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觀修的內容

印度論師在造論時,會用略講、廣說、統攝這三種方式進行。在還沒開始廣說前,先概略講述本論的主題,這是略講;之後開始廣泛地解釋本論的主題,這是廣說;到最後再做一個總體的收攝,這是統攝。其中廣說的意思很容易了解,就是做很多的解釋與清楚的說明,把每一個段落的意義都解釋得清清楚楚。然而,略講與統攝的差別在哪裡呢?如果你把略講與統攝的文字抄出來看,會發現它們從文字上來看,力道的大小沒有差別;但是如果按照論典鋪陳的順序來看,略講與統攝在力道上的差別非常大。

如果這一開始沒有略講,直接進入廣說,讀者會頭昏、迷路,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方,所以在開始時要概略地講述本論的主題,有一點像是展示地圖的意思。就好像還沒有到某個地方之前,首先透過地圖學習,在腦中概略知道在某個地方有哪些景點。廣說就好像真正到達了那個國家的每個景點仔細遊覽般,一一仔細地了解書中每個主題的內容。最後到統攝這個階段,在很短的時間裡,用很精簡的幾個字,就能廣說這個階段裡學到的內容,力道很集中地在腦海中清晰地呈現,會有這樣的效果。

再舉個例子,一個長年住在馬來西亞,馬國的大小城鎮幾乎都去過的人,一講到馬來西亞這幾個字,他的心裡會現起的概念,與我這樣一個外國人在聽到馬來西亞這四個字時心裡現起的概念,雖然同樣在很短的時間、同樣很精簡的幾個字,差異卻非常大。對我而言,聽到馬來西亞四個字時,我只會想起吉隆坡、檳城,以及兩棟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物(雙子星塔),在我腦海裡能想到的,只是非常概略的印象;但是對於一個長年住在馬來西亞、經常東奔西跑的人來說,聽到馬來西亞四個字,這些大小城鎮就會馬上在他的腦中共同形成一個很鮮明又完整的印象。

就像這樣,觀修道次第的時候也會分為略講、廣說與統攝。以共下士道來說,包括了四個科目:念死無常、思惟惡趣苦、皈依、業果。如果只用非常略的方式這樣帶過,例如:我們一定會死,什麼時候死不知道,死的時候除了法之外其他的都沒有用。死了之後如果投生到惡趣那就慘了,那種苦實在無法忍受,那時就只有三寶能夠救護我們,因此我要皈依三寶。如果要從惡趣離開,方法是自己要去造善業、斷惡業才行。以上這樣,在一兩分鐘之內就可以思惟完畢。這種思惟方法非常的簡略,它就相當於略講。

我們現在是屬於略講的階段,用這樣的方式思惟,不會有什麼影響力,頂多會建立一點概念,但不會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有進一步廣泛地學習、去實修,並且產生一點感受,此時,若你再按照剛才講的那些概略內容,用幾分鐘的時間去做很簡短的思惟,則你在廣泛學習時產生的那些感受與力道,就會完整地帶進來。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透過廣泛地思惟,內心才會覺得被影響、有改變,如果只做概略的思惟,內心不太會有什麼感受。但這種狀況不會永遠不變,隨著你持續觀修、產生一些感受之後,只要很概略地講到幾個關鍵字,你的心就會被影響。

…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