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誰是自己的上師

「依止善知識」這個科目一般又稱為「依師軌理」,密續的用詞是「上師瑜伽」。依師軌理的內容不是西藏祖師自創,而是由導師薄伽梵親口宣說,例如在大小乘共通的《戒律》裡,可以看到對依師軌理既仔細又廣大的論述,此外,在大乘經典與密續典籍裡,也把依師軌理講得非常廣。
 

一、誰可以算是自己的上師


什麼樣的人算是自己的上師?凡是為自己傳戒、授灌頂、教導經論的人,就是自己的上師。若只是討論佛法、交換意見的對象,不算是自己的上師,只是法友。

講到交換意見的法友,我想起兩個例子。第九十八世甘丹赤巴仁波切(已圓寂,以下簡稱赤蘇仁波切),他來自甘丹寺北學院,不論顯密各方面都很專精,聖座嘉瓦仁波切經常盛讚他在顯密方面的成就。不過,當年他剛考上格西時,雖然在顯乘上已經非常專精,但密續部份則是才剛要起步。於是聖座就要赤蘇仁波切與另外幾位優秀的格西,去找什貢參夏仁波切共同「討論」密續。經過三天之後,赤蘇仁波切跟其他幾位格西說:「聖座要我們跟什貢參夏仁波切討論,但這哪裡是討論呢?討論應該是有來有往才對,但密續的內容,我們連基礎都不懂,參夏仁波切就像教藏文字母一樣從頭教我們,而不是在跟我們討論。所以明天開始,我要把參夏仁波切視為上師,在他面前聽法。」

另一個例子是,有一個出家人,向另一位詩歌造詣很好的年輕格西說:「我想跟你討論詩歌的問題。」但是被拒絕了。這位年輕格西跟同伴說:「某人說要跟我討論,但是在詩歌方面,他能講什麼給我聽?」有些人借用討論的名義,實際上跟著對方學習大經論,但這應該不算是真正的討論吧?

不過,如果你與對方不是在討論,而是對方在講經論給你聽,是否一定要把對方視為善知識呢?不一定,例如誦戒。在出家人固定要參加的布薩(還淨)儀式中,寺院住持或住持代表雖然會對出家人唸誦經文,但參加者不必把誦戒者視為上師,因為這種講聞關係與個人的意願無關,而是在制度規定下形成的。用這個道理類推可知,如果你是在非自由意願下聽法,不必把對方視為善知識。

因此,「要不要視對方為上師」這件事情,要釐清的問題變成是:有心想學經論,自願到某位師長面前聽課,此時,該不該把對方視為上師?或說,在這種狀況中,對方是否就是我的上師?這個問題的答案,從過去到我這一代的人,應該沒有人不把對方視為上師;但近來的情況似乎有一點變化。

聖座嘉瓦仁波切曾說:「即使沒有依止某人為善知識,還是可以向他學習經論。」這個觀點,跟傳統作法完全不一樣,該如何判斷與抉擇?由於過去沒有發生過,經典裡找不到相關內容可以參考,只能運用理路好好去思考。

為什麼聖座要這樣說呢?有些人認為,因為近年來在外國發生多起假上師騙人的事件,這些冒充上師的人,既沒有札實地學習經論,也沒有在實修上努力,只憑著一點小聰明,把讀過的少許經論拼湊起來,假裝成一位可以指導他人的上師,造成許多人在依師上很大的困境。有人說,聖座是因為聽多了這類事件,所以才一再地在公開場合強調,不必依師也可以跟對方學法。

但我認為,或許可以從以下這個角度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問:「應不應該相信佛法僧三寶?」佛教徒都會說:「應該。」如果問:「應不應該考慮來生以後的事?」我們也會說應該,是吧?雖然我們的回答,都是符合事實的答案,但如果提問者完全無法接受有前後世,只要一聽到這幾個字馬上就會關上耳朵;或者你知道提問者心裡對佛教有成見,一講到有佛教色彩的話題就完全不想聽。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不相信前後世存在的人,佛教的思想依然有益於他,例如可以使他的內心更加平靜;信仰其他的宗教如基督教、依斯蘭教,甚至是不認同宗教的人,只要願意試著了解佛教思想,都能為他們帶來好處。佛教的思想,能為整個世界與個人帶來好處,這是不爭的事實。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思想當然是應該要學習的內容。然而,如果對方是個完全不能接受前後世觀點的人,你會怎麼勸他?

