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集諦四行相

辨識出苦之後,下一步是什麼?若要除苦,就必須除去苦因;要除去苦因,就必須認清苦的因是什麼。之前提到,談四諦十六行相是為了辨識並破斥外道對四諦的顛倒認知,而我們心中其實也有很多類似的錯誤想法。遇到困難時,不去研究這些困難從哪裡來,例如是從外在而來呢?還是從錯誤的內在思惟方式來的?完全不做這些思惟與研究的人,心裡的想法就與無因生的主張很像。再者,事實上困難是由多種因緣聚合而產生,但我們經常都指著某個單一的原因,認為困難就是由它造成的,因而對那個對境產生很大的瞋心。這種想法與「果由單一的因造成」的主張很接近。

過去印度一些不同的宗義主張中,有人主張苦與樂的產生都沒有因;主張有因的看法中,有人主張苦樂的因是「總主」或說自性,認為一切法都是從這個因產生;有人則主張是造物主造的。以上這些內容即是「二者顛倒趣入集諦行相,乃執苦無因、執唯一因所作、執大自在天等先動念而造作」這段文的意思。再來看「執本質為常然暫為無常」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所有的法都是由微塵聚合而成,而最微細的微塵是不會變化的常法,但由微塵堆積而成的較粗的法則會變化。也就是說,一切法的外相雖然有暫時性的變化,但它的本質是不會變化的常法。

以上是外道錯誤的認知,而佛教的看法是:苦的產生不是無因而是有因,不是由單一因而是由眾多因緣聚合而生,不是由造物主這個因產生,唯是依於眾多因緣而生;這些因緣即是業與煩惱。

※ 摘要:
  • 集諦四行相是:因、集、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