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中士道概說(中)

二、獲得解脫的方法

關於獲得解脫方法的另一種說法是八聖道,但其實它統攝在三學中。三學與八聖道只在開遮上有差異,但內容完全相同。

(一)增上戒學

此處說的受戒是指受別解脫戒。嚴格說來,受戒之前必須概略認識什麼是解脫,必須帶著想要解脫的希求心去受戒才對;但是從小出家的人,在出家當時既不認識解脫,也沒有生起希求解脫的心,雖然受戒前上師會做一些講解,但恐怕很難在那時就聽懂。然而,若他後來透過學習,漸漸生起希求解脫的心,而後產生「為了獲得解脫,所以我要好好持戒」的想法,戒律的典籍裡說,如果有這樣做,所受的戒就成為出離的戒律。

 

1. 持戒的目的

從戒的種類來看,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雖然都是別解脫戒,但要持守的戒條有多寡之分;但從持戒者來看,只要能好好持戒,未來就容易成辦三摩地。比起完全沒持戒,有好好持居士戒的人,會更容易成辦三摩地;有好好持戒的比丘,與好好持戒的在家居士相比,前者更容易成辦三摩地。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持守戒律,目的是為了成辦某個目標。雖然一般斷除十惡業的戒並非由某人刻意制定,它是從性罪的角度形成的戒律;但沙彌戒與比丘戒,就有刻意制定的戒律在其中。雖然從某個角度來說,它們是人為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們也是自然的,因為它們都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自然應該要做的事。

例如,一個結核病人如果想要痊癒,就必須針對這個目標去做種種的保健;如果生的是膽病,就會有其他相對應該注意的事項,這些都是因應不同目標而必須做的不同事情。同樣的,想要獲得解脫的人,只要去受別解脫戒並好好持守,自然就會被引導到解脫的方向上。因此,每一條戒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只是我們能不能做到而已。以我來說,有些戒條我也沒有辦法完全做到。雖然做不到,但不應該覺得無所謂。

有些人也許覺得某些戒條不重要,因而產生輕忽的心態。然而別忘了,制戒者是佛,他是一切遍智,所有的事他都知道得非常詳盡透徹,他制定的每一條戒律必然都有其深義。持戒者若能完全持守,自然就會達成解脫的目標。當然,在這之前你必須有希求解脫的心,從受戒開始就要有這種心。用這種心好好持戒,自然就會朝向解脫。就算你沒有非常積極、想要快點解脫的心情,但只要有好好持戒,自然而然就會到達解脫城了。

邦朗仁波切曾說:「戒律,是不修就能成佛的口訣。」這話在藏地很有名,是一句特別強調持戒重要性的話語。雖然一般而言,不修就無法成佛,但如果真有不修就能成佛的口訣,這口訣必然就是戒律。

去受戒,然後好好持守!就算你沒有很精進,也會自然就被帶到目的地。

基於不同的目標,所以有不同的戒律。除了別解脫戒外,以成佛為目標而持守的菩薩戒、密咒乘的戒律都各有一些差異。戒律不同,是因為目標不同。要達到某個目標,就會有相對上必須消除的違緣與必須具備的順緣,只要消除違緣、具足順緣,結果就一定會產生。

當然,光持戒無法解脫,要修三摩地,也要學習無我的道理,學了之後也不會馬上就懂,所以必須繼續跟著老師聽聞。佛陀曾說,持戒而不學習,與學習而不持戒這兩種人相較,前者的作法比較好,層次也比較高。

 

2. 佛教徒應非常重視戒律


佛陀非常重視戒律,計算輩份高低時,要根據所持戒律的高下與戒臘(持戒年資)計算,在家人的輩份低於沙彌,沙彌低於比丘,比丘中戒臘低者要禮敬戒臘高者,誰先出家就算誰年長,無論是禮拜或供養等等都是如此。法會的座位安排,不是看學習成績好壞而是看戒臘,戒臘愈高的出家人應該要坐在愈前面。

這是當年佛陀訂下的規距,但近來的作法已經不太一樣了,大家更重視學識而不那麼重視戒律。從佛教徒內部的看法來說,如果介紹某人是持戒比丘,大家不會覺得某人有功德;但若介紹某人學識很好,或在某個領域例如對《中觀》很專精,大家馬上會對這個人另眼相看。

