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課-【如何隨念佛】事業功德(三)

原文

於等同恆河沙數之長劫中,供養等同一切世間微塵量之阿羅漢眾百味佳餚,其福德不及供養一位獨覺一日之食來得大;又於等長之劫數,供養等量之獨覺圓滿妙善之安樂資具,其福德亦不及聽聞一聲佛名號所能產生的無量福德來得大,若如是者,則有云,見到佛陀的畫像或塑像者,就更無須贅言,而行供燈等等之供養者,亦更無須贅言。如云:「善逝身像壁上畫,雖以瞋心供養之,復次第見千萬佛」

若數量等同一切微塵數的有情都成為阿羅漢,並在多劫之間供養他們美味飲食與一切供養物,這樣做能累積多大的福德呢?對於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我們的心恐怕很難容納。總之,比起供養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有情每日飲食所需,供養一位阿羅漢一次飲食所得的福德更大;若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滿了聲聞阿羅漢,或說一切有情都成了聲聞阿羅漢,比起多劫供養他們一切所需,不如供養一位獨覺阿羅漢一日飲食所得的福德;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成為獨覺阿羅漢,在對方還活著之時,供養他們所需一切上妙資具,在他們死後為他們建塔,並在長劫之間把自己所擁有的資財全數供養,不如聽到一聲「佛」字能累積無量的福德。佛經是這麼說的。

如果連聽到「佛」字都能生起這麼大的福德,那麼,見到佛像、唐卡能累積的福德會更多;供養佛能得的福德又更多;若能對佛生起信心,能得到更大的福德,當然就不必說了。若光是聽到佛字就能累積很大的福德,用這個道理去推,那麼,在臨終時,別說是對佛生起信心了,光是聽到佛這個字的聲音,都非常有助於不墮入惡趣。

聽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想:「雖然臨終前由於對佛生起信心,的確有可能因此不墮惡趣;但是,要說光是聽到『佛』字的聲音就能有這種效果,道理何在?」雖然可能產生這種疑問,但不要忘了,就像之前跟大家講過的一樣,這種效果不是因為表面上的唐卡,不是唐卡的布、圖案、顏色形狀等,而是它背後的情況。

也許有人會想:「這很容易啊!」其實並不容易。佛的名號,並不是我們憑著自己的想法隨便命名的。例如,我的名字叫圖滇悲桑,桑字的意思是善。雖然我的名字有個善字,但它與我到底是不是善並沒有關係,這種名字的由來就屬於憑著命名者的想法隨便安立的。再例如,有人的名字叫桑傑,也就是藏文「佛」字的發音。這個名字,與他事實上到底是不是佛沒有關係。然而,佛之所以稱為佛、桑傑,並非隨便得名,若是,則光是聽到佛的名號並不會有什麼特殊之處。

桑傑或說佛這個字,有它要表達的意思。包括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在內等諸佛的名號,之所以擁有很大的能力,並不是本來就有或很容易得到的。以我們自己的狀況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曾聽過佛名號的人有多少人?全世界人口有六十億,曾聽過佛名號的人有多少?有情不只是人而已,尤其,就像一般的說法那樣,畜生的數字比人類還要多上百千倍,經典裡有這麼說,而且這也是我們可以直接了解的事。比起畜生道的數量,餓鬼有情的數量更多,而地獄有情比餓鬼還要多更多,經典裡有這麼說。這麼說來,聽過佛名號的有情數,只是一個可能存在的數字而已,數量非常稀少。

以人世間來說,完全沒有佛出世的世間為數很多,數千數萬乃至數十萬個世間都是如此。而我們這個世間,是處在暫時有佛出世的世間。就算有佛降世,就以我們這個世間來說,在世尊的教法隱沒,到彌勒尊佛還沒來之間,有四十九億年,在這之間根本聽不到佛這個字,完全聽不到佛的名號。所以,光要聽到佛號都非常難得。這是從所化機這方面來說的難得。

從佛的那方面來說,佛自己必須用三大阿僧祇劫累積資糧,才能讓他的名號具備如此幫助眾生的能力。辛苦的是佛,我們則是不必辛苦就能享有這樣的照顧與幫助。就像有錢人家的小孩,他不需要努力賺錢就有錢可以用。所有福田力的善根都是如此,辛苦都是佛在辛苦。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用說佛為我們示道的恩有多大了,光是唸佛名號能有這樣的效果,都是我們應該要憶念的佛恩。我們只要小小地動一下嘴巴、眼睛稍微抬眼看一看,在根本不辛苦的狀況下就能累積很大的福德,是因為佛在無數劫之間,辛苦努力地實踐布施持戒等法行而產生的。

福田力,就像是什麼呢?灑下一把種子最後能結出多少果實,這很難說。種子本身的品質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再者,施的肥、澆的水也會影響,不只如此,下種的田地好壞的影響也非常大。同樣的種子,若種在很好的土地上,收成會多很多。以我們居住的這個地方來說,因為有農業,我們有機會可以看得到這樣的差異。不過,若各位完全不懂農業,這個譬喻對各位來說也是一片漆黑,哈哈。我有種過田,所以這個例子對我而言就很鮮活。

同樣的道理,雖然同樣都是善根,造善的這顆心的力道強弱,對於果的大小就會有影響;再者,雖然善根的體性完全一樣,若有菩提心的動機做為輔助,再加上回向、隨喜做為俱生緣,能使得這個善根的力道變得很大。而現在我們講的是,造善的田(對境),田是喻,指的是對象,例如布施之處(對象)就是布施田。明白由於田的差異而對感果造成的影響後,便會明白為何若供養的對境是佛,可以造成廣大的果報,因為佛是最好的田。

