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課-如何認識無我

以喻和理由成立「離開蘊體之外,沒有我」
 

首先,透過喻和種種理由成立「離開蘊體之外就沒有我」。對此,外道會說:「如果在蘊體之外沒有我,那我就不存在了。」這是外道之所以無法認同的關卡,他們認為這樣一來,我也就會沒有了。但是佛教認為,雖然「在蘊體之外沒有我」,但還是「有我」。

在認識「在蘊體之外沒有我」但「有我」這兩個面向時,如果先從「有我」這個面向探討,「離開蘊體之外無」這個概念會不夠清楚。所以要先透過理由和例子去探究「離開蘊體之外,到底是有我?還是無我?」。

透過理由和例子,內心清楚地確認「離開蘊體之外就沒有我」,這是第一步。如果離開蘊體之外就沒有我,那我是否就不存在?產生這種疑問時,心裡要很清楚:不會是「沒有我」,如果朝向「我根本不存在」的方向去想就錯了,正確的想法是「我存在,但並非獨立於蘊體之外」,在這前提下進行第二步,去探求「我的存在方式」。

 

認識「我的存在方式」


這兩個步驟中,第一步並不很難,但是第二步「雖然在蘊體之外沒有我,但是有我」就有點難。要進入第二步,也必須對於「心的論述」有些認識才行。或許正因為並不容易,所以會有以下錯誤的認識。

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中觀應成派,但卻只以「尋而不得」的方式詮釋無我,並認為這就是空性。特別在近代,許多詮釋空性的外國人都用這種方式解釋空性。然而,這只是解釋空性的準備而已。在解釋空性之前,只能先透過「尋找的話,找不到指陳處」這種方式建立基本的理解,但若認為這就是空性,這種認識完全算不上應成派對空性的見地。

有些人只用「他的鼻子不是他」、「沒有指陳處」來詮釋「空性」,但知道「沒有指陳處」,是否就表示知道什麼是空性?不是!但很多人在這裡弄錯了。如果空性只是「一直往下尋找,卻找不到指陳處」,雖然對於智力不夠、缺乏學習的人而言可能很難;但對智力高、學習過的人,要認識這種空性並不困難。

空性到底難在哪裡?如果沒有指陳處,那就是「無自性」;若是「無自性」,是否就是「無」?如果不是「無」,那是如何「有」呢?要回答這個問題,無論用的是「唯分別心安立而有」或是其它的解釋都很複雜,而這正是困難所在。

雖然「無自性」,但卻「有」,因為兩者要兼俱,所以空性才會這麼難。如果只單方面掌握「無自性」並不太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另外,在改變心性的效果上,只修無自性,雖能減少煩惱,但卻無法增長功德。

 

多方努力,真正認識「無自性,但是有」


要在內心真正恰如其分地接納「無自性,但是有」這個認識,非常困難,需要有好的智力、要學習經論、累積福德資糧、淨除罪障,也要做好依師軌理。雖然困難,但若做到了,既可以遮阻煩惱,也可以增長功德。否則,光講「有」卻同時挾帶了「有自性」,雖然會增長利他心、增長功德,但卻無法遮除煩惱。反之,光講「無自性」卻同時挾帶了「無」,雖然可以多多少少減低貪瞋,然而應該增長的部份例如悲心等,卻無法進步。

事實是「無自性,但是有」,然而這事實無法馬上成為內心真正的概念,我們能做的是:至少先在字面上知道「無自性,但是有」。如果連字面上的概念都沒有,直接用「尋而不得」的概念,在混淆「無自性」與「無」的狀況下思惟「無」,甚至以為自己證得空性,那就完全大錯特錯了。

應成派對空性的看法是「無自性,但是有」,雖然現在我們並沒有直接談應成派的見地,只是以佛教共通的看法概略地討論,但一樣要兩面兼顧。否則,若把「在蘊體之外沒有我」這句話與「完全沒有我」混為一談,等於落入外道的想法。外道正是因為這種誤解,所以才主張「在蘊體之外有我」。面對外道的主張,佛教提出的質問是:「如果在蘊體之外有我,我與蘊體是不一樣的,那蘊體改變時,為什麼我也會改變呢?」外道的回答就是:「不,我並不會跟著改變,所以我是常法」。

在思辨的過程中,每一個回答都會再引生出另一層問題,大家可以去想一想。

 

學習《釋量論》很重要


我認為學習《釋量論》,可以幫助大家釐清上述這些複雜課題。雖然有些人認為《釋量論》不重要,因為過去西藏並沒有印度教徒,而在近代也不一定需要跟外道討論,所以他們認為不需要學習《釋量論》。但我認為,在認識「什麼是我」的時候,《釋量論》第一品中所提「唯於分別心安立的情況下有」,可以防止我們落入「斷邊」,也因此我認為經部宗實在非常了不起!

