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課-【如何隨念佛】智功德(一)

佛的意功德,包括了智功德與悲功德。首先看佛的智功德。

原文

如來之智功德者,謂恆常等持安住於法性中並能任運地俱時現見一切法,其中又分,如來具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變通和漏盡通等六神通;具知處非處力、知業異熟力、知染淨力、知一切所行道力、知種種界力、知種種信解力、知根性勝非勝力、知宿命力、知死生力、知漏盡力等十力;具說已成正等覺無畏、說漏已滅盡無畏、說諸障礙法為障無畏、說出離道無畏等四無畏;以及具無錯亂、無胡言、無忘失、無心不等持、無異想、無不察而捨、信解無退、精進無退、正念無退、禪定無退、智慧無退、解脫無退、無著無礙智知過去世、無著無礙智知未來世、無著無礙智知現在世、和一切身、語、意業以智慧為導且隨行智慧等佛陀之十八不共法。

 

總說


佛陀的智功德,統攝來說是「俱時見二諦」,或說是「雖然恆常安住在法性中,又能任運於同時現前觀見一切法」。若稍微理解什麼是世俗與勝義二諦,對於「在現見空性的狀態下,如何了知世俗諦」這個問題,還有許多問題必須釐清,而這些內容,並不是那麼容易懂與證得。
 

六神通


若分門別類解釋佛的智功德,首先會談到包括天眼通在內的六種神通。「如來具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變通和漏盡通等六神通」,這些內容之前已經講過,此處不再重述。

一切遍智的意思是知道一切法。而「知道」一詞,大致來說有兩種用法,一種是例如知道無常、空性等;另一種則是例如知道如何煮菜、知道如何講話等。這兩種知道不太一樣,在解釋何謂「知道一切法」時,我認為必須結合這兩種知道去解釋,才能探究到比較廣大的深義。

這門課講到目前為止,講義裡收錄的身功德和語功德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多,因為除了佛經,論典對於這兩部份的論述並不廣。然而,佛的意功德,在很多論典都有仔細的說明,所以講義裡就只寫相關的名相,例如智功德的十力、四無畏等。這些名相的詳細內容在《現觀莊嚴論》第四與第八品裡有講,在《入中論》、《經莊嚴論》、《寶性論》裡也可以看得到。

 

十力


首先看十力。第一力「具知處非處力」,處與非處的內容非常多,多到沒有邊際,舉例來說,依於不善而受苦是「處」,依於善而受苦是「非處」,這是總的說法,其中又可以再做細分,例如依於布施而得受用是處,依於慳吝而得受用是非處;依於修菩提心而得佛果是處,在沒有菩提心的狀況下修任何法而得佛果是非處。還有很多例子可以舉,就請大家自己類推。這些處與非處,佛陀完全了知。

第二力是「知業異熟力」,由業感得的異熟果,就算再微細,佛陀都完全了知。一般而言,聲聞獨覺阿羅漢,也有了知業感異熟的能力,只要用神通力去看,他們可以知道某個異熟果是從什麼業而來。但是,某些非常微細的業果,只有佛才能知道。第三力是「知染淨力」,對於煩惱品與還滅品,佛陀都完全知道。這部份包括的內容很多,例如靜慮、無色界、善業,以及與之相反的煩惱等,佛陀都了知。

第四力是「知一切所行道力」,對於一切所行道,包括走向地獄之道、走向餓鬼之道、走向畜生之道、投生為人之道、投生為欲界六天之道、投生為色界、無色界天人之道等,依於什麼道會到達哪裡;同樣地,成辦解脫之道、成辦佛果位之道,所有的道佛陀全都了知。所謂的道,例如行十惡業是走向惡趣之道,而走向惡趣的走,並不是邁步走,也不是搭火車去。只要以煩惱為動機造十惡業,就是正朝著惡趣走去。

第五力是「知種種界力」,對於世間的各種界,包括地、水、火、風、空、識等界,佛陀完全了知。此外,「界」也可以與「種性」結合起來做解釋,佛陀了知各式各樣的種性。例如,暫時不堪為法器的種性,意思是暫時上無論怎麼做都幫不到的對象。此外,還有聲聞種性、獨覺種性、大乘種性等,佛陀全部都了知。

第六力是「知種種信解力」。信解[註1]一字,可以理解為信心、欲願。對於有情的各種欲願,佛陀都了知。第七力是「知根性勝非勝力」。有情的根器有利有鈍,各種狀況都有,這些佛陀全都了知。第八力是「知宿命力」,對於每一位所化機過去世投生於何處、受何種身、做什麼工作等,這些佛陀全都了知。第九力是「知死生力」,對於有情死後接下來的投生處,佛陀完全了知。第十力是「知漏盡力」,佛陀可以現前了知有情獲得解脫與佛果位。

