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課-【如何隨念佛】事業功德(一)

原文

如來之事業者。佛行事業乃無待精勤且任運而恆時趣行,佛身語意的每一個法行,皆能安置無量有情於成熟解脫,譬如,佛陀藉由六年苦行的示現,讓四百二十萬個天神與外道仙人現證智慧;藉由遊行城邑與放光等行誼,安置極多有情於成熟解脫;佛陀在宣說《發起大力神變經》時,令六萬四千個有情生靈得無生法忍,二萬個有情於法得清淨法眼,令五千名天人心得離漏解脫,不再投生,並令七百位各種四眾弟子成辦種種三摩地。

佛的事業,從對境的角度來理解,一切有情心續中的善是佛的事業;從行為者與所作的行為來說,就會回到佛的身上,如同文中所說的那樣。佛的事業,統攝來說就是「無待精勤且任運而恆時趣行」,在沒有勤力的狀況下,任運地趨入身語意的各種作為。而且,佛的每一個身語意的行為,都能安置無量有情於成熟解脫。例如,身的一次放光,就能安置許多有情於成熟解脫;一場說法也是如此,也能透過三摩地成辦有情的義利。所謂「成熟」的意思,例如,生起出離心是成熟,生起菩提心也是成熟;所謂「解脫」的意思,生起菩提心、學道,一旦成辦了菩提心要成辦的目的,便是此處說的解脫;同理,生起出離心,成辦了出離心要成辦的目的,亦是此處說的解脫。

現在講的佛事業功德,若能與菩提欲求結合是很好的。思惟佛能夠做那麼廣大的利益眾生事業,然後想「若我也成佛,也就能成就這麼大的眾生利益」。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認識佛的每一個身、語、意和事業功德,如何安置眾生於成熟解脫,文中接著舉了幾個例子。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十二項成道事業」這個名詞中,為何要用「事業」一詞呢?從小乘宗義的角度來說,佛的這十二項事跡都是真正發生的事情,包括佛陀真的有投生於母胎中,也真的有娶妻生子,六年苦行也是真的,經過這一連串的事情後,他才終於成佛。但是從大乘宗義的角度來說卻不是如此,世尊在尚未到南瞻部洲之前就已經成佛,之後刻意示現來到我們這個世間。既然是刻意的示現,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何不示現為從天而降、發出光芒的行相,這樣不是會更出名嗎?不用真的投生啊!」如果用這種方法示現,雖然一切有情都會獻上供養,會很喜歡佛,對佛有信心,但有情就不會學道,因為大家心裡會想:「佛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內心不會生起「有一天我也要成佛解脫」的想法,也不會去學習。因此,佛示現的行相是,像個凡夫一樣投生於母胎中,後來生起出離心,然後經過了努力最後成佛。眾人看了這樣的例子後會想:「若凡夫也可以如此,那麼我也要這麼做。」因此而去學習佛道。

又有人問:「既然要示現凡夫相,那就示現為非常普通的凡夫也是可以的,為何佛示現的凡夫相又如此不平凡呢?」包括從母親右邊腋下出生等。因為,若做這種示現,大家會把佛陀視為真正的平凡人,可能會因此輕視佛陀。所以,佛示現的是介於兩者之間,從母親的右邊腋下出生。

大家若希望能準確理解這部份的內容,就必須清楚之前講過的,站在小乘宗義看法辨識的佛,與站在大乘宗義看法辨識的佛,兩者之間的差異。此外,最重要或最主要的是,對於小乘宗義主張的那種佛,要有能力提出反駁的理由。

如果小乘經典裡說的不是真的,那就是不了義,既然是不了義,就有當初必須這麼說的理由,以及成立它不是事實的理路,其中主要的是理路。因此,必須能夠對小乘經典所說的內容,根據理由提出反駁;也要能提出理由證明大乘經典裡說的是事實。所以,最主要的是理路。一旦理路說得通,生起「大乘經典裡說的是真的」的定解,接著就會問:「既然小乘經典裡說的不是真的,那為何要這樣說呢?」此時才能真正理解小乘經典之所以如此開示的必要性。在《寶積經》裡的《大秘方便會[註]》,把佛每個所作的必要性都說得很清楚。

為何這部佛經的名字會用到「秘密」一詞呢?因為,除非聽者的根器非常利,才能透過理由明白大乘宗義陳述的道理。就像之前概略跟大家描述大乘宗義的看法時,會發現其中很多內容,我們的心其實無法完全接納。若廣泛為大眾宣說,有些人不但會覺得「這怎麼可能」,還可能出言批評,反而有造惡業的危險,所以這些內容,除了利根者之外,對於鈍根者應該要保密,所以這一部經的名字稱為《大秘方便會》。

佛經講過三種三摩地,《大秘方便會》裡說,世尊的母親摩耶夫人,她已經獲得其中的「如幻三摩地」。釋迦牟尼佛在十億個世界中,一一化現為年紀很小的小孩時,摩耶夫人就化身為這十億個化身的母親。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化身能力,是因為她已獲得如幻三摩地。

