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實修練習】透過「四無量」思惟慈悲心

一、說明方法
 

設法提升內心的慈愛,在稍微產生慈愛心時,進一步透過「四無量」去思惟慈悲心。四無量指的是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與捨無量。其中每一項又再分為四個子項,其中第四個子項的思惟與佛法有關係。以舉例的方式來說,悲無量的四個子項分別是:「若這位有情能離苦該多好」、「願他能離苦」這是祈願、「他離苦這件事情由我來做」這是增上心、「請三寶加持我能夠這樣做」。其中最後一項(的思惟)與佛法有關;前三項的思惟方式,不結合佛法也可以做。慈也是如此,前三項分別是:這位有情若能有樂該多好、願他能有樂、他得樂這件事情由我來做;喜的前三項是,這位有情若能不離樂該多好、願他能不離樂、他不離樂這件事情由我來做;捨的前三項是,這位有情若能離親疏愛憎該多好、願他能離親疏愛憎、他離親疏愛憎這件事情由我來做。

要生起悲心,就像之前講過的,一方面要生起珍愛的心,一方面要對於他在受苦一事有清楚的認識,如此才會生起「若他能離苦該多好」的心。之前已提過生起珍愛心的方法,接著要談一談如何仔細思惟他受苦的情況。做這種思惟時,雖然主要是自己去思惟,但在思惟並知道之後,若能親自到當地看一看,或是看一些相關的照片或影片,這些都是有用的助緣。

苦有很多種,以盲人為例來說,只想著「他看不見,真可憐」,這種思惟很粗略;要像之前提過的,一一去思惟細節,例如想想他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日常生活要怎麼過?在路上行走時會遇到什麼情況?就算身邊什麼都有,但他一輩子就像待在一間黑暗的房子一樣。若要我們待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房子裡,我們應該待不住吧?即使只住兩、三天我們都會覺得受不了,而他是一生都要這樣過啊!就像這樣,仔細思惟有情受苦的情況後,才會產生「若他的眼睛能夠看見,該多好啊!」這種心情,而這就成了「若他能離苦該多好」的想法了。這種想法產生後,接著祈願「願他能離苦」。

我在想,做這種思惟時,需要很準確地劃分出慈心與悲心的界限嗎?思惟有情受苦的情況後,若生起的想法朝向慈心就去修慈心,朝向悲心就去修悲心。例如,思惟盲人受苦的情況後,你想到,若他突然恢復視力,他該有多高興啊!生起這種想法後,無論想「若他能離苦該多好」或「若他能得樂該多好」,都是可以的。以得樂來說,你可以接著祈願「願他能得樂」。至於下一步,若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例如帶他去眼科醫院看醫生,或是看看要不要做手術,甚至你很勇悍地想著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給他,這些都屬於「他得樂一事由我來做」的增上心。就算無法做到這種程度,仍然可以生起「能做的事,我要做」這種心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他,減少他由於看不見而遭遇的小困難。

至於第四項「願三寶加持我有能力這麼做」,不承許三寶的人,也可以換個方法思惟,不一定要與三寶結合。生起希望對方離苦的心,也很想幫助對方,但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而幫不了對方,此時你可以尋求其他人來幫助他。例如,對方沒有錢,自己也沒有錢,但你知道若他能動手術就能重見光明,此時你可以尋找其他的施主,跟別人說「請您來幫幫他」,而這其實就是第四項的意思,為這位有情尋找能幫他的人。

就算在活的時候無法給,也可以事先簽署一份器官捐贈的文件,把自己的眼睛給他。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見他康復的結果,但事實上對受贈者會有很大的幫助。我有一位法友,他是一位格西,他的肝臟損壞,後來由於移植肝臟而恢復了健康。那位捐贈器官者總共救了三條人命,除了肝臟,他還捐了二顆腎臟。只是他死了,無法看到那些受贈者獲益的情況,否則他應該會想「我真是死得太值得了」。

 

二、斷諍:修悲心會不快樂


有些人的心比較軟,看多或聽多別人受苦的情況後,心情會變得很悶。這些人也許會想:「仔細思惟別人受苦的情況,不是會讓自己變得心情不好嗎?」在科學會議時有人這樣說,雖然他們並沒有把這個研究全部做完,但根據現有的資料發現,醫院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很多人的心情都很鬱悶。研究人員便找人教這些醫護人員觀修悲心,結果原本不開心的情緒就消除了。修悲心時必須思惟對方受苦的情況,修了之後心情反而變得比本來開朗,這不是很奇怪嗎?這些受試者在沒有悲心時看到別人受苦,心情會煩悶;修悲心雖然也看見對方受苦,煩悶的心情不但沒有加重,反而消失不見了。

原因也許是,一開始這些醫護人員只是因為職責所在,不得不照顧病人,否則可能會被解僱、會賺不到錢。不情願又不得不做,心情就愈來愈煩悶。修悲心之後,重點已經從「我如何」轉成「他可憐」、「要幫他」,煩悶的心情因此大大減低。做的事情其實與本來一樣,但是動機改變了,態度就會隨之不同。

