的業障,也會斷除類似惡業的續流,不會新造類似的惡業。
  • 用不正確的方式講聞,深廣大法反而成為產生煩惱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