講義中提到佛示現六年苦行。從大小乘共通的觀點來看,佛用六年的時間行苦行,之後開始進食,五賢僕認為佛陀的苦行衰退,因此對他失去信心而離開,但佛陀接著繼續觀修而證得佛果。透過這段歷史,主要教導所化機在生活上,應該離開二邊的極端,所謂修行不是都不吃飯,而吃飯的意思,也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完全放縱自己的欲望。但在《大秘方便會》說,佛透過行六年苦行,使得天人、外道仙人共四百二十萬人現證空性。就像這樣,在這部佛經裡,對於佛行十二項事業不共的涵義,每一件都有說明,講義中只舉了一件做為代表。
就像之前說過的,佛到城市、放光等每一個行為,都分別安置許多有情於成熟解脫。翻譯為藏文的《甘珠爾》有一百多函,每一部經書裡都有提到,佛在宣說該部佛經時,有多少有情獲益,當然,在這之後,也有很多有情受益。例如,在講義裡提到,「佛陀在宣說《發起大力神變經》時,令六萬四千個有情生靈得無生法忍,二萬個有情於法得清淨法眼,令五千名天人心得離漏解脫,不再投生,並令七百位各種四眾弟子成辦種種三摩地。」這段文的意思是,佛陀宣說《發起大力神變經》,使得六萬四千位有情獲得八地,兩萬位有情獲得見道位,五千位天子得到阿羅漢果,此外,還有七百位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獲得各種三摩地成就。由此可知,佛陀在一次講經現場,就能夠成辦這麼多眾生的利義。

剛才提到的這些成就,別說是八地、大乘見道位了,像我這樣的人,從無始輪迴以來,我沒有幫助過任何一位有情得到解脫。

原文

薄伽梵過去在行菩薩行時,以諸四攝法令有情完全成熟之事業,比三千大千世界的粗細微塵還要超出極多,於成佛後至初轉法輪之間的四十九天中,為有情所成辦的義利,也比於初發心至成佛之間,為有情所成辦的義利要超出極多,而成佛後的其他階段,更自不待言。

對於成辦有情義利,舉一個例子來說,就以本師釋迦牟尼佛來說,他在尚未成佛之前,從生起菩提心到成佛之間,做了多少利生之事呢?比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粗細微塵加起來的總數還要多。三千大千世界的範圍之前已經說過。以上內容出自佛經。

佛成佛之後,從何時開始利益眾生呢?一般的講法是從轉動四諦法輪開始;但在這部佛經裡記載的是,佛成佛到尚未轉動四諦法輪之間的四十九天裡,佛成辦的有情義利,比他從初發心到成佛之間成辦的有情義利還要更多。這部佛經,佛對靜慧菩薩的請益做了回答。在講完剛才這些事情之後,佛說:「從發菩提心到成佛這三大阿僧祇劫裡,雖然利益了許多有情,但不及成佛之後的四十九天裡所做的利生之事。因此,設法靠近佛果位,就是在做無量的利生之事。」

即便嘴上沒說,多數人的想法是,例如,某人讓自己變得有錢之後,幫助可憐的窮人飲食與居所,大家都會覺得這個人做了很偉大的利生事業,甚至會把這個人當成是究竟的菩薩;至於對大眾說法的人,會把他們看成第二層,雖然也屬於利生的範圍,但層次比剛才那種要低一點;在山上專心實修的人,則被大家看成完全不利益眾生、不善良、自私自利、跟聲聞行者一樣的人。一般人的這種看法,來自於不懂得剛才講的關鍵。經典裡說,真正在行利生事業的,是那些在山上專心修行的人,低一個層次的是為有情說法的人,最下層的則是以財物幫助有情的人。依照佛的看法,三種層次依序的排法是如此,但這與近代人的看法恰好相反。也許是發生了大地震,哈哈,使得這個順序被震到整個上下顛倒了,哈哈。

然而,「在山上修行是在成辦眾生利益」這句話,這位修行人必須是在以菩提心為動機的狀況中修行才算,若沒有修菩提心,即便他在修的是空性,也不算是在利益眾生。必須修菩提心,不只如此,而且凡他所修的一切都是在菩提心的攝持下而做,若是這樣,那麼真正在利益眾生的人是他。以暫時的情況來看,現在深入社會做利生事業的人,似乎為眾生帶來更大的利益,但若把眼光再看得遠一點,在山上那樣修行的人,他能為眾生帶來的利益是百千倍之多。如果把時間放長,再去看誰能利益的眾生更多,答案就會不一樣了。