說不定你也會換一種表達方式,例如:「那前後世這部份就跳過不學,先學其他的內容就好!你可以學空性、學利他,對你會有幫助。」面對不喜歡佛教的人,你可能會說:「不一定要恭敬三寶,不一定要當佛教徒,但還是可以認識佛教思想啊!」也許你會善巧地對他說:「你本來信什麼教,就繼續信那個教,不用改變本來的宗教信仰。但是佛教見地還是可以學一學。」同樣的道理,對於程度特別低、一講到「要依師」就完全不能接受的人,或許你也只能跟他說:「反正先學再說,不一定要依師。」

對於上述那種表達方式,如果理解成「事實上可以不依師、不考慮來生、不恭敬三寶。」那就不對了;從事實的角度看,可以不依師嗎?不行!可以不考慮來生、不恭敬三寶嗎?不行!然而,對某些人講佛法時,用上述那種表達方式是可以的。如果我們遇到那些人,恐怕也會說一樣的話吧!

若是不打算實修佛法、決心不當佛教徒、但想要認識佛教見地的人,的確不需要學習依師軌理,因為即使沒有依師,還是可以得到他要的東西;同樣的,如果學佛法只是為了擁有講經的資格、賺到錢、獲得美名,這樣的人就不一定要依師。當然,如果能依師也很好,因為依師可以幫助他們在學法的過程中避免一些過失,例如對師長產生觀過的心;不過,若少了依師軌理,他想要的目的應該不致於無法達成,最終還是可能如願地成為能言善道的人、成為專家、考上格西、賺到錢。

聖座嘉瓦仁波切把佛法分為三個部份:佛教科學、佛教見地、佛法實修。把目標放在佛法實修的人,沒有依師軌理就不行。

對於聖座說的「不用依師也可以學佛」這句話,我的解讀是,就像聖座有一次說:「不視說法者為上師亦可聽法的理由是,經典中說要觀察上師,而觀察上師的方法,只能先去聽他講了什麼,觀察他講的內容是否正確,而不是從他的胖瘦等外表來判斷。」而我在課程一開始說的「希望大家以觀察的心態聽課」,根據的就是聖座講的這段話。

 

二、師生關係認定的標準


課程一開始時提到,近來我對師生關係認定的標準做了一些修正。過去我的想法是,如果弟子聽法的時候,心裡有把對方當成上師(有上師作意),師長在講法時,心裡有把對方當成弟子(有弟子作意),在這種狀況中,這位師長從此之後就是自己的上師,否則就不是。但問題是,「上師作意」的界限在哪裡?聽法者明明有跟講法者說:「請您教我。」講法者心裡也相信:「我對他講法,可以利益到他。」在這種情況下,算不算有上師與弟子作意?

有人說不算,只有在聽法者的心裡有「我是為了下輩子獲得增上生、獲得解脫、成佛果位而來求法」的想法,講法者也基於同樣的理由而答應教導對方,雙方必須都要有這種想法,才算有上師與弟子作意。但我認為這種看法並不周延,因為《戒律》說,即使沒有出離心的動機而受戒,依然可以得到戒體;受戒者心裡雖然沒有「請帶領我離開輪迴」的想法,但《戒律》上說,此時受戒者周遍對傳戒上師有上師的作意 (有把對方視為上師)。同樣的,教經論也是如此。這是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周延的理由。

在思考「如何界定有無上師作意」這個問題後,我覺得自己以前的作法真是太不夠仔細了。如果弟子心裡根本沒有「至少為了來生而聽法」的念頭,師長也沒有這種想法的話,那麼,師生之間又何必唱這一場戲?只把焦點放在今生的安樂,這並不是佛法要帶給眾生的利益,就算能產生一點效果,它也不是佛法真正的價值。這就好比如果你是有錢的人,有人來跟你討錢去看病,或是他餓壞了跟你討錢買東西吃,你給他錢是很應該的事;但如果他跟你討錢,拿打火機把錢燒掉趕蚊子,或是去遊山玩水,你又何必給?除非能因此獲得更大的好處,否則,誰會為了沒有意義的事情努力?因此,如果你我是為了謀求今生的安樂而聽法與講法,對我來說,是自己讓自己難堪。

這樣想過之後,我覺得自己以前對於師生關係認定的標準,有必要做修正。以前的看法是,除非想著「我要把他當上師」而去聽法,才算是有師生關係;現在的看法是,除非刻意想著「我是為了觀察而來」,否則,只要是自願地想要學習某門課而去聽法,對方就是你的上師。

佛法的老師,與世間老師不太一樣。以世間知識來說,老師的主要作用是傳授知識,所以只要老師有講、學生有聽,大概就可以懂了;佛法裡雖然也有這個部份,但佛法的學習不只如此。透過上師,弟子不但可以累積廣大的資糧,而且也可以獲得加持。這兩個作用,是佛法師長與世間老師很不一樣的地方。

※ 摘要:
  • 凡是為自己傳戒、授灌頂、教導經論的人,就是自己的上師。
  • 聖座嘉瓦仁波切把佛法分為三個部份:佛教科學、佛教見地、佛法實修。把目標放在佛法實修的人,沒有依師軌理就不行。
  • 除非刻意想著「我是為了觀察而來」,否則,只要是自願地想要學習某門課而去聽法,對方就是你的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