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增長慈愛的方法(三)思惟「自己的一切安樂都是依賴他人產生」

關於為了生起對別人的慈愛心,而思考我與他人是一樣的,這個部分已經講完了。此外,透過思考「自己的一切安樂都是依賴他人產生」,便能在內心對他人產生親近的感覺。以下說明如何思考「自己的安樂如何依賴他人而來」。
 

一、透過實例思惟「自己的一切安樂都是依賴他人產生」


這些內容很容易懂,說不定大家早就知道了,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容易了解」恐怕正是它的大缺點。如果它很難懂,大家就會特別關注聖座如何解釋,也會用心思考;但因為它很容易,一聽到相關的內容我們馬上就想「這很簡單」,於是便放著不管。不去思考,對內心就不會產生幫助,所以有時太容易也是一個缺點。雖然這些內容很簡單,但我還是做一點說明,也許能成為大家願意去思考的助緣。

我住在策秋林寺,只要走一小段路就能到鎮上,要吃什麼、買什麼都很方便,因為街上有很多商店。如果少了這些商店,我就必須坐車到比較遠的地方,這會大大增加我日常生活的難度,所以這些商人在街上開店,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再者,商店老闆不會為我一人開店做生意,多虧了本地居民與外來遊客,靠著大家,我才能擁有這麼方便的生活。

偶爾,我也會坐車下山辦事情,若只有我一個乘客,攬客的吉普車不會開,我就必須花兩百元以上坐計程車,但由於有其他同樣需要坐吉普車的人,所以我只要花十五元就可以有車子坐。靠著同車的乘客,才能讓我只花很少的錢就能坐到目的地。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想法似乎有點無聊;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這種想法可以讓我們對同車的人產生念恩的心。

不只外在事物,內在身心也是如此。身體最基本的物質從父母來,之後則是靠著食物滋養而成長,而食物又是依靠他人而來,由此可知,我們的身體是依靠他人產生。學識是依靠他人產生,這就不用講了;名聲也是依靠他人產生。所以,我們的身體、財富、受用等一切都是依靠他人產生,任何我們擁有的事物,都是依靠他人而來。聖座曾說,一個有學問、身體健康、什麼都不缺的人,如果到了一個毫無人煙的地方,例如獨自一人被遺留在深山裡,那時他不會有所謂的名氣,他的學識派不上用場,什麼能力都展現不出來。既然自己的一切安樂都依賴他人而來,但我們卻輕視、欺負自己要依賴的對象,這是很不應該的事。這是聖座給我們的教誡。

 

二、斷諍:對方無心利益我


若你說:「好吧!雖然我的安樂的確要依靠他人,但他們並非有心要利益我,而是為了獲得他們自己的利益才去做那些事。既然不是有心為我做,我也不必因此感激他們。」要如何回應這種想法呢?外來的傷害,如果不是人為的,例如不小心被花草刺傷,我們應該比較不會生很大的氣,不過也很難說,有些人會跟東西發脾氣。歷史上曾有一個記載,有位法師被林間的刺纏住,他氣到把那些刺都砍斷了。總之,有時我們會對沒有生命的物品發脾氣,原因是它傷害了我。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心識,它根本沒有任何要傷害你的心思,但你依舊以「它傷害我」為理由而不喜歡它;同樣地,就算對方沒有想要利益你,你也可以用「它利益我」為理由而喜歡他。

我們的一切,包括身體、功德、財物等全都依賴他人產生,這是事實;但我們內心的想法,卻覺得它們都屬於自己一個人,只應該用在自己身上,這種想法錯了。雖然一般來說,就像別人雖然沒有要利益我的心,但他們還是利益了我,同樣地,我雖然沒有利他的動機,但我也利益了他人,但在思考時不能這樣想。總之,把來自他人幫助而產生的一切都用在自己身上,只考慮自己一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三、結論:應看重有情


主張有造物主存在的人,他們很重視、喜歡、恭敬造物主,因為覺得自己是祂製造的,對自己而言祂就像父母一樣。若有這種想法,則自己的一切安樂、身體、受用甚至生命都來自其他有情,這樣說來,有情其實才是我們能親眼看見的造物主。我認為,承許有造物主的人如果很看重造物主,在知道我們的安樂是依靠有情產生後,也應該很看重有情才對。

我有一個親戚,我們有時會天南地北地亂聊。有一次,我突然跟他說:「我們的造物主是有情。」那時我沒有再多做解釋,他聽了覺得很奇怪,不知我為何要這樣說。當然,如果解釋得更深入些,就會與佛法有密切的關係。從佛法的觀點來說,敬重一切有情,自己就會獲得安樂;不敬重有情,看輕、欺負有情,自己就會遇到困難。這樣說來,佛法說的這個道理,就與「把有情視為造物主」的看法不謀而合。

生起慈愛的方法,若不涉及佛法,大概就是這兩個方法,一是思惟自己與他人是一樣的,二是思惟自己的一切安樂都是依靠他人而來。除了這兩種想法,你們還有想到其他的方法嗎?

