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道次第的特色

幾年前我去德里拜訪一位法友,遇到一位從瓦拉那西西藏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我平常與外界接觸不多,但這位年輕人在他的求學環境裡,經常接觸各式各樣的人,包括印度教的修行人與不承許大乘佛教的人。經常跟這些人接觸談話,他的心裡有很多疑問。他問我:「有人說大乘佛教不是佛陀說的,你認為呢?」
 

從反駁「大乘非佛說」談起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認識大乘基道果的論述。基指的是世俗諦與勝義諦,道指的是方便與智慧,果指的是佛的法身與色身。之後,要去認識為何透過大乘的種種實修,包括慈悲心、空性與六度可以成佛,為何實修菩提心與證空慧,最後能成辦一個無論自利與利他都非常圓滿的身。了解這些論述,就會明白大乘佛法的內容都是可以用理由證明的事實。既然大乘佛法說的是事實,而講授這些內容的人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那又會是誰?難道是某個外國人或外道徒嗎?我這樣跟那位年輕人講,接著我說:「自認為相信佛陀的人,卻主張大乘法不是佛陀說的,不就等於是批評佛陀有過失嗎?」因為,既然可以用理路證明大乘佛教的內容是事實,卻又主張這些事實不是佛陀說的,不就等於是在指責佛陀沒把事實告訴大眾嗎?

若不明白小乘經典的論述,很難徹底了解大乘經典的內涵;學懂小乘經典的內容後,大乘經典進一步提供更深廣的內容,以及既可以用理路成立、又非常重要的佛法關鍵。所以我跟那位年輕人說:「在我眼中,主張大乘非佛說的人,等於是在批評佛陀。若有人能用清淨的佛經根據以及正確的理路證明大乘非佛說,那麼,請告訴我開示大乘教法的人是誰。而且不管他是誰,他就是我心中的佛教導師。如果能證明大乘法不是佛陀說的,而是龍樹菩薩說的,那麼龍樹菩薩就是我的佛教導師。」我說:「在我心中,能用清淨正理開示究竟成佛之道的人,就是我的導師,這位導師是誰不重要,他的名字不一定非叫釋迦牟尼佛不可。誰開示大乘教法,我就追隨誰。」

佛陀曾說過要依法不依人,比起追究某個法到底是不是佛說的,我們更應該重視這個法是否符合事實、照著做能否產生利益?如果既是事實又能帶來利益,就算佛沒說,也是該做的;相反的,如果既不符合事實,又會造成傷害,就算是佛親口說的,也不應該做。

再者,所謂佛並不是專指身為某個種族、生於某個地方、某種長相、擁有某種膚色的某個人,而是一切遍智。如果大乘教法既符合事實,又能為眾生帶來究竟的利益,而當年在藍毗尼出生的佛陀竟然沒有說,那麼他就不是一切遍智;若他不是一切遍智,那麼他就不是佛!所以,我認為大乘非佛說這個爭議,真正應該討論的重點不是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說大乘法,而是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佛。如果釋迦牟尼佛不是佛,我們也不必堅持大乘教法是他說的;但如果大乘教法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就要找出到底是誰說的,因為他才是一切遍智、他才是佛。

如果佛經的大乘論述不是佛陀說的,恐怕就得說是弘揚大乘教法的龍樹菩薩等人說的。若主張小乘佛教是佛陀說的,大乘佛教是龍樹菩薩說的,只要運用理路,稍微研究比較一下大乘與小乘教法的內容,就會看出兩者高下的差異。如果 一定要說釋迦牟尼佛不懂、也沒說大乘法,那麼他的程度應該比龍樹菩薩差,而且差很多。然而,看看龍樹菩薩寫了多少禮讚佛陀的論文,他不僅在每部論著最開頭時禮讚佛陀,也刻意寫了好多篇以佛陀為對象的禮讚文。從這些著作可以很清楚知道,龍樹菩薩對釋迦能仁的功德無比崇仰。如果佛陀真的不懂大乘法,如果龍樹菩薩的程度真的比佛陀高很多,龍樹菩薩寫這些禮讚文,不是很奇怪嗎?這種感覺,就像功德很高的聖座,卻對平庸無比的我感到景仰一樣的莫名其妙。

