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緣起見無害行」的見、修、行

在「緣起見無害行」這個名詞裡,似乎只提到見地與行持。如果加上「實修」這一項,就成了一般人經常聽到的「見、修、行」,也就是見地、實修、行持三者。對新同學來說,有些佛法見地是必備的基礎,以下簡單地做個說明。
 

一、緣起見


「緣起見」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因果緣起,另一是依而安立緣起;依而安立緣起又分為兩種,一是依於自之支分安立的緣起,或說依於自之施設事而安立的緣起,另一是唯名言安立而有的緣起。所謂唯名言安立而有的緣起,如果只理解為:它只是名言、只是安立而有,而且也是緣起,這種理解其實並不算是對緣起的分類(無法幫助你理解為什麼它可以成為緣起分類中的某一種),必須從「所依之處」的角度去理解緣起的分類。在「依而安立緣起」的兩種分類中,一種是依於施設事而安立,一種是依於(能安立的)分別心而安立。

另一種分類是把緣起分為三種,分別是因果緣起、依於施設事的緣起、互相觀待的緣起。為了讓大家容易明白,洛色林的大智者班丹札巴老師用了「水果、紅色、大的」為譬喻,說明這三種緣起。水果它是一個果,代表的是因果緣起;紅色是蘋果的顏色,代表的是依於支分而安立的緣起;大的是由觀待小而成為大,代表的是互相觀待的緣起。

所謂因果緣起,總的來說是果依於因而產生,但不是依靠一個因就夠,必須依靠很多因與緣聚合才能產生,一切有為法都是如此。「依於眾多因緣聚合而產生」這句話,如果分析得更仔細,就必須一一檢視:為什麼不是無因而生?無因生的不合理處是什麼?為何不是靠著單一因而生?它的不合理處是什麼?弄清楚其他不同的論述各有什麼過失後,才能對「依於眾多因緣聚合而產生」這個概念真正產生定解。

由於緣起見是一個「見」,要讓它真正成為你內心的見地,就不能只會解釋什麼叫緣起,自己要進一步去思惟,以因果緣起來說,不論看到任何物品都要練習去分析:它是不是依於眾多因緣聚合而產生的?靠著哪些因與緣呢?內在與外在的因緣各是什麼?必須透過非常多例子,不斷地做這樣的思考練習,養成習慣,使得自己基本的思考模式改變成:無論什麼事物,的確都是依於眾多因緣聚合而產生!要設法鍛鍊自己的心,讓自己真正打從心底這樣想。到這樣的程度,它才真正成為你的見地。

談到緣起,也必須稍微說明佛教徒做研究時運用的理路。基本上有四種理路,分別是觀待之理、作用之理、法性之理、證成之理。法性之理,例如燒熱是火的本性;作用之理,例如火有火的作用、地有地的作用,地水火風四大種都有各自的作用,任何物質都有它的作用。再以內在心識來說,唯明唯知是心的本性,而心識又有很多種,若把經論上提過的心識種類加起來,大約超過一百一十二種心識,這些心識都有各自的作用,這些都屬於作用之理。觀待之理,現在我們在談的緣起屬於觀待之理,包括一法與一法彼此間的關係、彼此間如何觀待。證成之理,是以上述三種理路作為基礎去做推論,例如「由於某法的本性是如此,所以應該會有這樣的結果」,或是「由於某兩法之間是如此觀待,所以會有那樣的結果」,這樣的推論屬於證成之理。

 

二、佛教的實修


如此去研究事實,得到結論後,心裡就會產生「原來事實是這樣」的看法。一般人對外在事物的道理產生看法後,就會依循這個看法做事情;對佛法來說,產生看法後,會運用這些看法調伏內心,談到如何運用,就會涉及佛法的實修。

修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觀察修與止住修,但一般人聽到修,大多直接想成止住修,也因此一聽到修,很多人大都理解為例如以佛像為所緣修三摩地,或是觀呼吸,或是什麼都不要想,這樣去修。如果所謂的修只是這樣,其實根本不需要任何見地,只要直接去修就可以了,因為這樣的修,要修的內容與事實之間沒什麼關聯性。但如果是觀察修,如果沒有先透過觀察思惟產生見地,在觀察之時,根本沒有東西可用。所以寂天論師在《入行論》說:「為修自心撰此論。」他說是因為他自己要修,所以才造這部論。但《入行論》裡並沒有提到如何做止住修,從頭到尾講的都是如何做觀察修。學佛法的人平常會說修忍辱,什麼是修忍辱?不是讓心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都不動,而是運用《入行論》裡說的理路去思惟、觀察,用這種方法去修。所以,以修忍辱來說,運用的方法是觀察修而不是止住修。

什麼是觀察修?其實我們平常也做很多觀察修,只是觀察的對象錯了,該修的不修,而去修了其他的。總之,我們平常都有做觀察修。舉例來說,有些人非常不快樂,不是偶然產生一點不快樂的心情,而是長期不快樂,這是觀察修造成的結果。

