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 
    第21課-關於「集資淨障」(二)從實例看集資淨障的重要透過聖者周利槃陀伽、宗喀巴大師、近代修行者的實例,看到集資淨障對於修道的重要性。 
- 
    第22課-關於「集資淨障」(三)重要性淨罪集資與實修缺一不可,但淨罪集資對初學者至關重要,且必須持續至成佛。 
- 
    第23課-關於「集資淨障」(四)依於三寶集資淨障說明三寶如最勝福田,四季皆可播種善根,獲得今生來世乃至究竟安樂。當以信心供養三寶,累積福德消除罪障。若聽聞思惟修習皆無效果時,依福田力淨罪集資是關鍵教授。 
- 
    第24課-【七支供養:禮敬】(一)禮敬的意義說明七支供養中「禮敬」的意義與修行方法。禮敬藏文「恰側」有兩層含義:一是「行恭敬」,透過身語意三門表達恭敬;二是「交付苦樂」,將自己完全託付給三寶,是皈依的具體實踐。 
- 
    第25課-【七支供養:禮敬】(二)如何累積禮拜數量說明如何累積禮拜數量的具體方法,包括結合《三十五佛懺》和《上師供養法》的修行方式。 
- 
    第26課-【七支供養:禮敬】(三)解釋《廣論》的說明說明《廣論》中禮敬支的修持方法,並勸勉學人至少每日簡單禮拜,累積巨大福德,因為佛是最勝福田。 
- 
    第27課-【七支供養:禮敬】(四)解釋《普賢行願品》的說明解釋《普賢行願品》中禮敬支的修持方法,特別說明身語意三門禮敬的觀想要點。 
- 
    第28課-【七支供養:供養】(一)供養的分類說明供養的多種分類方式,涵蓋外在供養、意念供養、無主物供養,並強調加持、動機與修行供養的重要性。 
- 
    第29課-【七支供養:供養】(二)供養的其他說明補充供養的要點,說明佛涅槃前後供養福德無異、動機的重要性,以及供養物撤下後的處理態度。 
- 
    第30課-【七支供養:供養】(三)累積供水的數量說明如何透過多輪次供水累積數量,搭配加持、七支供養與正確觀想,以增長福德,不拘時間皆可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