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基本概念
佛法名相與基礎概念的解釋
從格西拉的開示中,整理佛法名相與基礎概念的解釋。對於學習者而言,它既是提供查詢的資料庫,也可以是建立概念的初學教材。
- 
    
法
從藏文的意義來看,法的意思是改變。
 - 
    
道次第
道次第,即是「成就佛果的無誤、圓滿、次第正確的道路」。
 - 
    
三士夫
從佛法角度來說,三種不同希求的人。
 - 
    
善知識、上師、親教師
善知識的意思是,幫助自心相續的善未生令生、已生不衰退,並繼續增長的助伴。
 - 
    
根本上師
有一部經論說,對於自己內心幫助最大的師長,就是根本上師。
 - 
    
大乘基道果
基的意思是真實情況;道的意思是修行的道路;果的意思是獲得的結果。
 - 
    
佛的三身
以大乘經典的角度來說,佛身分為法身、報身、化身。
 - 
    
四諦
包括苦、集、滅、道四諦。
 - 
    
量
「量」的意思是「正確的認知」;根據產生正確認知的方法,量又分為現量與比量。
 - 
    
現前法與隱蔽法
佛法把存在的事物分為兩大類:現前法、隱蔽法,分類的基準是「我們了解這些事物的方式」。
 
            
				