他做了什麼觀察修呢?遇到一次、兩次不好的事,一再重覆地回憶這些事,心裡一直想「我發生了這樣的事」、「我是沒有能力的人」、「某人沒有善待我」,這些想法、情節與念頭反覆地在他心中出現,不只在有空的時候這樣想,連平常走路、等人的時候也不斷地在這些念頭上繞,這樣觀修帶來的結果,就是強烈到無法忍受的「我的人生過得太糟了!」的感受。觀察修帶來的結果是強烈的感受。同樣地,強烈的瞋心、仇恨心,也都是觀察修的產物。心裡不斷地想:「他這樣對待我,不只現在,以前也是,未來他可能打算要繼續這樣對待我。」就像這樣,在心裡提出很多理由,反覆地想。如果只想一次不算是修,一再思惟才會稱為修。因為不斷地在這些念頭上反覆,在某個時刻就會爆發出來,產生強大的瞋心。

做法不變,但把所做的內容改變。思惟應該慈愛有情的理由,一一提出這些理由,在心裡思惟「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應該慈愛有情」,反覆思惟這些理由,才會產生感受,對有情生起強大的慈愛心。由此可知,若想要產生強大的慈悲心,少了觀察修,根本不可能。光靠止住修無法產生這種結果,必須要靠觀察修才行。

由於要實修,佛法把心識做了一些區分,並教我們認識它們。有些心識例如瞋心,因為它對我們有害,所以我們不要它;有些心識例如慈悲心,因為它對我們有益,所以我們需要它。在研究事實後得到上述結論後,接著設法讓壞心識的力道變弱,讓好心識的力道變強,這就稱為實修。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實修其實很簡單,想一想平常我們是怎麼讓壞心識變強的?對自己做一下研究,就會知道讓壞心識增長的因緣,接著再把這些因緣運用到好心識上;也看一看讓好心識變弱或無法產生的因緣,再把這些因緣運用到壞心識上,懂得這些,差不多就可以說是完全懂得實修了。

此外,觀察修這個名相,還會用在另一種情況。這種修法也沒有靠理由,舉例來說,若以佛的身像為所緣去修,讓心安住在總體的佛像上,這是止住修;若再把佛像的每一部位想得更清楚,例如佛的鼻子是如此,佛的眼睛是如此,佛的頭是如此,這種修法也會被稱為觀察修。總之,運用觀察修,會讓你對所緣變得非常清楚。而在實際操作上,一種是有用理由,另外一種是沒有用理由,這兩種方法都被稱為觀察修。以悲心為例,思惟有情受苦的情況,從而生起「願有情離苦的心」,這種心稱為悲心。而所謂思惟有情受苦的情況,如果只是想「有情在受苦」,這種思惟很粗略;如果是思惟一一有情分別受一一苦的情況,分別仔細地思惟,這就成了觀察修。如果再以觀修佛身像來做對比,仔細思惟佛的眼睛、佛的鼻子,就相當於仔細思惟有情受了這樣的苦、那樣的苦,把眾生受苦的情境一一仔細地思惟,就會變得更加清楚。在這之上,如果再加上「他跟我一樣,我們都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我們是一樣的」這種想法,運用這些理由去觀察,才會產生非常強烈的「願眾生離苦」的心情。

什麼叫仔細思惟呢?例如,看到一個沒有手的人,若你只想著:「哎呀!他沒有手,真可憐。」這種思惟方式就很粗略。仔細思惟的意思是:「他沒有手,他要怎麼過日子?他要怎麼煮飯?如果是別人煮好給他,他要怎麼吃?」就像這樣一一思惟,包括他晚上睡覺前要怎麼鋪被子?半夜踢被子要怎麼再蓋上被子?要怎麼上廁所?經過這樣仔細思惟後,那個沒有手的人遇到的問題,在你心中才會變得很清楚,也才能生起強烈的悲心。

 

三、無害行


接著看什麼是無害行。平常聖座會把無害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約束自己不去傷害別人,二是不只如此,還要去利益他人。先就第一個層次來說,約束自己不去傷害別人的原因如果是「若我殺了他,就得接受法律制裁」,若只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而不傷害別人,不算無害行;所謂無害行,必須是以悲心做為基礎而約束自己不傷他人、利益他人,才算無害行。

概略介紹緣起見與無害行後,聖座接著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他說,若是承許造物主的人,會因為要遵守造物主的教示而慈愛有情;但對佛教徒來說,則是由於思考了緣起的道理而去慈愛有情。然而,如何透過思惟緣起而生起悲心?這是應該要思考的事。

※ 摘要:
  • 「緣起見」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因果緣起,另一是依而安立緣起;依而安立緣起又分為兩種,一是依於自之支分安立的緣起,或說依於自之施設事而安立的緣起,另一是唯名言安立而有的緣起。另一種分類是把緣起分為三種,分別是因果緣起、依於施設事的緣起、互相觀待的緣起。
  • 所謂因果緣起,總的來說是果依於因而產生,但不是依靠一個因就夠,必須依靠很多因與緣聚合才能產生,一切有為法都是如此。
  • 緣起見是一個「見」,不能只會解釋什麼叫緣起,要設法鍛鍊自己的心,讓自己真正打從心底這樣想。到這樣的程度,它才真正成為你的見地。
  • 修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觀察修與止住修。
  • 從某個角度來說,實修其實很簡單。對自己做一下研究,就會知道讓壞心識增長的因緣,接著再把這些因緣運用到好心識上;也看一看讓好心識變弱或無法產生的因緣,再把這些因緣運用到壞心識上,懂得這些,差不多就可以說是完全懂得實修了。
  • 平常聖座會把無害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約束自己不去傷害別人,二是不只如此,還要去利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