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轉變心念的六個角度(六)

第六個角度是,照顧母親,其實是未來讓我獲得圓滿佛果位的機會。照顧母親不只是在累積福德,透過這個機會去實修,這樣會累積很多善根,每天晚上,我都要固定把這些善根迴向「願透過這些善根,成就佛果」。這樣做,一方面能幫助我很快成佛,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效果是,它是未來我成佛時,獲得佛光、神通等功德的因。

在母親遇到困難的狀況下,我去幫助她,由於我的幫忙,她身體與內心的辛苦得以減低,透過我給她飲食與醫藥,她會獲得一些安樂。由於我有把這個善根迴向成就佛果,以後我成佛時,身體會放出佛光,佛光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光是「賜予安樂光」,當我成佛、放出佛光,同時照注到百千萬億位有情,這種光的作用是,凡是被這種佛光照注到的有情,他們的病痛與一切困難都會因此消失。就像我向藥師佛祈求,若能被藥師佛的佛光照注,就會有助於我的疾病痊癒一樣,有些人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因為藥師佛在未成佛前,他把幫助病人的善根迴向到成佛,當他成佛時,就會有這樣的能力。只要被這樣的佛光照注,心情就會變得很好,身體也會變得很輕鬆,透過這樣的方便,就能進一步對眾生講法,使得眾生獲得解脫與成佛的果位。

神通能力有很多種,例如在天上飛、透過一個手指能夠讓大地動搖、從天空降下花雨等。佛陀完全具備一切神通能力,在他降臨某處時,當地的天人與人都非常恭敬,連平常很兇惡的人或鬼到了佛陀身邊,也會變得很恭敬,這些能力來自他在有學道時做的「依言承事」,凡是別人交待的工作,請他幫忙做某事,他都會馬上去做。若交待工作的是自己的老師,這樣做屬於依師軌理裡講的依教奉行,經典裡講到依教奉行的好處時,有提到未來會獲得神通。同樣地,總的來說是對一切有情,此處個別來說是對自己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效果。

當然,動機對結果的影響很大,如果是在不情願卻又無法拒絕的情況下而不得不做,這只是一般世間人的應付而已,你不會因此累積到善業;但如果能在內心願意而且歡喜地做,尤其,若你把目標放在成佛,不但為了成佛而這樣做,而且在做完之後,把這個善業迴向成就佛果,這能使你成辦神通的能力。所以,在照顧父母的時候,要把自己完全當成一個僕人,聽從父母的指令去做這個、不做那個,或是父母沒有直接開口,但你代他思考,猜想他可能需要什麼,自己主動地去完成它,簡單講,就是當他的家僕,這是獲得神通的因。如果父母無法開口,我們就不用等他表達,自己用心設想他可能需要什麼並盡力滿足,這樣帶來的果報是,將來我們要成辦某件事情時,不需要開口對別人說,自然就會有人過來幫忙把事情做好。

透過思惟,轉變對母親侍病時的心,盡心盡力地照顧她,然後在每天晚上或每個禮拜即將結束時,把這些善業迴向,祈願靠著這些善業自己能夠成佛,祈願這些善業成為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因。如果能這樣做,則你在做的工作不是照顧病人,也不只是照顧父母,而是一件利益眾生的工作,是成辦佛果的工作。因此,你在做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要做的事其實是一樣的,但由於想法不同,使得這件事情變成能夠成辦極大義利的大事。

以布施為例,商店的老闆每天不停地把東西拿給別人,但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造到善業,因為他把商品給別人是為了賺錢;若是為了利益對方而給別人東西,就能為自己的來生帶來利益;若是為了獲得解脫而布施,給東西的這個行為就會成為解脫的因;若是為了成佛而布施,把這個善根迴向成就佛果,布施財物就會成為獲得佛果的因。雖然行為相同,但帶來的結果卻天差地別,上述四種情況,第一種沒有帶來利益,能拿到的只有眼前看到的錢,無法為來世帶來任何好處;第二種對於來世有幫助;第三種對於獲得解脫有幫助;第四種不但在這輩子就能產生好處,來世也可以帶來好處,在未成佛之間都能帶來好處,然後又帶來成佛的好處,從此又帶來無窮的好處。把善根迴向菩提,這個善根就會怎麼也用不完。因為佛的功德無邊,所以這個善根帶來的果報也會無邊,怎麼用也用不完,所以你在做的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

※  摘要:
  • 在照顧父母的時候,要把自己完全當成一個僕人,聽從父母的指令去做這個、不做那個,或是父母沒有直接開口,但你代他思考,猜想他可能需要什麼,自己主動地去完成它,簡單講,就是當他的家僕,這是獲得神通的因。
  • 透過思惟,轉變對母親侍病時的心,盡心盡力地照顧她,然後在每天晚上或每個禮拜即將結束時,把這些善業迴向,祈願靠著這些善業自己能夠成佛,祈願這些善業成為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因。如果能這樣做,則你在做的工作不是照顧病人,也不只是照顧父母,而是一件利益眾生的工作,是成辦佛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