這十力中,第五到第九種「知種種界力、知種種信解力、知根性勝非勝力、知宿命力、知死生力」這五力,是知道對境所化情況的能力。要成辦有情義利,就要知道這位有情前世投生於何處、做什麼工作、來世將投生於何處,也知道他的種性是什麼、過去生種過什麼習氣、有何種界(性情),以及現在他心裡想要什麼、對什麼有信心、智力程度如何等。以上,屬於佛陀對有情一切狀態都了知的五種力。第一到第四種「具知處非處力、知業異熟力、知染淨力、知一切所行道力」這四力,是知道如何對所化機開示法的能力。在完全知道所化機的狀態後,知道要對他說什麼法,就是這四種力。最後第十力「知漏盡力」是知道果的能力。十力就是這樣來的。

完全知道利益有情的方法,又完全清楚有情的狀況,此時,就能準確地針對這個有情的現狀,毫無錯謬地幫到對方,否則有時將無法為有情提供最有效的幫助。例如對利根的有情只開示粗略的法,會讓這位有情之所以前來求法的目標無法完全達到,這樣就會很可惜。又或者對鈍根有情只說既深又難的法,這位有情聽不懂,就無法恰好地利益對方。同樣地,有些不堪為大乘法器的有情,卻對他們開示大乘法,可能會使得有些人因此生起邪見、出言毀謗,反而造下更大的惡業。總之,若要真正透徹地利益眾生,這些狀況全部都必須知道。

若完全知道有情的界(性情)、欲願、根器等,又完全了知一切方法,甚至連最佳的說法時機都能完全掌握,對這個所化機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就「時機」這一點來說,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狀態。有時想學法,有時不想,有時雖然想,但就是提不起勁、很不堪能,有時很想讀書,有時完全不想讀。但由於佛陀完全了知,他知道在什麼時機說法,對這個人最合適;在講法的時候,用什麼表情說法對他的幫助最大;用什麼詞語來描述,對方最能接受;用什麼譬喻說明,最能打動他的心,這些佛都知道。正因為連要用什麼喻、在眾多理路中用什麼理由最能打動對方,佛全都知道,所以,就在佛陀開示佛法的現場,很多人就能生起證量。

佛陀在快要示現涅槃前,當時印度外道有一位大智者,他修行的證量很高,而且他的心續有獲得解脫的種子,只不過他以為自己已經得到解脫,所以根本不會主動來找佛陀。佛陀說:「他有種子,必須叫他來一趟。但若派其他人去,這位印度智者根本不會聽,只有派阿難去才有用。」有人問為什麼,原來,這位印度智者與阿難尊者在多世之前曾是父子,受到這層關係的影響,阿難尊者講的話,這位智者會想聽,所以就派阿難尊者去了。阿難尊者對這位印度智者說:「佛陀快要入涅槃了,你最好能去見見他。」智者聽了立刻起身前往拜見佛陀,並且向佛陀提出問題。由於這個提問的因緣,佛陀對他講法,這位印度智者便獲得解脫。總之,無論再微小的細節,該如何才能幫助到有情的方法,佛陀完全知道。

外道有一位婆羅門去拜見佛陀,當他知道了法的內涵後,便跟佛陀求出家。這位婆羅門有五百位弟子,佛陀說:「你要考慮他們。」這位婆羅門聽了之後,就回去跟弟子們說:「我要跟隨佛陀出家,你們呢?」弟子們說:「既然老師您這樣做,我們都要跟您一樣出家去。」佛陀把五百位弟子分為三組,第一組交給佛聲聞弟子中最厲害的舍利弗尊者,第二組交給目犍連尊者,第三組交給另一位弟子。後來得到的成果是,第三組弟子們都獲得解脫,第二組弟子們獲得不還果,第一組弟子則獲得預流果。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這樣?最優秀的舍利弗尊者教出來的人只獲得見道位,次優秀的目犍連尊者教出來的人獲得不還果,更差一點的弟子教出的成果是獲得阿羅漢。哈哈,不覺得這種結果跟一般預期的結果正好相反嗎?

因此,有人問佛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佛陀說:「每個有情的智力高下各有不同,我把智力最低的交給舍利弗要他負責,中等的交給目犍連,最好的交給第三位弟子。之所以會產生你們覺得看似顛倒的結果,主要是由所化機的差異造成的。若把交給舍利弗的人交給第三位弟子,他們就無法獲得見道。因為他們的智力太差。」佛陀對所化機的狀態、用什麼方法對他們最好,他都知道。

講到這裡,我想起我的師長們。像我這樣從鄉下來、個子小小、還在流鼻涕的小孩子,到現在能對大乘佛法有一點點認識,全是老師們一手製造出來的。如果我是智力很好的人,老師們應該已經把我安置到佛果位了。老師幫助像我這樣貧乏的人,幫助到能對大乘佛法產生一點認識,就跟幫助利根者成佛一樣。如果那些智力差的弟子沒有交給舍利弗尊者,恐怕沒有辦法獲得現在有的成果。以上講的這段話,是岔出來多講的。總之,佛陀完全知道如何幫助眾生。


[註1] 「信解」一字,有時譯為「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