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課-【如何隨念佛】智功德(二)

四無畏
 

接著是四無畏。第一無畏「說已成正等覺無畏」的意思,可以結合「證量究竟」做解釋。對於在大眾面前說「我是佛、我知一切法」內心毫無畏懼,不怕自己會有無法回答問題的冏境。我們就會有這種害怕,但佛完全沒有,他不會害怕有任何人或天人對自己說「這個你不懂」,也沒有任何智者或非智者能挑出他的過失。

第二無畏「說漏已滅盡無畏」的意思是,在說出自己已經斷除一切煩惱與過失的保證時,任何的人或天人、智者或非智者都無法指正他說:「不,你有某種過失,你有某種未斷除的煩惱。」

第三無畏「說諸障礙法為障無畏」的意思,若與利他結合而說,在說「若這樣做會障礙解脫、若那樣做會障礙成佛、若這樣做會障礙投生善趣」這些話時,沒有人能提出反駁的意見,沒有人能批評。

第四無畏是「說出離道無畏」的意思是,說「這樣做是成辦善趣之道、那樣做的是解脫道、那樣做是成佛之道」這些話、立這些宗時,同樣也毫無畏懼。如果自己沒有真正的實力,講出這些話時,應該會有一點心虛。有一次,我與幾位法友聊天時說到,在大眾面前講法時,有些人會感到緊張害怕。有位法友說:「只要不主張自己是佛,說錯沒關係;若主張自已是佛,那就有得怕了。」這段話的意思是,只要不要裝出一副自己是佛的樣子,就沒有什麼好怕的,凡知道的都用清淨的心說出來,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就是這樣而已;假裝自己什麼都知道,才需要擔心萬一無法回答問題該怎麼辦。所以這位法友才說:「只要不主張自己是佛,就沒什麼好怕的。」

 

十八不共法


接著是十八不共法。這些特質,不只凡夫,連聲聞與獨覺聖者也沒有,只有佛才有,所以稱為「不共」。這十八項又可再分為六行儀、六證量、三慧、三事業。首先,不共的六行儀是「無錯亂、無胡言、無忘失、無心不等持、無異想、無不察而捨」。「無錯亂」的意思是,可以說是如來無錯亂,或用另一種結合方式來說,前三種不共法分別與身語意結合,成為:佛身無錯亂、佛語無胡言、佛意無忘失;後三項則都可以與佛意結合而說。

「佛身無錯亂」的意思是,以我們來說,身的行為會有錯誤之處,但佛身完全不會有任何錯誤的行為。另一種解釋方式,則把「無錯亂」與佛的身語意三者結合而說,成為佛的身語意無錯亂,即如來無錯亂。「無胡言」中,胡言的意思是沒有意義的言語,例如哭泣、沒事就笑、抱怨等。有人問是否與綺語完全相同,我不太確定,不知。「無忘失」是不會忘記。「無心不等持」的意思是,心不會處在非等持的狀態中,薄伽梵無論任何時候都在等持中,沒有不在等持的時候。雖然從外相來看,佛會行走、說話、吃飯,但無論暫時與究竟的一切情況,佛都一直處在緣空根本定中。「無異想」的意思是,對於輪迴與涅槃,完全沒有由自方而異、諦實成立的異這種作意。「無不察而捨」的意思是,對於應該如何對待所化機,他不會在不觀察的狀況下就放著不管。

不共的六證量是「信解無退、精進無退、正念無退、禪定無退、智慧無退、解脫無退」。其中「信解無退」大部份的說法是「欲求無退」,意思是成辦有情義利的欲求不會退失。「精進無退」是,生起成辦有情義利的欲求後,在付諸實踐時,精進不會退失。「正念無退」是,對於成辦有情義利的方便,不會退失正念(不會忘失)。「禪定無退」與「智慧無退」也是一樣的。而「解脫無退」指的是斷功德不會退失,凡已斷除的一切過失都完全從根斷除,不再復還。

不共的三慧是「無著無礙智知過去世、無著無礙智知未來世、無著無礙智知現在世」。意思是完全了知所有的情況,包括過去、未來與現在的佛如何產生、用什麼方法調伏了哪些所化機、情器世間的狀況等全都了知。「無著無礙」的意思,由於光是想知道就能知道而說「無著」,由於一切都知道而說「無礙」。若有些知、有些不知,那就是有所阻礙了。

問:此處「無著」的「著」字與「貪」字的藏文一樣都是ཆགས།,意思不是貪嗎?

答:這個字是「黏著」、融進去的意思。而「貪著」的狀態也是這樣,整個黏進所緣境裡,完全黏在所緣境上不肯離開,在所緣境上就像油倒在布上、整個滲進去一樣。同樣地,小孩子玩的陀螺,打出去後,轉動中的陀螺尖端的那個點,就好像釘在地上一樣,對於那個狀態,藏文也會用「著」這個字來描述。由此可知,這個字有「安住其上」的意思。

大家有看過陀螺嗎?哈哈。本來用喻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但若用了一個大家沒聽過的喻,似乎喻比道理本身還要更深、更難了解。哈哈。

問:為何光是想要知道就能知道,就稱為「無著」呢?

答:「無著」在此處的意思是,佛想知道什麼就會知道什麼。而我們呢,雖然想知道但還是不知道。

問:這與之後會講到的「知勝解處」是一樣的嗎?