 

四、補充與討論


同學:這也許不是新方法,但也許可以提供一個思惟角度。不論別人有沒有想要利益我的心,若我能想著「對方對我有恩」,我的心就會感到快樂。

老師:「若能思惟對方對自己有恩,對自己能產生較大的幫助」,是這個意思嗎?

同學:是的。

老師:我想到一件事,不過它與剛才同學提的事沒有很大的關係。有個人很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因為,他覺得那些有錢人的家庭會給孩子很多錢,當成做生意的本錢,但他的父母很窮,沒有提供他金錢上的援助,所以他很不高興地說:「父母給了我什麼?房子是我蓋的,生意是我自己努力做起來的,他們給我什麼?」聽他這樣說,我覺得他這種想法真奇怪。他懂得如何做生意的知識,甚至懂得說話,以及說話的身體本身,都是父母給的。明明在使用這個身體,卻又對父母說「你給了我什麼」,真是奇怪!

同學:您說,無論對方有沒有利益我的動機,只要有利益我,就應該感謝對方。但我在想,以傷害面來說,我們不是應該區分對方有沒有傷害我的動機,再決定要不要生他的氣嗎?

老師:某人傷害了我,雖然也可以去分析他的動機,但這其實也不是真正的重點。雖然一般來說,對於刻意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會比較生氣,因為你覺得他是事先計劃好,按照內心的想法來傷害我;另一人雖然也傷害了我,但他傷害我並不是他的本意。

但其實,那個所謂故意傷害你的人,雖然他是基於要傷害你的動機而刻意這麼做,但是,他也不是有心要生起這樣的動機,他並不是先刻意地想「我要生起傷害他的動機」,他不是故意要生起這種動機的。所以,只考慮表面的一步,對方似乎是有心的;但再往下剝一層,就會知道其實他一樣不是故意的。

同學:若沒有動機,就不必負責任,也不必被處罰。照您剛才的說法,殺人犯也不是故意的,又何必判刑處罰他?

老師:說實在的,我們的確不必生他的氣,但是,由於考慮到其他的需要,例如若去處罰他,可能可以改變他的行為,或是改變其他人的行為,因此而有法律的制裁。若是因為生氣、不喜歡他而處罰他,這是不應該的事。

所以,就法律的制裁來說,由於本意是為了調整人的行為,所以監獄裡應該要教導受刑人如何慈愛他人。對於制定法律的單位來說,這應該是最重要的責任。但沒有這樣做,只是把人關進去虐待,讓犯人心胸變得愈來愈窄,這樣關了十年,這個人只會變得比本來更壞,就沒有達到處罰的本意了。

同學:有人會說,有情不是故意傷害我們,是因為受到煩惱控制才這麼做。若思考「如果有情沒有被煩惱蒙蔽,他們心的本性是很愛我們的」。用這種想法會不會有幫助?

答:透過「他們的本性不壞」這種想法,的確可以遮擋我們不喜歡對方的心情。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被煩惱控制,他們的本性是非常愛我的」,這句話你覺得可以成立嗎?

有人會這樣說,心識的本性就像水一樣,如果在水裡丟了髒東西,水就變髒;如果加上牛奶和紅茶,水就變成奶茶。也就是說,受到助緣的影響,它可以變壞也可以變好,至於它的本性無所謂好與壞、淨與髒。這是一種說法。

另外一種說法則認為心識的本質是好的,這種說法跟剛才那位同學的講法很類似,慈愛是心的本性,只是因為遇到違緣而無法產生,只要消除了違緣,就會生起慈愛心。

※ 摘要:
  • 生起慈愛的方法,若不涉及佛法,大概就是這兩個方法,一是思惟自己與他人是一樣的,二是思惟自己的一切安樂都是依靠他人而來。
  • 不去思考,對內心就不會產生幫助,所以有時太容易也是一個缺點。
  • 自己的一切安樂都依賴他人而來,但我們卻輕視、欺負自己要依賴的對象,這是很不應該的事。
  • 敬重一切有情,自己就會獲得安樂;不敬重有情,看輕、欺負有情,自己就會遇到困難。這樣說來,佛法說的這個道理,就與「把有情視為造物主」的看法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