科學的思潮與發展方式,似乎是在同一個基本主張上,由後人持續增添補充;但佛教思潮的發展方式則不是如此。佛教的四部宗義,都是以佛語為根本、追隨著佛語去思惟,而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宗義。雖然弘揚的時間有先後,但都是各自發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不能說誰是誰的基礎。

雖然事實上,佛法與科學的發展方式不一樣,但若把佛法思潮的發展,用科學發展的方式來看待,我認為「唯於分別心安立中有」這條理路,是佛法思潮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最早提出的是經部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經部宗實在很了不起。

經部宗有能力兼顧兩方,既說「唯由分別心安立」,又說「有」。這種理解,外道完全沒有辦法講得出來,毗婆沙宗大概也沒有能力,最初確立這條理路的是經部宗。假如佛法的發展方式跟科學發展方式一樣的話,我們可以說:開啟最重要理路者是經部宗,而後在這個基礎上,經過唯識宗與中觀宗的補充,整個佛教宗義才變得如此莊嚴。經部宗就好像最初發明電腦的人一樣,功不可沒。在「分別心安立而有」的這個根本基礎上,其他人可以安裝許多程式,補充各式各樣的設備,讓電腦看起來更酷,可是後來的這些補充,是在最根本的基礎有了之後,別人都可以做的。

雖然佛教的發展方式不同於科學,但假設我們從科學發展的方式來看佛教四種宗義,那麼,朝向「既是分別心安立,又是有」這種思惟發展中,那個最主要的思想根本,是經部宗提出來的,從經部宗開始而兼容並蓄「分別心安立」與「有」。

同學:但佛法的研究方式與科學不同。

老師:對,因為佛法與科學的發展方式並不一樣,所以上述的那種「最主要的思想根本是經部宗提出來,之後再由別的宗義補充而臻完整」的說法並不合理。但我的意思是,如果藉用科學發展的比喻來看,假如佛教的發展方式像科學一樣的話,那麼,應該接受頒獎表揚的是經部宗而不是中觀宗,因為獲得最主要理路的,是經部宗。但佛教不是這樣發展的,中觀宗是自己獲得自己中觀宗的理路,而不是依隨於經部宗之後,才獲得中觀宗理路。中觀宗,不僅獲得自己的理路,而且還是最高的理路。

 

修證無我的次第


首先,透過聽聞,建立對無我概略的認識。當心裡有了一個約略的概念後,即使它沒有完全對,也必須試著去修。在這個階段,不必太在意自己知道的無我,跟經論裡說的無我是否完全吻合;你心裡有多少認識,就那樣去修。這樣做是為了累積經驗,有助於將來認識真正的無我。如果光說不練,即使有能力解釋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心裡卻一點體會都沒有,這是很奇怪的。

就算你對自己所修的內容有把握,也不必急著跟人爭辯對錯,先把在心裡形成的概念拿來修,同時也繼續讀經論、與人討論、去上課,把所修與所學相互對照、調整差異。終有一刻,你會對什麼是無我產生一種確定的感覺,也會知道「無」的道理何在,而你的心也會感受到滋潤。在這之後,你要進一步再繼續思惟,直到打從內心深處確認無我的事實,當這種確認產生時,就是生起了對無我的「比量」。之前我常提到的「聞到味道」指的就是比量的產生,雖然還沒有真正吃到食物,可是,那讓你驚訝不已的食物美味,光是聞到,就會讓你變得非常有精神了。

單只有這樣還不夠,當這種經驗產生之後,還必須要再繼續串習。而串習的方式,如果只是暫時地對焦,沒有辦法產生影響的力量,所以必須要有專注一境的三摩地。把心識的能力整個集中,就像用放大鏡把陽光聚集於一處,就能把火點燃一樣;要把心識的能力整個集中到一個所緣境上,成辦奢摩他(止),而後在止的狀態裡觀擇無我。如果沒有觀擇,心的力量會不夠。到這種程度之時,就是止與觀同步(止觀雙運)。之後,再透過止觀雙運再繼續修無我,便能現證無我。

現證無我與以比量證無我的差別在哪裡?比如,在黑暗中,你用棍子去撥動那團盤繞著像蛇的東西,發現它不會動,此時,雖然天色昏暗你並沒有真正看清楚,但你已經知道那團東西並不是蛇,這種情況就如同「以比量證無我」;如果打開燈看清楚,你會非常直接清楚看到那不是蛇,這種情況就如同「以現量證無我」。

若能現證無我,即便尚未消除我執、僅僅擁有對治力,力量就已經很強大了。就像之前講的大臣妻子蘇莫娜的故事,雖然只是現證無我,並沒有把我執完全斷除,但由於已經有對治能力,即使所有的孩子都死了,內心也不會受影響,沒有擔心與害怕。不過,雖然已經現證無我,由於仍有一些餘留的習慣,所以還要再繼續修。「餘留的習慣」是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一個病很久的老人,如果某天有人跟你說「那個老人過世了」,你很容易就會相信;但如果是一個很健康、平常跟你很熟的人突然死了,即使你親眼見到了他的屍體,內心深處會覺得他仍活著,會有一種無法相信的感覺。雖然親眼見到,但因為平常都認為健康的人不會那麼容易死,所以就算親眼見到屍體,也難以接受他死亡的事實。

所以,雖然已經現證無我,但因為已多生串習「有我」的緣故,這個習慣還是會殘留。雖然力道不強,但還是有,所以還要再修,直到連習慣也消除掉,我執才能完全消除並且永不再生。

要完全消除我執,就只能透過上述的方法(現證無我、繼續串習,直到連種子習氣都消除),光靠聽聞是不夠的。

※ 摘要:
  • 透過理由和例子,內心清楚地確認「離開蘊體之外就沒有我」,這是第一步。
  • 正確的想法是「我存在,但並非獨立於蘊體之外」,在這前提下進行第二步,去探求「我的存在方式」。
  • 要在內心真正恰如其分地接納「無自性,但是有」這個認識,非常困難,需要有好的智力、要學習經論、累積福德資糧、淨除罪障,也要做好依師軌理。
  • 建立對無我概略的認識。當心裡有了一個約略的概念後,即使它沒有完全對,也必須試著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