在這種狀況下,出家人受邀參加寺院外的某些集會,有時會有一點困擾。例如,好幾位出家人一同受邀到某個場合,有格西身份者會被安排到貴賓席入座,戒臘高的人反而跟一般大眾坐在一起。如果社會上的作法變成這樣,出家人就會很困擾。被邀請坐到貴賓席的人,既無法拒絕,但照著做又與佛的教示相違,戒臘高卻坐在低座的人,同樣也違反了佛的教示。佛是一切遍智,但現代人似乎覺得自己比佛懂得更多。我想,這種情況或許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所致。西方人非常重視學識,受到他們的影響,我們對於學識的重視度比以前高,覺得持戒似乎沒那麼重要。

阿底峽尊者任何時候都能親見度母,當年在考慮要不要去西藏時,他向度母祈請並問道:「我若去西藏,能否為眾生帶來利益?」度母答道:「若去西藏,壽命會稍微縮短,但對於弘揚教法將有極大的幫助,尤其靠著一位居士的輔助,會帶來很大的幫助。」度母說的居士就是種敦巴尊者。在唐卡裡也可以看到,阿底峽尊者坐在中間,他的右邊就是種敦巴尊者。由於種敦巴尊者是居士,所以穿的是藏服。他是阿底峽尊者最主要的弟子,道次第教法最主要的持教者,在阿底峽尊者之後的下一個傳人就是種敦巴尊者,但他並不是出家人。

當年阿底峽尊者的學生裡有很多大修行人、大成就者,也有很多大智者,例如庫敦宗哲雍仲等人。種敦巴尊者成為上首弟子,並不是因為他是大臣、大施主或很有權勢的人,他的出身不高,是一個在養著氂牛人家的帳篷裡出生的人,然而,由於他既有學問又很有修行,因此成為阿底峽尊者的上首弟子。

從不共的觀點來看,種敦巴尊者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既然他的程度與修行都很高,為什麼不出家、要當一個在家人呢?主要有兩個理由。種敦巴尊者程度既高、實修也好,又是阿底峽尊者最主要的弟子,阿底峽尊者還在世時,種敦巴尊者就已是西藏學法者共通的師長了。然而,無論何時他都對出家人非常恭敬,只要是僧人,不分男女都會被他請上座頂禮。別的不說,即使只是在路上看到紅布他都會說:「這是僧服顏色的布,穿這種布的人,心續不可能全無功德。」接著就把紅布置於頭頂、做祈願,然後再把布放在乾淨的高處。種敦巴尊者示現在家人的身份,是為了讓大眾明白「應該要非常重視戒律」。佛教徒應該要非常重視的不是對方會不會講經說法、有沒有修行,而是有沒有具備戒律。示現重視戒律的典範,這是他示現為在家人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學習大論典、修行,這些事情不是只有出家人能做,身為在家人之時,一樣可以而且也應該要學大論典、要實修。

嘉瓦仁波切被視為種敦巴尊者的轉世,第十四世聖座經常強調在家人必須學習。也許因為他在過去世就這樣強調,所以這輩子也繼續這樣勸勉大家。

 

3. 持戒能累積極大福德資糧


無論成佛或解脫都必須具備智慧,也必須累積福德資糧。各位對此事必須獲得定解,但有這種定解的人很少。然而,要如何累積福德資糧呢?經典裡說,一位在家人用量等大海的上好酥油,放在與須彌山一樣大的燈杯裡供燈,如此累積的福德資糧,比不上一位出家人點一盞質量不好的小燈來得大。

宗大師說,運用佛經這個理路可知,比起一個沒有受任何戒的人,受一日八關齋戒,能使得他累積更大的福德資糧;五戒中,只持一戒或兩戒的人,與五戒全持或是更高戒律的人,做同樣的供養,後者能得到的福德資糧更多。就算只持誦一次六字大明咒,累積的福德資糧也有天壤之別。比起持居士戒的人做數百、數十萬的供養,沙彌做一次供養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一位沙彌若做數十萬次的供養,比不上比丘做的一次供養。宗大師說,應該要如此運用佛經的理路做出這樣的推論。

以上內容在《廣論》第一百三十三頁:「《寶蘊經》亦說:『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輪王位,各以燈燭器等大海,炷如須彌,供養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薩,於小燈燭塗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此中意樂,謂菩提心及其福田俱無差別,然所供物,殊異極大,是所依力極為明顯。由是道理,則無律儀與有律儀,同是有中具一具二具三之身,修行道時,顯然後後較於前前進趣優勝。如諸在家修施等時,受持齋戒律儀而修,與無律儀所修善根,勢力大小,亦極明顯。」