有人說,考據某兩部不同著作的作者是否同一人時,可以透過閱讀去推測。這應該是專家用來考證歷史的專門技術,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我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有一年,我去拉達克參加日宗仁波切舉辦的口傳法會,內容是宗大師父子三尊的著作。其中有一部論是克主傑尊者對時輪金剛的解釋,在那之前,我並沒有讀過與時輪有關的論著。隨著日宗仁波切口傳,我一面閱讀這本論,內心感到很佩服。雖然我不懂時輪金剛,但是,我感受到克主傑尊者在寫這部論時,胸中蘊藏了所有《甘珠爾》、《丹珠爾》與西藏歷代祖師的論著,以如此雄厚的經論背景做陳述之時,又運用極為清晰的理路,針對每一個議題做出既乾淨、又能成為道用的決斷,而這正是宗大師父子三尊著作一貫的特色。

我們隨著日宗仁波切口傳的速度閱讀,所以讀得很快。讀到後來,就在這部論快要結束時,之前的感覺不見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本來走在公路大道上,突然間轉到路面顛簸的鄉間小路,車子有點晃動的感覺。由於前後的差異很明顯,就好像換了作者似的,當下邊讀邊覺得納悶。事後跟同行的法友聊起,他們也有相同的感覺。這部論的篇幅大約有兩、三百頁長函,讀到最後一頁、整部論結束時,底下有一行小字,大意是說從某一頁開始,由於克主傑尊者圓寂,就由他的主要弟子接著把這部論寫完。從這個經驗可知,即使不知道作者是誰,靠著閱讀本身,至少可以稍微判斷作者是否為同一人。

譯為藏文的《甘珠爾》有一百多函,我讀了五、六十函。在閱讀時可以感覺到作者是同一個人;不過,讀到其中一、兩函由中文譯為藏文的佛經時,似乎會感覺到些微的差異。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絕對不是這些經文不是佛說的。這些經文當然都是佛說的,但是,或許過去漢藏兩地的譯師翻譯的方法略有不同,從而造成這種差異感。

藉由這個類似考證學的例子,我想表達的重點是:有些人研究歷史後,認為大乘教法不是佛陀說的。一百多函的《甘珠爾》中,大約有一百函是大乘經典。我想反問這些人:「您有至少讀了一些大乘經典嗎?」我不知道別人的反應是什麼,但對我而言,沒有讀過佛經,卻說大乘教法不是佛陀說的,實在無法接受。

 

道次第的重要特色


以上特別把「大乘教法是不是佛說的」這個爭議提出來跟大家討論,是為了說明道次第很重要的一個特色。道次第的根源是佛語、是《甘珠爾》。道次第的內容就是佛經的內容,陳述的都是佛的想法,只是在陳述方式上,道次第是把佛經統整之後,再以較為精簡的文字表達,讓學習者容易學習。這種整理方式由阿底峽尊者首創,他寫了《道炬論》這部以道次第為主題的論典,而後宗喀巴大師再撰寫《道炬論》的注釋,進一步把相關內容做了很廣泛的說明。由此可知,雖然整理方式、廣大的解釋與弘揚是後人做的,但基本上道次第的內容都是佛的想法,傳達的正是佛經的思想。

「道次第的根源是《甘珠爾》」這句話,並非只是人們口中傳述的歷史;我曾閱讀五、六十函《甘珠爾》,不但親眼見到這個事實,也依照宗喀巴大師寫的《廣論》科判,把經文逐一分類整理出來,成為《集經彙道》這本書。

「道次第」把所有《甘珠爾》、《丹珠爾》的關鍵要點匯集在一起,所以涵蓋的主題與佛經論典的主題完全相同。若要說道次第與佛經論典有差別,主要的差別在於道次第的文字更加精簡,表達方法也有一些差異。佛經論典把重點放在確立某個主題的內容,所以會很清楚說明體性、成因、結果、分類與支分等,例如中觀論著、《釋量論》等都是如此;道次第則把重點放在實踐時依循的順序。正因為道次第是以實修次第為主的論典,學習道次第,會讓實修變得比較容易;除非你是非常利根的人,否則只學大論典而沒學道次第,很容易遇到雖然懂、但不知如何實修的困難。

由上可知,道次第既完整包含一切佛經論典的主題,又能幫助學習者便於實修,這是道次第非常重要的一大特色。

※ 摘要:
  • 道次第既完整包含一切佛經論典的主題,又能幫助學習者便於實修,這是道次第非常重要的一大特色。
  • 佛陀曾說過要依法不依人,比起追究某個法到底是不是佛說的,我們更應該重視這個法是否符合事實、照著做能否產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