聽了這麼多的佛功德,心裡感到很難入心的一個原因是因為距離太遙遠。我們內心的程度,與佛心的程度距離太遙遠了。雖然可以透過思惟理路而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對於無法相信的人,以下這種作法會很有幫助。不過,若完全沒有讀過經論,這種方法還是稍微有點難度,但若是有讀過一些經論的人,當你發生不太能相信佛功德的情況時,可以先去想一想十地菩薩的功德,若還是無法相信,就去想九地菩薩的功德,或者再往前想,思惟見道位菩薩的功德,若還是覺得無法接受,就去想加行道、資糧道菩薩的功德。如此思惟之後,才能生起「啊!這的確是有可能的。」然後再依序往上推,一直推到佛,如此對於生起對佛功德的信心會有幫助。

然而,就算要思惟資糧道菩薩的功德也不是容易的事,對我們而言,我們的心與他們的心距離還是太大了。所以,就像之前提過的,不知道生起資糧道之量(標準)是不行的。我曾經聽人轉述某位外國人、好像是日本人說的話。他說:「我在日本時,覺得自己快成佛了;到達蘭沙拉學習經論之後,別說是佛了,連資糧道也覺得很遠呢!」因為他知道生起資糧道的量,所以有這種感覺。

經典說「大悲心是可以生起的」,我們恐怕很難相信。但是,你自己試著去修看看,數日、數月、數年去修行,就算沒有辦法長時地生起具量的大悲心,但偶爾你真心地想起「為了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我怎麼樣都沒關係!」即使只有幾分鐘;或是,以前你只能對自己的親友生起慈愛心,但在修行之後,偶爾你可以對那個一直傷害自己的敵人由衷地生起「真希望他快樂」的慈心,即使只有五分鐘十分鐘,卻是由衷至心地這樣想。這之後,你才會從心深處相信:我只花了這一點時間,也沒有非常辛苦地去修行,就能有這樣的改變,若我花更多的時間更努力,一定可以生起大悲心。

所以,要對上上的內容產生信心,必須去實修下下的內容才行。一般而言,我們之所以學法,是為了讓自己的心能夠進步、獲得我們要的成果,為此,當然非實修不可。然而,即便沒打算實修佛法,只想懂得經論內容,依舊必須去實修。如果完全沒有實修,根本不可能懂經論,只會懂得怎麼「講經論」,內心裡卻完全不可能懂。如果做一點實修,雖然只是一點點,但當內心真正有一些體會時,就能真正相信經論裡所講的是真的、是可能的,此時才有辦法稍微認識到一點經論的內涵。

此處的「實修、禪修」指的並不是完全不作意、心專注於某個所緣的那種修,而是去觀修菩提心、佛功德、念死無常等。完全不實踐、不去實修的人,心續生起證量就不用講了,當然不可能。頂多只會講,但應該可以說他不懂經論。他會講,但他不懂;他會講無常,但他不懂無常。要懂,就一定要實修。

以下內容可以歸類為佛的事業功德,但我想,它們也可以算是殊勝福田的功德,不過經典裡並沒有清楚地這麼說。這些內容雖然很難相信,對初修業者卻非常重要。這些內容說的是,僅聽到或唸誦佛的名號,禮拜或供養佛,甚至只是眼睛看到佛像或唐卡,這位所化機都累積了很大的福德資糧、獲得非常廣大的利益,這是佛的功德,不是每個對象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所以這屬於佛的功德,而且也是能對平凡中最平凡、鈍根中最鈍根的有情能帶來利益的方式,因此,透過這個方式也可以為畜生帶來義利。有能力學習佛經、實修的有情,相對上來說已是處境比較好的有情了。總之,我認為這類佛功德,可以說是殊勝福田的功德。

似乎有些伊斯蘭教徒是這麼說的,他們排斥佛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而且他們會說:「你們在禮拜的佛像,不過就是石頭而已。對著石頭膜拜,真愚蠢!」說的人這樣說,聽的人呢?有些人聽久了也覺得似乎有理,心裡跟著懷疑起來:「對著石頭拜,能有什麼效果?」對於一個不懂得整體情況的人而言,這話似乎是真的,因為那些佛像的確是石頭做的,石雕的佛像是石頭、銅做的佛像是銅,即使裡頭有裝臟,那不過就是印刷廠裡印出來的紙罷了。為何要禮拜這些東西呢?

然而,佛教徒做這些禮拜,是基於背後的理由,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對著一尊銅制、裡頭裝紙的東西禮拜。在表面的背後,還有其他的事實存在著。如果不去看背後的情況,以紙鈔為例就清楚了。表面上看,它不過是印了一些圖案的紙而已,但由於背後的情況,雖然同樣是紙鈔,價值卻大大不同。例如,同樣一張一元紙幣,美金與印度盧布的價值就差很多。價值不是圖案美醜、紙質優劣造成的,而是由背後的其他情況造成的。同樣的道理,佛像與唐卡之所以成為禮拜的對象,是因為它們的背後有遍知一切的智慧、佛行事業能夠任運無勤力進入的緣故。


[1] 漢譯為「大乘方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