 

4. 戒律的分類與次第


戒律分為三種: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中攝律儀戒是去受別解脫戒,包括居士戒或出家戒;攝善法戒是為了讓善不斷增長而做種種學習、聞思修等;饒益有情戒則是去利益有情。

這三種戒律之間有一定的次第,而且這種次第是基於事實而產生的結論。首先,無論你能受的戒是哪一種、或大或小,受戒都是第一要務。在有持戒的基礎下,接著要做的事情是讓自己在學習上有進步、要去聞思修,在這之後是利益他人,這才是應有的順序。但是,近來整個順序似乎顛倒過來了,似乎把利他放在最前面,但考慮如何利他時能想到的範圍卻又很小,例如今生在金錢上幫對方一點忙,生病時照顧一下對方,都只考慮到這些小事情。

聖座嘉瓦仁波切經常說「心要善良」,這句話包括很多層次。不承許宗教的人,只要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就可以,聖座的這種用詞,其實也是為了讓這些人能如此理解而說的;但承許宗教的人,只理解表面的意思就不夠,應該依著各自對佛法的認識程度去理解這句話。以我來說,雖然我不是很有學問的人,但由於學佛很多年,對於聖座說的「心要善良」這句話,我的理解是,聖座在說的正是成佛最重要的因。

總之,聖座透過「心要善良」這句話,先引起一般社會大眾的重視,由此引發一些人繼續學習、增長對佛法的認識,再之後才是受戒。然而,這種引導方法是對於沒有宗教信仰者的善巧方便,如果佛教徒也用這種方法來安排三種戒律的次第,就會有順序錯置、與佛教示相違的過失了。佛陀說,要以持戒為基礎,之後要去學習知識、去聞思修,透過實修真正了悟佛法後才去利益他人,應該用這種次第才對。

以在家身份學佛的人,就算現在無法馬上做到,希望你們能以未來能受持居士戒為目標去努力。雖然無法馬上受居士戒,但心裡知道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所以要立下目標,希望未來能做到。在還無法受居士戒的期間裡,就去受近住戒。若受持大乘八關齋戒,根據大乘佛經,它必須在菩提心的動機下受持才行。除了這個差別外,凡是近住戒,必須持守的戒條都一樣。

在未受居士戒之前,可以試著去受大乘八關齋戒。第一次受這種戒的人,必須在自己的上師面前受。學經論時還可以有一段觀察期,在這段時間裡雖然沒有視對方為上師,仍然可以在他面前聽受經論;但受戒就不能這樣,一定要把傳戒者視為上師才行,否則根本無法得戒。若是受沙彌戒或比丘戒,必須把堪布與阿闍黎兩者都視為上師,否則就違反依師軌理。

對尚未受居士戒的人來說,我覺得去受持大乘八關齋戒是很好的事。由於受戒的時間只有一天,你可以視自己的時間決定哪一天要受戒。例如你知道自己今天沒有特別要做的工作,評估之後覺得今天應該可以持戒,就可以在今天受戒。而且,這個戒只有第一次新受時必須親自從上師那裡獲得,第二次之後就不用,只要對著佛的身語意三依做禮拜,然後依著儀軌唸誦就可以了。

自誓受大乘八關齋戒時,在明白儀軌意思的前提下,你只要依著儀軌內容唸誦三次,然後就持守一日的戒律,這樣就可以了。做同樣的法行,但有持戒與沒有持戒,所獲得的福德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對於精打細算的人而言,與其在一個月裡每天唸一千次六字大明咒,不如在一個月裡選一天受大乘八關齋戒,並在受戒那天唸一次六字大明咒,為什麼這麼說呢?舉例來說,某甲是沒有受任何戒律的人,他每天唸一千次六字大明咒,這當然會累積福德資糧;某乙平常很放鬆,整個月都沒有持咒,但他會在一個月裡選一天受大乘八關齋戒,並且以受戒身唸一次六字大明咒。這兩個人,某乙可以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

這樣的作法既不會累,又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用狀況適合的某一天受戒,執行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只有第一次必須在上師面前受,之後都可以自己受,這麼一來,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執行,實在很不錯。