答:是的。勝解是欲求的意思,佛想知道什麼,就會知道什麼。

雖然此處把「著」與「礙」字分開而說「「無著無礙」,但這兩個字的意思其實差不多。若被擋住、阻礙,就過不去了;同樣地,心若黏在某個所緣境上,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生起貪心,總之,心若黏在某個所緣境,就無法轉到其他的境;若沒有這種黏著,心就可以到任何對境上。

雖然剛才在解釋時,用了「想知道什麼,就會知道什麼」這種描述方式,但事實上佛是一直都知道的。具有神通的聲聞,他必須先有「我要知道某人心裡在想什麼」的想法,接著進入等持的狀態去看對方的心,在看的時候,必須把心投注過去,才有辦法知道對方內心的狀態。又例如,當他想著「不知對方的過去世是怎樣」而想要知道時,必須去看對方過去世投生在哪裡,然後才會知道。但佛的狀況不是這樣,他不用特別去看就知道了。只是在描述時,我們用了一般人的用詞方法描述。

在小乘的經典中,根據小乘宗義的角度來說,會說釋迦牟尼佛用神通觀視,但有時也會有近似於即使沒有去觀看也知道的描述。例如,在靈鳩山附近的那個國家的國王是未生怨王,之前曾跟大家說過,他是波斯匿王的兒子。本來他是一個不喜歡佛法的人,但後來他對佛法生起很大的信心,幾乎可以說他是對佛最有信心的人了。佛陀示現涅槃後,紹位的是大迦葉尊者。有一天,未生怨王騎著大象,遠遠地看見大迦葉尊者迎面而來,由於信心與恭敬之心太強烈的緣故,他沒有慢慢地從象背上下來,而是直接跳下來。若是身形高大的大象,再加上背上的坐位,高度是蠻高的,未生怨王從那麼高的地方直接跳下來,竟然毫髮無傷,原來是大迦葉尊者以神通力,把未生怨王慢慢放到地上。雖然沒事,但大迦葉尊者還是責備了未生怨王。其實平常未生怨王只要見到佛陀來,他都是不顧一切地跳下來,但大迦葉尊者說:「佛陀跟我們是不一樣的,若是佛陀,他沒有一刻不觀視著你,但其他的大聲聞者,若心跑到別的地方上,你又這麼莽撞地跳下來,難保不會沒命。所以,以後你千萬不要再跳了,今天是我知道你要跳,所以馬上可以保護你。」這是在小乘經典裡記錄的內容。若佛沒有俱時了知的能力,經典裡記載的這個內容,似乎就不太可能發生了。

小乘經典裡也有寫道:「大海江河浪,時或有更改;有情若成熟,佛絕無延遲。」我不知道大海與河流的浪,是不是有固定的時間,也許有吧。總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大海與江河的浪,有可能會逾時,但是所化機的相續成熟,佛調伏他的時間絕對不可能逾時。只要有情的相續成熟,佛陀一定會準時幫助對方,絕並不可能晚到。如果小乘經典所言屬實,若佛陀沒有俱時了知一切法,身無法同時變化出不同的化身,語不能同時以各種不同語言說法,則小乘經典裡說的這件事就不可能發生。

例如,一位在達蘭沙拉的有情相續成熟,難道要說在那同時,德里就不可以有所化機的相續成熟嗎?而且,那時也不可以其中一人是大乘相續成熟,另一人是聲聞相續成熟,因為去幫助其中一人時,另一人就無法被利益到了。這樣一來,就是逾時了。如果從這裡到那裡要一小時的話,對於在那裡的所化機而言,時間就是延誤了。再者,一位美國人與一位中國人的相續同時成熟,若無法同時說出不同的語言,而這兩個人之間又沒有共通的語言時,佛若以華文說法,對於用英文聽法的人而言,時間就是逾時了;反之亦然。但從大乘的角度解釋就沒有這個問題,在同一個時間裡,可以同時說兩種不同的語言,雖然一個在達蘭沙拉一個在德里,但可以同時化現出兩個化身,可以同時說兩種不同的語言。因此,若不承許大乘宗義說的這些內容,則現在舉的這些小乘經典就會變得無法準確地安立。

接著看文。「一切身、語、意業以智慧為導且隨行智慧。」之前已經講過佛的很多身功德,語的部份則包括六十四韻音支等功德,意功德也說了很多。這段話說的其實就是佛的身語意功德,但在文字表達上,用的是「以智慧為導且隨行智慧」,離一切垢的智慧顯現為身語,因此完全沒有缺點;離一切垢的智慧,息除一切勤力,所有的煩惱也都息除了,在這種狀態中,要如何顯現出身和語呢?顯現身語的俱生緣是大悲心,是由於大悲心而顯現的。由於一切都是基於大悲心而顯現,因此所有的行相只會成為能利益眾生的顯相。以上是用總攝的方法說,若要廣說,就是之前提過的佛的所有身語意功德。

由於體性是離一切垢的智慧,所以不會有任何過失;而相當於水與陽光的俱生緣,是想要利益眾生的欲求,既然是透過這種大悲心而顯現的身語,當然就只會有一種效果,就是利益眾生。因此顯現出來的就是沒有絲毫過失、唯有利益的身語。

問:但剛才解釋是的身和語,意的方面呢?

答:意的方面就是剛才說的,包括十力、四無畏等都是意功德,而且,它們也全都是由證空慧顯現出來的,不要想成有兩個心識,有時證空性,有時證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