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略說苦諦

一、苦諦的體性
 

各別體性有四:即苦諦等四諦之體性。初者安立為『屬有漏果時之分之煩惱品諦』。」苦諦的體性是「屬有漏果時之分之煩惱品諦」。「漏」這個字或可譯為落下,它是煩惱的異名,由於煩惱而落入輪迴中,所以稱為漏。這種有煩惱或說屬於有煩惱的狀態又分為因與果兩部份,果的部份是苦諦,因的部分則是集諦。

在煩惱控制下而有、受制於煩惱而生的物都是苦諦。要如何理解這種說法裡的苦字呢?心續上不由自主產生的瞋心、貪欲、我慢等,是一般所謂的煩惱。根據我們自身的經驗,應該可以稍微知道煩惱是不好的;若仔細思惟,應該可以更清楚知道煩惱有很大的過患。甚至可以這樣說,煩惱唯一的工作就是不斷地帶給我們各種困苦,除此之外它完全無事可做。再者,煩惱全都是錯的,全都與事實不符。正由於煩惱這麼壞,所以只要還被煩惱控制,就不會有自由,也不會快樂,因此才說受制於煩惱是苦。從苦中脫離,就是不再受制於煩惱、得到完全的自由。

 

二、苦諦的分類


《現觀總義》對苦諦的分類很簡略;其他廣說苦諦的論典在談苦諦的分類時,則把輪迴流轉之處或說領受苦的地方也包括進來。簡單說,苦諦包括外在器世間與內在情世間。

(一)器世間與情世間

經典裡對於外在器世間的種種,包括了器世間最初如何形成、中間如何增長、最後如何毀滅,形成器世間的物質有哪些、透過地水火風空等大種如何形成器世間,以及這些大種的體性與作用等,都有完整的論述。

在器世間的相關論述裡,會提到輪圍山、四大洲等,這些內容在不同的論典裡有不同的說法。聖座嘉瓦仁波切曾說他不同意《俱舍論》中的某些說法,以前也有一位那爛陀寺的大智者提出不同於《俱舍論》的說法。這位智者主張這個世界繞著太陽轉,他也用了一個譬喻說明。他說,就像坐在車子裡,我們有時不覺得是自己在前進,而是周圍的景物在後退,同樣地,事實上是這個世界繞著太陽轉動,只是我們誤以為是太陽繞著這個世界轉。

在那位智者的時代裡沒有任何科學儀器,為何他能提出這樣的主張呢?也許是用神通看見,也許他有佛語根據。雖然目前被譯為藏文與漢文的佛經裡,沒有清楚記載地球繞著太陽轉動,但還有很多佛語並沒有被譯為藏文或漢文,所以說不定那位大智者的說法有佛語根據。總之,對於器世間的樣貌、不同世間的距離等,佛經中有不同的說法。我認為這些描述不一定要有確切的數字,因為佛法主要說的是調心次第,講述投生時,重點也是內在的業與煩惱如何影響投生。除非投生是靠著坐車或走路到達,這樣地圖與距離才會很重要,否則就算在距離與方位的描述上有一點錯誤,也不是很重要的事。

至於情世間的相關論述,佛經很仔細說明有情如何投生,包括死亡的過程、中陰身的情況、投生的因、心識如何進入父精母血、入胎後每週的變化、五根如何形成,以及意根等諸根的體性是什麼等都有清楚說明,這些內容屬於佛教科學。

(二)略說三苦

可分為三:苦苦、壞苦、行苦等。彼三者之事相:一切有漏苦受,一切有漏樂受,非此二者由『業,惑』所留置下一切有漏蘊體之手跡。
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與內在心識所攝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相遇,便會生起六種受。六種不好的對境與根相遇,生起六種苦受;六種較好的對境與根相遇,生起六種樂受;六種不好也不壞的對境與根相遇,生起六種捨受。此處說的三苦,主要指的就是苦受、有漏樂受與捨受。

接著看三苦的事相「彼三者之事相:一切有漏苦受,一切有漏樂受,非此二者由『業,惑』所留置下一切有漏蘊體之手跡。」苦苦的事相是一切有漏苦受,有漏二字其實可以不必講,因為一切苦受都是有漏;壞苦的事相是一切有漏樂受;行苦的事相是,在以上二者之外,由業與煩惱帶來的有漏蘊體,以及有漏蘊體上的一切受。

※ 摘要:
  • 苦諦的體性是「屬有漏果時之分之煩惱品諦」。有煩惱或說屬於有煩惱的狀態又分為因與果兩部份,果的部份是苦諦,因的部分則是集諦。
  • 受制於煩惱是苦。從苦中脫離,就是不再受制於煩惱、得到完全的自由。
  • 苦諦包括外在器世間與內在情世間。
  • 三苦,主要指的就是苦受、有漏樂受與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