總之,希望大家要重視戒律。

 

5. 持戒的方法


什麼是持戒?僅僅不違戒算不算持戒?如果算,那麼受戒後只要一直睡覺,沒機會犯戒,這樣也可以算是持戒了。僅僅沒有違戒不能稱之為在持戒,必須依止正知正念,心裡要有想著「這是不能做的」的心,並且隨時注意自己有沒有做到,這樣才算在持戒。

有一些與念住有關的修行,例如之前提過的內觀,這些都是有助於持戒的修行方法。因為這些修行方法會要求行者觀照自己的肢體在做些什麼,這是在鍛練正知正念,而這種鍛練有助於持戒。因為持戒時,一方面要很清楚自己必須持守什麼戒律,二方面要隨時觀察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違反戒律,這樣一來,行者等於隨時都在研究自己正處於什麼狀態中。因此,若有認真持戒,正知正念自然會被鍛練得很精純。

 

6. 持戒的利益


再者,所謂修三摩地不是只要心沒有亂跑就好,如果是,那麼睡著應該就是入定,因為那時心並沒有亂跑。真正的三摩地,心識不只必須非常明俐清楚,還要能隨心所欲安住於某個所緣境上不動搖。由此可知,正知正念是修習三摩地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正知正念修得好,自然就能修成三摩地;若不懂得如何運用正知正念守護所緣境,就不可能產生清淨的三摩地。也許能呆坐很長的時間,但過程中腦筋並不清明,就算有時會有舒服輕鬆的感覺,但這不是三摩地。

一個真正精進持戒的人,他的正知與正念自然會變得很穩固,自然就會很容易成辦三摩地。

如果有好好思惟持戒的利益,生起想要持戒的強大欲求,就會對於那些會讓自己無法好好持戒的相違品,也就是貪、嗔等煩惱非常謹慎。他會仔細檢視自己的心是否生起煩惱,若生起煩惱就會設法對治,例如觀察到自己起了嗔心,就會努力修慈心,若生起貪心就會去修不淨觀,若生起強大的痴心,就會觀修緣起。如果這樣精進去修,煩惱的力量就會稍微減弱一些;一旦煩惱的力量減弱,就會容易成辦三摩地。否則,若煩惱太熾盛,哪裡可能成辦三摩地呢?就像你對某個敵人生起很強的嗔心時,你只會一直想著那個敵人可恨而已,哪有可能修定呢?根本不可能。

同樣的,要跟我執戰鬥,進一步完全消滅我執,主要靠的是智慧,內心對於無我的確認與決定感,必須靠著觀察才能產生。愈去觀察抉擇,心的力量才會愈來愈大。增加瞋心的方法其實一模一樣,當內心不斷想著對方做了哪些傷害自己的事,包括昨天做了什麼、之前做了什麼、對我做了什麼、對親人做了什麼…,這些事情想得愈多,瞋心就會愈強。若想得頻率愈高,今天想、明天也想,想到後來你會坐不住,甚至會不顧一切後果,覺得只要能揍他一頓就值得。這種跟傻瓜一樣的想法來自於強盛的瞋心,逼使自己犯下顛倒的錯誤。

其實我們都有在做觀察修,只不過我們做的都是顛倒的觀察修,造成的結果是使得貪、瞋等煩惱愈來愈強大。所以,只要懂得換個方向,那就對了!這樣說來,佛法也許並不難,只要把我們平常就在做的事換個方向,把觀察修的能力用在觀修無常、慈心等,方法都一樣,只要轉移到正確的方向上就行了。

※ 摘要:
  • 持守戒律,目的是為了成辦某個目標。
  • 制戒者是佛,他是一切遍智,持戒者若能完全持守,自然就會達成解脫的目標。用希求解脫的心好好持戒,自然就會朝向解脫。
  • 戒律分為三種: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中攝律儀戒是去受別解脫戒,包括居士戒或出家戒;攝善法戒是為了讓善不斷增長而做種種學習、聞思修等;饒益有情戒則是去利益有情。
  • 僅僅沒有違戒不能稱之為在持戒,必須依止正知正念,心裡要有想著「這是不能做的」的心,並且隨時注意自己有沒有做到,這樣才算在持戒。
  • 一個真正精進持戒的人,他的正知與正念自然會變得很穩固,自然就會很容易成辦三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