例如,我把這枝筆布施給一個人,我自己累積了福德,累積了未來能夠獲得十枝乃至百枝筆的業。但是,比起把筆給一位平凡人,供養給一位正在受大乘八關齋戒的人,累積的福德會大很多;比起供養給受大乘八關齋戒的人,不如供養給一位受居士戒的人福德更大;比起供養給一位受居士戒的人,不如供養一位受沙彌戒的人福德更大;同理,供養比丘的福德大於供養沙彌。再往上一點看,資糧道者、加行道者、見道位者、一來、不還、阿羅漢,供養的對象愈往上,福德就愈大。同樣地,比起供養聲聞阿羅漢,供養獨覺阿羅漢的福德更大;供養獨覺阿羅漢,不如供養佛的福德更大。所以,當我們談到福田力時,對象不僅是佛而已。同樣是田,其中的高低也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田裡若長滿雜草,作物就不會長得好。現在的我不必下田工作了,以前還必須下田工作時,夏天要到田裡除草,否則作物就長不好。同樣地,《法句經》裡有段話說:「就像田的過失是雜草,有情的過失是貪欲,因此,若供養的對象是已經斷除貪欲者,能得到很大的果報。同樣地,就像田的過失是雜草,有情的過失是瞋恚,因此,若供養的對象是已經斷除瞋恚者,能得到很大的果報。」這段佛經結合了各種煩惱,包括我慢、愚痴等結合起來做說明。

另一個理由是,經典上說,比起把世間所有有情的眼睛都挖掉,造下的惡業不及對一位心續中生起菩提心的人瞪一眼;比起給予世間所有的盲者眼睛、讓他們重見光明,累積的福德不及歡喜地看一眼菩薩來得大。為什麼?因為當心續中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時,他把自己的一切身、財、受用與善根都至心回向給一切有情,虛空未盡之際,他都要成辦一切有情的安樂。他是打從心底如此回向,若只是口頭上說說,就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了。當他至心如此回向,也一心一意如此付諸實踐,這樣的人等於是一切有情共有的財產。因此,若傷害他,就等於傷害了一切有情;若利益他,就等於利益一切有情。這是為何傷害或利益這樣的人,會為自己帶來極大損害或好處的理由。

就一般的情況,我們也知道。若某人是某個國家人民福址的依賴處,只要他在,整個國家的人都會幸福,若失去他,整個國家的人民都會過得辛苦,這樣的人與另一個普通人,雖然同樣都是人,但是,殺了普通人,就只是殺了一個人,若傷害了那位對整個國家福址有極大影響的人,等於是傷害了整個國家。就像這樣,若傷害一位心續中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會造下很大的惡業;若利益他,會造下很大的善業。

佛不僅遠離煩惱,而且連同煩惱習氣、一切過失都遠離;佛也不只生起具量的菩提心,而且把菩提心串習到究竟,就像之前說過大悲心臻於究竟。面對這樣的對境,生起信心、獻上微量的供養、聽聞佛的名號,能累積的福德有多大,超過我們能夠想像的範圍。

佛陀當初在菩薩道時累積資糧之多,我們完全無法想像。這一切資糧,佛陀都回向到「即使只是聞我名號、見我畫像、憶念我,依此願有情都能淨除一切罪障、不投生惡趣」,這是為什麼光是聽聞佛號、看見佛相等就能累積很大資糧的原因之一,力量來自於佛陀的回向。所以,我們平常也應該開始這樣去回向:以我所集的善根資糧,願凡是見到我、聽到我名字、只要是跟我有關係者,都希望對方可以解除困難、獲得安樂。這些回向,會逐漸成辦的。成佛時當然不用說,即便尚在菩薩位階時,雖然沒有辦法做到如同佛那樣圓滿,但回向成真的能力還是有一些的。

一般而言,佛法基本的見地是緣起,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其中更特別強調,一切苦樂的主因是心識。因此,若能把這麼有能力的心識,透過正確的運用方式把它發揮出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在我這些年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認為,在所有心識中的「欲」,是非常有力量、對苦樂的影響非常大的心識。用一種說法來說,輪迴與涅槃中一切苦樂的根本都是欲,應該可以這樣說。

這部份若說得太多,又要花很多天的時間,至少要五天才能說完。舉個例子來說,在輪迴流轉之時,我們累積了多少會投生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全都是由於造了不善業而導致的;投生到人、天人,都是靠著善業造成的結果。而這一切,所有的惡業與善業,都是基於某個欲而造的。同樣地,造完的業之所以被滋潤,也是由於某個欲而被滋潤的。這個欲是顛倒的,它是貪欲。同樣地,能否成為解脫的因,關鍵在對解脫的希求心;能否成為成佛的因,關鍵在於對菩提的欲求。尤其,佛的身語意,或說在法色二身中的色身,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圓滿的功德,其印跡或說不共的因就是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這兩種欲求整合起來說,就是菩提心。

從之前課程講到現在,這麼多的佛法內容,來源都是菩提心。要真正把這個概念說明清楚,就是必須慢慢地花很多時間,把相關的內容開展起來說,才能說得清楚;若簡單說就是剛才說的那樣。從地獄一直到佛地,一切的根本都與欲求有關。別的不說,就以我們能見到的狀況來說,我們不都是欲望的奴隸嗎?生起一個欲望,然後就被這個欲望引導著走,連我們的投生也是如此,生起了欲求,接著就來到這裡了。我們一切的行為包括行住坐臥,都是跟著欲望走。雖然我們無法讓自己完全沒有欲望,但可以試著改變欲望,如此一來,所有的安樂就會跟著改變。遮止顛倒的欲求,生起正確的欲求,這樣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