若上述的分析有道理,則這件事情就值得思考一下了。之前說過,不管對方有沒有要利益我的動機,但他就是有利益到我,同樣地,不管自己的動機如何,我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到很多人。例如,商店老闆開店的動機是為了自己賺錢,但事實上他就是有利益到很多人。由於有利益到人,所以,若能稍微調整一下本來的動機,讓自己的想法稍微朝向利他,不要只想著自己會賺到錢。就像剛才我舉的例子一樣,我說,這個小鎮的商人幫了我的忙,讓我不必大老遠跑到別的地方買東西,商店老闆就可以這樣想「由於我開了這個店,讓大家不用跑很遠就能買到東西。若要跑到達雪去買東西,多累啊?他們不必跑去達雪,在這裡就能買到需要的東西,很多人都會很開心」,帶著這種想法賣東西,不但可以成為慈悲心的實修,也讓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

不論你是做什麼工作,它應該多少都有幫助到別人。別的不談,就算是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設法讓孩子的身體健康,給他很好的教育,培養善良的心地,從小開始就這樣教導他,未來他長大後可以利益很多人,若帶著這樣的動機去教育他,雖然在做的事情同樣都是養育小孩,但這件事情等於是在服務整個世界,也是慈愛的行為。若從法的角度來說,這樣是在累積福德。

接著談如何修喜。以慈來說,是針對缺乏樂的有情,想著如果他能獲得安樂該有多好;喜則是針對已經獲得安樂的人,想著他獲得快樂真是太好了,如此修歡喜,並希望他從此之後都能不離開安樂,能一直繼續擁有安樂。實修佛法的人會修七支供養,其中的隨喜支與剛才說的修喜有點相似。修隨喜支時,想著自他做的好事並覺得這樣很棒,此時心情就會很高興。同樣地,想著對方擁有了何種安樂,覺得這樣真是太好了,為了讓這樣的想法增強,可以想:若他失去這些安樂,他就會遇到如何的困難,所以希望他不離這些安樂。例如,以某個五根俱全的人為所緣,想著若他失去眼睛,或是腳變得不方便,他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由於他現在五根俱全,所以不必遇到這些困難,真是太好了!加上這樣的思惟,力道有可能會更大一點。

 雖然修悲心會讓心情變好,但這是間接產生的效果,直接來說可能是辦不到。但是修喜卻會有這樣的效果,可以直接就讓你覺得開心。由於修喜與隨喜是一樣的,所以一般會說隨喜是嫉妒的對治。這樣說來,修喜可以對治嫉妒心。修慈是瞋心的對治,一般會說修悲是貪心的對治,《甘珠爾》是這樣說的,但這樣說的道理何在,我到現在都還不太清楚。此外,蓮花生論師曾說,修悲可以對治貪心,修慈可以對治瞋心,這與《甘珠爾》說的是一樣的,此外他說,修菩提心可以對治癡,也就是說,慈心、悲心與菩提心可以分別對治瞋、貪與癡。

 

三、其他補充


專一修悲心的人,在思惟有情受苦的情況後,如果依舊無法產生悲心,為了生起悲心,例如以盲人做為所緣修悲心,但無法深刻感受對方的苦,此時可以花一、兩天的時間刻意把眼睛矇上,只矇幾分鐘沒什麼用,要用稍微長一點的時間,例如持續一、兩天,在這段期間裡面,你必須照常做該做的事,讓自己在行住坐臥間親身經歷各種困境,接著再想:「我只過一、兩天這樣的生活就覺得辛苦,那些人一輩子都要這樣生活,怎麼辦啊?」此時才能產生比較強的力道,一般會稱這種方法為「博敦」,意思是速效法,它是在你已有一定的基礎後,為了能有較快的進步或增長較大的力量而用的方法。不過,如果你想用這種方法體會盲人的辛苦,過馬路時還是要睜開眼睛喔!我在這裡先做聲明,免得到時候你上法院告我。

瞋心是阻礙悲心產生的違緣,要如何消除瞋心?經典說思惟緣起可以消除瞋心,那麼,該如何思惟緣起呢?有人來傷害我時,可以想一想造成「他傷害我」一事的因與緣有哪些。思惟時,要把範圍擴大一點,包括傷害者、被傷害者、傷害這個行為本身,每一項各自需要哪些因緣。接著再想,若「他傷害我」一事來自這些因緣,我又要如何透過這種思惟來消除瞋心?請大家回去想一想。尤其如果有一個對象特別讓你生氣,你可以仔細去分析,他能對你造成傷害的因是什麼?要完成這個傷害的行為,需要哪些因緣配合?請大家去做一些研究。

如果你有認真研究,也想通了可以運用的理路,這樣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就算你沒有真正想通,只要你肯鍥而不捨地不斷嘗試,以後在別人跟你講答案時,你馬上就會獲益,而且也比較容易記住。否則就像在冰上灑水一樣,馬上就流走了,對你不會有什麼幫助,也不會入心。

※ 摘要:
  • 以舉例的方式來說,悲無量的四個子項分別是:「若這位有情能離苦該多好」、「願他能離苦」這是祈願、「他離苦這件事情由我來做」這是增上心、「請三寶加持我能夠這樣做」。
  • 要生起悲心,就像之前講過的,一方面要生起珍愛的心,一方面要對於他在受苦一事有清楚的認識,如此才會生起「若他能離苦該多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